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15日,银保监会的一份《监管意见书》,让前海人寿和实控人姚振华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意见书,银保监会要求前海人寿立即进行问题整改,已对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姚振华进行了监管约谈,责令改正违规问题
2、高层的大变动导致了前海人寿董事会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目前除了五名独立董事之外,董事仅余一人。成立十年的前海人寿突然变成了一家“三无”公司——无董事长、无总经理、无监事长。
3、今年一季度前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09.55亿元,同比下降78.53%,同期净利润为-23.23亿元,同比下降441.3%。此外,该公司已连续7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
4、前海人寿如今的困境,或许也与姚振华及“宝能系”今非昔比的境遇密不可分。宝能集团近年来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兑付逾期、欠薪、裁员等诸多连锁反应,承压于多家金融机构。
继“失联”风波后,“野蛮人”姚振华因被银保监会约谈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7月15日,一份银保监会的《监管意见书》显示,前海人寿公司在公司总经理沈成方和监事陈琳的职务任免中存在治理问题,并对实控人姚振华进行了约谈。
随着总经理沈成方被免职,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人寿”)也正式成为了一家“三无公司”——无董事长、无总经理、无监事长。
在此之前,前海人寿早已危机四伏,风险评级已经连续6个季度为C,董事长职位空缺一年,今年一季度更是巨亏23亿元。
作为“宝能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海人寿曾为姚振华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使得其能够在资本市场四处出击,攻城略地。
只是如今,“宝能系”深陷流动性危机之中,违约金额上百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曾经风光无限的前海人寿如今又该何去何从?
前海人寿实控人、“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
姚振华被银保监会约谈,严禁股东不当干预
尽管已经被保监会“禁业”10年,但姚振华似乎并未真正离开保险业,也并未放弃对前海人寿的控制。
7月15日,银保监会的一份《监管意见书》,让前海人寿和实控人姚振华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意见书显示,近日该公司股东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在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已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临时会议,免去前海人寿沈成方的公司董事和总经理职务,免去陈琳的公司监事等职务。
经核查,该公司对召开上述会议不知情,会议未按照公司章程和监管要求向全体董事和监事发送通知,且未提前通知监管机构。上述会议违反了《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第七条和公司《章程》第七十一条。
值得一提的是,银保监会还对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姚振华进行了监管约谈。
根据意见书,银保监会要求前海人寿立即进行问题整改,已对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姚振华进行了监管约谈,责令改正违规问题。前海人寿应依法通知各股东、董事会成员,上述临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临时会议相关程序及决议不符合监管规定和公司章程,应立即纠正不当行为,消除不良影响。
意见书指出,要严禁股东不当干预公司经营,要求前海人寿股东严格执行《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等相关监管要求,维护保险公司独立运作,不得滥用控制权干预公司经营,侵害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
为切实维护公司局面稳定,意见书要求前海人寿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独立自主经营,落实风险隔离机制,维护公司业务和人员稳定,保障公司资产、资金安全。在前期压缩业务规模,强化保险资金管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偿付能力,防范化解风险。
7月15日晚间,前海人寿发公告回应称,公司收到监管部门《监管意见书》。公司坚决落实《监管意见书》各项要求,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公司资产、资金安全。
前海人寿称,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业务和人员稳定,公司将不断加强管理,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持续提升经营能力,确保公司稳健运行,为全体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保险服务。
前海人寿已成“三无公司”,一季度巨亏23亿元
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此次银保监会《监管意见书》中提到的沈成方和陈琳,均为前海人寿“元老”。
此前7月11日,宝能集团发布公告称,深圳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前海人寿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会决议免去沈成方公司董事、公司总经理职务,免去陈琳公司监事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沈成方1966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于2008年至2011年担任平安人寿总精算师;2012年沈成方加入前海人寿,历任公司总精算师、副总经理;2018年8月,沈成方获批出任前海人寿总经理。
同日被免职的陈琳,1972年出生,自2012任前海人寿监事会主席,至今已有十年。
作为公司“元老”为何突然被免职?据财新援引熟悉“宝能系”人士的话称,此次沈成方和陈琳被免职,与前海人寿自2021年来的业绩不好有很大关系。前海人寿的股东层与管理层因此严生矛盾。
除了沈成方和陈琳外,去年3月12日,前海人寿董事长张金顺以个人原因为由辞职。前海人寿董事长一职已经空缺1年多时间。前海人寿总经理助理王凤杰亦在1月18日离职。
高层的大变动导致了前海人寿董事会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目前除了五名独立董事之外,董事仅余一人。成立十年的前海人寿突然变成了一家“三无”公司——无董事长、无总经理、无监事长。
而高层大地震的背后,或许是前海人寿面临保费、净利润大幅下滑,偿付能力告急的压力。
资料显示,前海人寿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2020年下降89.85%。今年一季度前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09.55亿元,同比下降78.53%,同期净利润为-23.23亿元,同比下降441.3%。有业内人士统计指出,前海人寿今年一季度的亏损水平位于业内前列。
此外,前海人寿的偿付能力和利润均告急: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6.3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0.17%,均接近监管50%和100%的红线,并且该公司已连续7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
凤凰网《风暴眼》查询wind数据发现,前海人寿持仓了多家A股企业,包括华侨城A、南玻A、南玻B、格力电器、天齐锂业、三友化工、丰林集团、中牧股份等,持股总市值约为145亿元。
不过,或许是因为自身偿付能力告急,前海人寿近年来通过减持套现的动作频繁。今年5月,华侨城A发布公告称,前海人寿于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4月6日减持其股份4869.67万股,合计套现金额约3.81亿元。
“宝能系”风雨飘摇,前海人寿何去何从
前海人寿如今的困境,或许也与姚振华及“宝能系”今非昔比的境遇密不可分。
对前海人寿进行股权穿透后能够看出,“宝能系”总舵主姚振华通过层层持股,牢牢掌握着前海人寿最大话语权。天眼查数据显示,其持股前海人寿的总股权比例超过40%。
股权穿透情况(凤凰网《风暴眼》制图;数据来源:天眼查)
2015年,一贯低调的姚振华利用钜盛华、前海人寿先后三次举牌万科,至当年年末,宝能系持有万科近四分之一股权,跃升为第一大股东。
双方的股权争夺随即在资本市场上引发了一场关于险资举牌的腥风血雨,南玻A、格力电器等多家上市公司彼时均被姚振华这个保险“巨鳄”视作意欲吞下的“食物”。
有数据统计表明,至2016年7月,“宝能系”至少拿下了包括万科在内共9家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累计持股市值超700亿元。
姚振华昭然可见的野心很快引起监管注目,转折由此出现。
2016年下半年,前海人寿因万能险业务不合规连续受到监管处罚。然而监管的介入,非但没有令“宝能系”停下脚步,反而加速了举牌节奏。
2016年11月17日至28日,前海人寿在二级市场仅用8个交易日迅速买下了格力电器4%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三大股东。
这一动作彻底惹恼了资本市场。保监会派调查组进驻前海人寿调查险资来源,随后前海人寿写下“保证书”,承诺不再增持格力电器并逐步择机退出。
2017年2月,保监会列前海人寿险资违规“六罪状”,“野蛮人”姚振华被禁入保险业10年,这场举牌大戏由此落下帷幕,资本市场回归平静。
时间来到2021年,姚振华和他的“宝能系”在消失了一段时间后重回大众视线,但此番却再无昔日“壕气”,而是被曝光“业务停滞、出信托和理财产品逾期、欠薪裁员”等一系列负面消息。
凤凰网《风暴眼》此前曾在系列报道中指出,“宝万之争”结束后,“宝能系”豪掷千亿切入汽车赛道却收效甚微。加之为造车大举圈地又遭遇房地产政策趋严,宝能集团现金流愈发吃紧。由此引发欠薪、裁员等诸多连锁反应,承压于多家金融机构,“宝能系”多家公司爆发流动性危机。
宝能汽车员工带着帐篷前往办公点讨薪(图源:网络)
为尽快回笼资金,宝能不得不多次减持手中股票。凤凰网《风暴眼》梳理发现,根据最新公告,“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及钜盛华共出现在26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约为147亿元。其中钜盛华目前仅持有华侨城A一家上市公司0.45%股权,持股数量3700万,对应市值2.03亿元。
除此之外,去年10月,宝能集团还将旗下包括总部深圳宝能中心在内的价值千亿元的多个资产打包出售,以进一步“回血”。
不过,上述资产目前仍在处置过程中,究竟能给宝能带来多大程度的纾困作用还未可知。
值得注意得是,进入7月,本就麻烦缠身的宝能再添“烦恼”。7月1日,阿里法拍平台显示,此前平安银行申请的对宝能多套物业进行拍卖的申请突然被撤回。据悉,撤回原因是上述房产在房源性质、税费等问题上存在争议。这也就意味着,宝能的还债进展再度受阻。
去年10月,姚振华曾公开表示,“宝能有能力、有实力在两到三个月内彻底走出困境”。然而三月又三月,时间不断向前,宝能至今仍未走出困境。
不知道每当深夜降临,姚振华是否会暗自感慨,曾经的预判,似乎过于乐观。(来源:凤凰网《风暴眼》)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