民生银行2020年录得“史上最差表现”,可比同业已至队末

民生银行2020年录得“史上最差表现”,可比同业已至队末

民生银行过去一年继续调整,人事、业务以及管理。只是在上月底的年报中间,调整的成效难以看到,相反,民生银行录得了历史最差的业绩表现。

民生银行(600016.SH)2020年年报显示,营收1849.51亿同比增速2.5%;税前利润367.06亿同比下降43.3%,归母净利润343.09亿同比减少36.25%,较上一年度分别减少277.41亿元和195.1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ROE(加权)降至6.81%,同比降幅45.12%,降至上市20余年来最低。

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期内不良贷款总额700.49亿元,同比增加156.15亿元,增幅 28.69%;不良贷款率升至1.82%,比上年末增长0.26%。

财报显示,民生银行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股利2.13元(含税),较去年每10股3.7元的水平相差甚大。对此,摩根大通也给予民生银行港股“减持”评级,目标价4.6港元,并形容业绩令人十分失望。

“史上最差业绩”出现后首日,民生银行股价盘中跌幅一度超过7%,成为当日上市银行中“最绿”。

《蓝筹企业评论》发现,2020年民生银行的净利润甚至低于2012年的水平,经营质量更是降至历年最差。同时,民生银行去年牺牲了盈利指标改善资产不良的包袱,但情况反而更糟了。

造血的速度不及资产恶化的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善,民生银行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创造“历史”。

1

史上最差“成绩单”有多差?

作为第一家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十年前的民生银行成长极快,高举小微金融大旗,既赚钱又赚名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与招商银行一度并驾齐驱。

到了十年后的2021年,民生银行与招商银行之间的差距已经难以用“落后”形容。实际上,与拥有业界公认的 “零售之王”头衔的招商相比,民生只有总资产上与招行相差无几,其他核心业务指标与市值则无论数值还是排名都不在一个“平面”上。

市值方面,截至4月8日招商银行总市值12736亿元,民生银行总市值2163亿元;十年前,两家银行的市值分别是3200亿元与1600亿元,差距从1倍扩大到5倍,绝对数从1600亿到1万亿。

基于2012年报与2020年报,蓝筹企业评论整理出了两张民生VS招行的业务数据对比图。

透过图表不难发现:

2011年,两家银行体量上略有差距,在净息差、总资产收益率、不良率、拨备率、资本充足率等重要指标上基本不相上下,均属于股份行第一阵营。

2021年,民生银行除了总资产继续紧追招行,其他业务指标均大幅落后,总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与拨备率等更是落到了行业靠后水平。

通过横向对比,民生银行除了规模增长了以外,净利润和收入结构几乎原地踏步,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更是急剧下滑。

在2021年的开年答卷中,民生银行的规模数据成了仅存的面子。

2

“努却糟”的2020年,民生银行做了什么?

民生银行不努力吗?其实民生银行2020年为改善经营滑坡做了很多,去年下半年开始出任董事长的高迎欣不是没有作为。

从2019年年报、2020年中报及年报的净息差、对公贷款利率、规模变动可以看到,新董事长到任后彻底放弃了前任在去年年底大举扩表和客户下沉的赌博思路,转变为大范围的风险资产收缩的佛系低风险低收益资产配置策略,通过调节贷款结构大幅调低了对公客户的平均贷款利率。

结果是民生银行的净利大降的同时收入端表现也不好看,特别是净利息收入,三季报同比增速还有19.81%,到了年报同比增速居然只剩10.81%了。

导致净利下滑的最大原因来自信用减值大幅计提。据2020年年报显示,民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00.49亿,比2019年报的544.34亿元增长了156.15亿元;不良率1.82%比2019年年报的1.56%上升了26个基点,拨备覆盖率为139.38%比2019年年报的155.50%减少了16个基点,资产端经营质量下滑明显。

市场上有观点认为一旦民生的不良包袱出清,业绩将在低起点的基础上大幅上涨。

《蓝筹企业评论》对此持保留态度,民生银行是否能够马上恢复“正常”,最核心的问题还在于存量不良是否已经基本处理干净。从2020年的民生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短期民生银行很难消化这些不良。

首先,在收缩经营风险的第四季度,民生银行新生不良金额反而最高。不良贷款比三季报699.46亿增长了1.03亿,不良率只下降了0.01%,但拨备覆盖率却下降6.52%。年报贷款减值准备余额976.37亿,比三季报的1020.51亿减少了44.14亿。

根据全年核销和转出671.1亿元计算,当年新生成不良至少在827.25亿,减去上半年新生成不良的352.57亿,民生下半年新生成不良接近500亿;第三季度新生约在192.54亿以上,第四季度新生不良至少是在280亿以上。

其次,民生银行的关注贷款占比依然高达2.98%,存量不良还有1.82%。如果考虑到新增贷款中都会新生的不良,已经主动放弃高速扩张和高收益资产的民生银行,提升资产质量在风险收缩的情况下需要更多时间。

2011年末,前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曾公开发言,“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2013年后,民生银行小微信贷业务遭遇危机,曾给该行带来高增长、高利润的王牌业务开始急剧反噬,暴露出高风险的一面。民生银行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背上了“包袱”。

民生银行在激进经营策略和不佳风控文化中享受到过短暂辉煌之后,经历苦涩难以避免,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内容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作者:李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