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新闻社:著名科学家颜宁官宣回国 中国海外人才回流势态迅猛
站内

华博新闻社:著名科学家颜宁官宣回国 中国海外人才回流势态迅猛

11月1日下午,科学家颜宁回归国内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刷屏。据悉,11月1日上午,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资料显示,颜宁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此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师从施一公,获博士学位,后留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10月,不满30岁的颜宁回到母校清华大学,组建实验室,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17年4月,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颜宁在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此之前,颜宁的声名早已超出科学界而被公众所熟知。2017年,颜宁在参加央视《开讲啦》节目时,一身红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场,惊艳现场观众,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现场调侃:“您可以不叫颜宁了,叫‘颜值’好了!”颜宁幽默地来一句:谢谢啊,那‘宁’送你了!

一场节目下来,颜宁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颠覆了观众对“女科学家”的想象。因此,当颜宁官宣回国任职时,随即引发广泛关注,并登上微博、百度等多个平台热搜第一。

颜宁回归国内背后,中国海外人才回流势态迅猛,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放弃美国大学回到中国。据报道,过去一年已离开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和华裔科学家当中,有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的知名学者,包括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首位华人得主——现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

今年4月,丘成桐离开哈佛,全职任教清华,他此前曾表示有意帮助中国首次赢得“菲尔兹奖”。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收集的数据,2021年,有1400多名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学家放弃了在美国学术单位或企业的工作,转而回到中国。这个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22%。

实际上不仅是科学家群体,近年来中国海外留学生回流趋势明显。虽然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留学生源国,但是自2020年以来,中国海外留学生回国意向增强。

据领英发布的2022年《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出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同比增长33.9%,达77.7万人,同比增速较2019年高出近3倍。2021年,回国就业学生首次超过百万,达104.9万人,同比增长35.01%。

中国海外人才回流,既有疫情及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也有中国人才激励政策的原因。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加上特朗普时代司法部针对来自中国的学者的指控增加,引发不少科学家的担忧。据悉,“中国行动计划”已经公开调查了大约150名学界科学家,并对其中逾20人提出了刑事指控。

虽然拜登政府在今年2月结束了该计划,但有关报告指出,其实质性运作并没有被终止,所带来的寒蝉效应的影响也远未结束。

对此,丘成桐在离开哈佛前曾感叹:“当年美国政府批评苏联的学术环境,想不到在这里复活。”

相比之下,随著中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并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全球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学术环境也得到大幅改善。此外,中国从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众多人才吸引政策,为这些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搭建施展“拳脚”的平台,这也成为海外人才回归的重要驱动力。

比如,颜宁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由深圳市政府设立,登记为深圳市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定编制,不定级别,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面向全球招聘院长。

据深圳市政府此前印发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深圳医学科学院将聚焦解决“以健康为中心”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主动布局医学科技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主要建设整合型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开放型医学科技资源管理平台、引领型医学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平台等。(华博新闻社记者 阿则日合)

推荐7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