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股份的惊天谎言?

国联股份的惊天谎言?

国联股份被称为大疫情时代的工业“拼多多”。

近几年发展可谓迅猛,业绩与估值增速可以用“彪悍”来形容。

五年间,营收涨超40倍,营收由2016年的9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372亿元;股价自上市以来涨超20倍,由上市首日开盘价5.94元/股上涨至126.13元/股。

如此牛气冲天的气势,但是财务数据似乎出现背离商业逻辑。国联股份属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属性性企业,按照业内发展逻辑,平台属性的企业随着业务规模扩大,成本不断被摊销,相关利润率将会随着规模扩大而上升。然而,国联股份却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特征。公司的营收尽管增长几十倍,但是净利率却由2017年的3.11%一路下降至1.78%。

随着深入复盘,国联股份存在以下三大疑点:

其一,国联有没有利用融资性贸易助推业绩膨胀扩张?对于国联股份的盈利模型,公司对称主要是以垂直行业的交易和供应链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并迅速向产业互联网演进,主要以交易收入、供应链服务收入和数字化服务收入为盈利模式。然而,在复盘过程却发现公司疑似出现融资性贸易网络。国联股份的业绩增长究竟是产业互联网的故事还是融资性贸易吹起来的虚假繁荣?

其二,为何人均创收如此巨大?国联股份人均创收能力还能吊打同行及互联网一众巨头,京东人均创收都不及其十分之一。在人均创收能力异常突出背后是员工人数与营收规模不匹配。2021年公司披露的员工数与天眼查缴纳保险员工出现较大差异。更让人震惊的是,公司旗下子公司只有4人,但是21年却能创收超25亿元。

其三,不断募集资金究竟是融资性贸易网络中的一环,还是公司确实有资金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资金需求不大的情况下,却依旧不断募集资金,最终资金用于何方?值得投资者高度警惕。

客户差异之谜:以贸易之名行借贷之实?

我们发现,国联股份前五大客户出现突击新增客户、与客户的数据存在较大出入等情况。

客商差异

2020年,北京亿兆华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兆华盛”)一跃成为国联股份第五大客户,当期销售额为3.73亿元,占当期收入之比为2.17%。

需要指出的是,亿兆华盛系主板上市公司亿利洁能旗下控股子公司,系亿利节能的原材料采购和成品销售公司,自2019年12月起成为国联股份旗下涂多多平台的客户。

一般而言,公司客户的销售数据与客户的采购数据基本一致。然而,国联对亿利洁能的销售数据与亿利洁能对国联采购数据出现差异。2020年,亿利洁能对国联旗下涂多多的采购金额仅为3.01亿元。即国联对客户的销售数据与客户对应的采购数据出现超过7000万元的差异。此外,亿利洁能的贸易板块的第一大供应商都未超过3.73亿元。

来源:亿利洁能2020年贸易前五大供应商

令人疑惑的是,这客商数据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不会是国联股份出现财务造假呢?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对于客商数据差异出现,有的可能是开票或到货时间递延等原因,也会导致客商数据出现小差异,通常在年底前后,相关财务人员会通过往来交易对账核查并最终会平账。如果这点原因被排除,那国联股份的客商数据差异背后难道另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客户交织

经过深度比对客户资料我们又发现,国联股份与客户亿利洁能拥有共同的国企客户山东能源集团旗下子公司山东东岳飞达物流有限公司(简称“东岳飞达”)。透过共同国企客户东岳飞达串联,我们初步可以看到国联股份与亿利洁能共同编织的一张网。

东岳飞达同时成为国联股份与亿利洁能的前五大客户。其中,东岳飞达是国联股份2020年第三大客户,销售额为5.51亿元,占当期收入之比为3.21%;而东岳飞达也是亿利洁能2020年贸易板块的第二大客户,销售额为3.63亿元,占当年销售的7.94%。

需要指出的是,东岳飞达属于国企单位,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山东能源集团旗下山东东岳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运输货物、煤炭加工、化工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

颇为巧合的是,亿利洁能与东岳飞达都是2019年前后脚陆续变成国联股份的客户,时间点比较蹊跷。东岳飞达自2019年4月起成为国联股份旗下涂多多平台客户,主要交易产品为聚氯乙烯、乙二醇、聚丙烯、钛白粉等;而亿利洁能于2019年12月起成为国联股份旗下涂多多平台的客户,主要交易产品为聚氯乙烯。

融资性贸易隐现?

随着我们调查深入后发现,国联股份与亿利洁能的客户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背后疑似仿佛在浮出一张“融资性贸易”的网。

透过前文梳理的国联与亿利洁能这张客户“交织”网,似乎具备了一些融资性贸易的特征:

其一,融资性贸易发生的前提是资金需求方。

从亿利洁能客户特征看,其流动性显然已经处于较为紧张状态,一方面,自2017年以来,亿利洁能的业绩增长开始陷入瓶颈;另一方面,亿利洁能大股东处于高质押阶段,上市公司的债务不断攀升。这一系列现象或反映其资金需求较为旺盛。

其二,资金优势方国企也出现在交易链条中。在融资性贸易链条中,由于国企相对民企更有资金优势,常常被拉入链条环节。国企也常以高预付低预收方式给相关方进行资金输血,此前我们在《隋田力惊天骗局手法(二):上海电气托盘交易?警惕国企影子银行风险》也进行过系统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其三,似乎存在人为增加交易环节,融资性贸易交易特征之一是上下游存在关联关系或特定利益关系,国企加入贸易链条的商业合理性往往存疑。而反观国企山东能源(东岳飞达)为何同时与亿利洁能及国联股份参与交易颇为不解,而且亿利洁能与国企东岳飞达进入国联股份的贸易链条也令人困惑。

但是,国联涉及的贸易链条中,似乎又不具备融资性贸易特征,融资性贸易本质是“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交易性质,资金在出资方与资金需求方之间完成流转,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资金回流链路。

然而,在国联股份与东岳飞达之间,似乎资金链路不畅通。

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不妨把“国联股份-东岳飞达”贸易链路单独拆解出来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东岳飞达不仅是国联股份的客户,同时也是国联股份的供应商。这是否存在融资性贸易可能性呢?

我们不得不提一种买卖回购式融资性贸易模式,其特征主要是供资金的国有企业与使用资金的民营企业订立买卖合同,国有企业先支付货款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同时双方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民营企业再以高于当前交易的价格将商品买回。此时,国企表现为同时为供应商与客户。

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大胆设想,在“国联股份-东岳飞达-亿利洁能的”贸易链路中,首先通过第一层“国联股份-东岳飞达”的贸易链路形成第一层资金循环;然后再将这层循环进一步嵌入“国联股份-东岳飞达-亿利洁能的”贸易链路中。当然,以上仅仅都是假设,国联股份究竟有没有参与融资性贸易很难给出定论。

在国联股份的交易链条中,其不仅只有一家国企同时兼为客户与供应商情况。我们进一步发现,2020年,国联股份向新疆建咨中亿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建咨中亿”)销售2.06亿元,同时同步采购7.59亿元。需要指出的是,建咨中亿属于国企,其成立于 2015 年,是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一师国资平台新疆建咨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拥有良好的化工品上下游资源。2019 年9 月,国联股份进军新疆地区并将建咨中亿发展为客商。

来源:2020年国联股份供应商与客户

最后,投资者可能会产生一个比较大的疑惑,参与融资性贸易的企业究竟有何优势呢?需要指出的是,在融资性贸易链条中,贸易每循环周转一次,将同步让相关方不断“创造”出营收与利润,可以快速放大公司业绩。

而反观国联股份近年业绩,也是迅速在膨胀,营收由2017年的20亿元大幅上涨至2021年的372.3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进一步扩大至462.86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出几十倍速度增长。

以上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国联股份的业绩来自融资性贸易“创造”。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国联称其业务不涉及任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11月15日公告的投资者交流纪要中,国联股份称其目前不涉及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

只是在国联股份的贸易链中,有诸多疑问还依旧让人不解。如公司与亿利洁能商业合作存在较大的疑惑,一是,其在2020年合作大金额合作后,2021年合作金额瞬间大降,这种业务模式极其影响其业务稳定性;二是,亿利洁能事实上2020年之前已经出现流动性预警信号,但是公司依然和其进行合作,这种商业“冒险”是否具有合理性?

业绩吊打阿里京东之谜:

子公司4个人营收“创”出25亿

国联股份在业绩膨胀加持下,其人均创收能力也似乎大幅攀升,甚至吊打阿里、京东等一众互联网巨头。

人均创收吊打巨头

Wind数据显示,国联股份人均创收由2016年的137.58万元大幅上涨至2021年的3653.56万元。

国联股份员工创收能力究竟是何种水平呢?我们同样选取国内互联网巨头2021年人均创收情况进行对比,2021年互联网一中巨头人均创收如下:

1、拼多多为1342万/人年;

2、小米为981万/人年;

3、腾讯为509万/人年;

4、字节跳动为370万/人年;

5、快手为350万/人年;

6、阿里巴巴为335万/人年;

7、华为为330万/人年;

8、百度为304万/人年;

9、网易为292万/人年;

10、京东为238万/人年。

可以看出,国联股份的人均创收能力显然在吊打国内一众互联网巨头。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与京东均已渗入到产业互联交易链中,但其人均创收能力都不及国联股份的十分之一。这又是为何呢?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对于收入确认存在全额法与净额法两种方式,而对于采取净额法则可能拉低营收从而造成人均创收能力悬殊。需要指出的是,像京东自营往往采取全额口径,而像阿里第三方面平台属于净额法。国联股份属于自营,采取的是全额法确认收入。至此让人不解的是,京东同样是自营全额法口径,为何与国联股份人均创收能力差距如此之大?

为了进一步可比,我们选取A股与国联股份可比的公司上海钢联、怡亚通等公司进行对比。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钢联人均创收为1561.97万元;同期怡亚通人均创收为874.43万元。可以看出,国联股份人均创收能力依然突出。

员工人数涉嫌造假?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曾2020年年报问询中,员工数量与营收规模增长走势不匹配提出质疑。

根据wind数据显示,国联股份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9.09亿元上涨至2020年的171.58亿元,增速超17倍;而公司员工人数并未随着营收规模同比例趋势上涨,2020年员工数较2016年仅增长21%,期间员工人数还存在不增反降情况。

对于员工数量与营收不匹配情况,国联股份曾在其公司对外发布账号给予了相关回复,其称主要公司基于成本优化、经验优化和管理优化原则,积极推动内部人员的结构转化。一方面精简淘汰老业务员工,另一方面大量调整人员到多多团队,因此14-18年呈减少变动趋势。

随着监管及市场对国联股份员工人数增长提出质疑后,公司2021年员工人数似乎出现较大增长,由2020年的806人上涨至1019人,一年就增长了2020年前五年的员工数量。那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天眼查对国联股份及其合并范围68家子公司进行统计,其缴纳社保员工累计之和为840人。考虑TDD CHEM SINGAPORE PTE. LTD为境外主体,相关人员信息并未在天眼查查询到。我们根据公开信息查询到,TDD CHEM SINGAPORE PTE. LTD的人员规模在1-49人之间。

我们如果按照上限49人进行合并计算,最终得出对国联股份及旗下子公司员工人数在900人左右,这与公司披露的1019人存在超100人的数量差异;我们如果按照下限1人进行合并计算,最终得出对国联股份及旗下子公司员工人数在841人左右,这与公司披露的1019人存在200人左右的数量差异。

为了较差验证天眼查信息可靠性,我们又进一步选取公司上市前夕的社保人数统计,即2018年社保人数。我们根据天眼查统计,2018年国联股份及其旗下子公司社保人数累计为638人,这与公司同年实际披露的666人差异并不大。

子公司业绩之谜:4人创收25亿

对于国联股份的子公司的业绩,也存在较大的疑惑。

首先,公司旗下子公司宁波粮和油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竟然靠4人,2021年创出25亿元的收入。

然而,对比国联旗下其他子公司同量级收入,却出现员工人员差距悬殊的情况。

北京卫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1.27亿元,同期社保缴纳人数为88人;2020年营业收入为24.67亿元,同期社保缴纳人数为51人。北京玻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2.12亿元,同期社保缴纳人数为49人。可以看出,维持在25亿元至32亿元的营收规模,国联旗下公司所需人员在50人左右。

然而,颇为震惊的是,宁波粮和油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5.2亿元,同期社保人员却仅为4人。收入规模与2020年的北京卫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2021年的北京玻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当,但是缴纳社保员工人数却相差90%以上。

其次,北京玻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1年其年报披露的营收为32.12亿元。然而,根据天眼查发现,其2021年年报出现数据修改事项。

需要指出的是,工商信息的年报数据主要是资产总额、销售额、纳税额、利润、负债、净资产等关键数据。天眼查查询到修改的数据与其实际年报披露的相关数据并未出现重合。

让人疑惑的是,北京玻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修改的究竟是何数据?如果是涉及公司财务数据,为何又出现不重合情形?

资金之谜:

资金需求不大为何不断募集资金?

国联股份属于轻资产运营型公司,公司大部分资产主要是货币资金,2022年三季报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为62.9亿元,占公司总资产之比近一半左右。

国联股份近年似乎对资金需求较大。2019年,通过IPO上市募得5.33亿元;上市后第二年即2020年,公司又进行了一次定增融资,最终募得24.16亿元。

根据国联股份募集资金使用用途,其称主要用于相关项目系统研发等情况。然而,我们透过国联股份的研发支出情况,其募集资金似乎并未过多转化为研发投入。2020年之前,公司的研发投入极低,2017年至2020年累计研发投入不到1亿元,2021年才勉强升至1.12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资本性支出也并不大。2020年至今,其资本性支出不超过4亿元。

然而,颇为不解的是,公司研发与资本性支出的资金需求不大的情况下,不仅通过首发及定增募集巨额资金,同时还不断举债向银行借款筹集资金。国联股份仅短期借款,由2017年的1.14亿元大幅上涨至三季报末的11.75亿元。

至此,颇为不解的是,国联股份不断募集资金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借助二级市场融资渠道以融资性贸易方式去创造业绩神话?

对于国联股份是否存在我们不能给出定论,但是二级市场确实发生过用二级市场募集资金包装收入的公司。东方电子,曾经就利用原始股及二级市场买卖赚到钱注入'电子商务交易的自买自卖,二级市场的资金被包装成主营业务收入。

存贷双高与持续攀升的预付款

值得一提的是,鹰眼预警对国联股份发出存贷双高的风险预警,同时预付款也出现较大异常。

2021年,公司年报中存在较大的受限资金。截止2021年报告期末,公司的受限资金为17.59亿元,主要为抵押担保的定期存款。

对于巨额的受限资金,监管曾在2020年同样对国联股份发出质询,质问其及质押的定期存款的明细、质押对象、发生原因,核实是否存在为其他方提供融资的情形,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限制性用途。

那国联股份到底有没有融资性贸易的嫌疑呢?

我们曾在隋田力事件中,复盘过涉及融资性贸易的公司,会同时出现预付与预收同步增长的现象,且预付款大于预收款。这种模式背后最大的风险就是,预付款始终大于预收款,这种不对称的交易模式无疑折射了巨大的资金垫付风险。我们同时也给出了检测这种商业风险的方法,即通过预付账款/预收账款指标来监测企业可能存在的资金垫付风险。这种方法测出了如江苏舜天这种暴雷公司(详见《隋田力惊天骗局的五大启示:警惕伪国企 提防五矿发展等预付款风险》),如今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国联股份的预付也不断攀升,国联股份的预付款由2017年的2.84亿元上涨至33.34亿元。国联股份的预收款也与其预付款同步增长,2021年,国联股份的预付款与预收款之比超过2。

事实上,国联股份预付款或也存在一定风险。2020年,监管也对其预付款前五大具体名称等一系列问题发出问询。我们发现,浙江飘合纸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第二年公司便预付了3929.81万元。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公司注册资本仅为500万元,且缴纳社保员工数为0。

对此,公司在回复函中解释称,浙江飘合纸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是浙江地区生活用纸成品纸生产商,旗下品牌“波斯猫”是华南、江浙地区知名品牌,同年10月加入卫多多云工厂,随着飘合抽纸、卷纸等交易量的增加,快速成为卫多多核心供应商。

内容来源: 公司资本论

作者:夏虫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