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国平安在A股险企中第一家发布了中报,其备受瞩目的寿险改革成绩单也摆在了投资者面前。
从数据上看,由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亲自挂帅的寿险改革,却难言成功。
第一,2022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的新业务价值为195.73亿元,同比下降28.5%。用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自然也呈下降态势,2021年同比减少8.5%,2022年上半年同比减少13.1%。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新业务价值这个比较专业的保险名词。由于险业务比较特殊,投保时间是有年限跨度的,保单的全部收益并不是当年完成。新业务价值指的就是每年的新保单预期未来产生的税后利润折现值,能直接反映保险业务销售情况。
第二,从寿险及健康险个人代理人的产能来说,中国平安从2021年上半年的的236.8亿元,下降到2022年上半年的164.3亿元,降幅为30.6%.。
第三,中国平安压缩代理人的力度可谓“猛药”,从去年上半年月均代理人94万到猛降到今年上半月的月均51.4万,尽管代理人人均产能提升,人均收入也随之提升,但这种提升对平安的保费收入形成了重大负面影响。规模保费从2021年上半年的3378.9亿元下降到2022年同期的3284.6亿元。中国平安的大本营广东,也是保费收入最多的省份,去年上半年的规模保费为588亿元,今年上半年则降为571亿元。
看来,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还在阵痛之中,只是这阵痛已经长达3年之久,而且还未到头。
寿险改革成效几何?
2019年11月,中国平安成立寿险改革领导小组,马明哲更是亲自挂帅。
由保险起家的中国平安,对寿险的依赖毋庸置疑。历年财报显示,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为集团贡献了最大的利润。2017-2021这五年,寿险及健康险的营运利润分别为528.24亿元、713.45亿元、889.5亿元、936.66亿元、970.75亿元,占比分别为55.78%、63.38%、66.90%、67.16%、65.61%。
平安于2019年提出“渠道+产品” 改革。渠道方面,推出代理人渠道改革转型,与平安银行合作,探索社区网格化、下沉渠道等创新渠道;产品方面,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平安寿险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幅裁撤代理人。2020年末人均代理人规模105万,较2019年缩减15万人,但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达495.75亿元,同比下降34.7%。
2021年末月均代理人规模79万人,较2020年缩减26万人。而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平安月均代理人数量已经降至51.4万人。
而减员的直接后果就是新业务价值的持续下降。
在2022年中报业绩说明会上,针对“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下降”的原因,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指出三项原因:“第一是去年调整了精算假设;第二是产品结构有所调整;第三是代理人人数有所下降。”
陈心颖表示,寿险改革的成效是符合预期且满意的。针对未来的展望,陈心颖表示:“我们还是按照计划,年底前完成剩下35%未改革的营业部,此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每一个改革需要12至18个月的时间推动。”
中国平安被低估了吗?
在今年6月底平安寿险高峰会上,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仍对寿险改革充满信心,称“寿险改革行至三载,曙光在前、胜利在望。”
但股民们已经没有耐心了。
自2021年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遭遇地震,从90元的高点一路跌跌不休。股价跑输大盘,万亿市值蒸发。
8月10日是中国平安的至暗时刻,盘中股价跌至40.36元,创五年内最低,当日收盘价停在40.4元。
在2022年中报业绩会上,中国平安依然认为,公司股价和价值出现了脱钩,股价被低估,因为中国平安的业绩是比较稳定的,财务也较稳健,业务结构相对合理。
但资本市场未来会认可中国平安的价值吗?
内容来源: 金通社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