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排,“诺泰转债”于12月15日启动申购。这意味着,诺泰生物(688076.SH)的可转债即可开展募资的实际行动。
钛媒体APP注意到,诺泰生物最初发债规模为5.34亿元,当初计划将16001.74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29.97%,接近30%的“红线”。而后在上交所追问募资“补流”必要性之后,为了确保项目推进,诺泰生物主动将“补流”资金项目缩减了1亿元。至此,发债规模降至4.34亿元,除了募资“补流”外,诺泰生物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核酸类药物领域、动保类产品,进一步扩展新的产品线。诺泰生物坚定地认为,实施此次募投项目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但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有待时间验证。
为确保融资顺利推进,主动缩减“补流”资金
根据最新公告,诺泰生物此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34(含)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资净额全部投入到寡核苷酸单体产业化生产项目、原料药制造与绿色生产提升项目、原料药产品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四个募投项目中,原料药制造与绿色生产提升项目为占比第一的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21049.71万元;寡核苷酸单体产业化生产项目计划投入的募资额为13156.71万元;原料药产品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分别投入3191.84万元、6001.74万元的募资额。
而诺泰生物最初提交的可转债预案中,发债规模达到5.34亿元。当初,诺泰生物原计划将16001.74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29.97%,接近30%的“红线”。
随后,诺泰生物将补充流动资金减少至6001.74万元,致使整体发债规模缩减了1亿元。诺泰生物给出的理由:为确保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顺利进行,公司对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及募集资金用途进行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诺泰生物此次可转换债券为无担保信用债券,无特定的资产作为担保品,也没有担保人为本次债券承担担保责任。诺泰生物提示风险称,如果本次可转债存续期间出现对公司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本次可转债可能因未设担保而增加兑付风险。
自称“募资具有必要性”,仍有近4亿元资金缺口
据了解,诺泰生物前身为成立于2009年4月的江苏诺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9月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月挂牌新三板,次年4月公司定向发行收购杭州澳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于当年5月变更为现名;2021年2月公司在新三板摘牌,于同年5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历史沿革显示,诺泰生物曾多次向市场融资。诸如,2018年5月,诺泰生物定向发行1568万股,每股发行价9元,募资总额约1.4亿元;2018年9月,定向增发2376.785万股,以每股10.8元的价格计算,募资总额约2.57亿元;2019年2月,向22名自然人定增298万股,发行价5.4元,共计募集1609.2万元。
有统计数据显示,诺泰生物在IPO之前先已获得6轮融资,其中披露金额的几轮金额合计5.55亿元。
在不断向市场融资之际,诺泰生物股东们依旧享受分红的福利待遇。2021年、2022年诺泰生物分别派发3197.76万元、4263.68万元的现金红利。从报表上看,2020-2022年,诺泰生物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值。
基于此,诺泰生物融资预案披露后,募资“补流”必要性被上交所重点关注。诺泰生物在回复函中指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39996.47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4301.38万元,剔除 IPO募投项目存放的专项资金23931.12万元、 信用证及票据保证金等受限资金 3724.61万元,公司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为16642.12万元。结合预测期资金流入净额,考虑到公司未来将新增营运资金需求、以及公司日常经营活动需要预留一部分资金,公司仍存在38574.53万元的资金缺口。因此,本次募投项目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金额为16001.74万元具有必要性。而后,又将募资中的“补流”项进行了缩减。
坚定拓展产品线,原始股东频频减持
资料显示,诺泰生物一直以来聚焦于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领域,业务范围主要涵盖高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核心产品包括CDMO、CRO等定制类产品和技术服务,以及自主选择产品两大类。其中,自主选择产品主要指选择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和良好市场前景的药品进行研发。
目前,诺泰生物的主营收入都由上述产品贡献。以2022年数据为例,诺泰生物当期主营收入为6.48亿元,定制类产品和技术服务贡献3.92亿元,占比60.47%;自主选择产品贡献2.56亿元,占比39.53%。
据诺泰生物介绍,此次募投项目以核酸类药物领域和动保类产品为主,包括寡核苷酸单体 PMO-A、PMO-C、PMO-G、PMO-T 以及原料药产品地克珠利、二嗪农、增效醚、癸氧喹酯。
钛媒体APP注意到,诺泰生物通过IPO募得资金8.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为7.25亿元。诺泰生物将其中的5.5亿元,用于包括“杭州澳赛诺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多肽类药物及高端制剂研发中心项目”、“多肽类药物研发项目”在内的四个项目。
可见,与IPO募投项目以及主营业务相比,诺泰生物此次发债所计划投资的“寡核苷酸单体产业化生产项目”,并不是其擅长的业务领域。
新项目与原业务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诺泰生物方面表示,在本次募投项目方面,核酸药物领域中寡核苷酸单体不仅应用于核酸药物的合成,还参与到mRNA疫苗、引物/探针、质粒等合成。但寡核苷酸单体在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杂质种类繁多,存在分离纯化困难,物料稳定性较差,引湿性较强等技术难点。从寡核苷酸单体生产工艺来看,主要包括去保护、偶联和氧 化等步骤,与多肽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去保护、偶联、选择性盖帽等步骤相似,因此公司掌握的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为寡核苷酸单体生产工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具备的侧链化学修饰多肽、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大生产能力,在药物合成、纯化及生产控制等各个方面具备极较强的竞争优势。基于生物医药企业具有投资周期较长的特点,在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积累和市场情况基础上,选择向核酸药物领域和动保原料方向进行拓展,增加公司现有医药产品服务种类,拓展公司业务范围。
据了解,寡核苷酸药物又称小核酸药物,其与mRNA药物是组成核酸药物的两大细分领域。截至2022年,已有16款核酸药物获批上市,包括14款寡核苷酸药物和2款mRNA疫苗,其中寡核苷酸药物中9款为反义核酸药物,4款为小干扰核酸药物,1款为核酸适配体。
根据Sullivan统计,随着两款反义核酸药物于2016年上市,打破了多年寡核苷酸药物市场的沉寂,全球市场规模也从2016年的0.1亿美元增长至202年的3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7.8%。未来随着临床阶段寡核苷酸药物的不断上市,尤其是针对患者群体较大的适应症药物,如乙型肝炎的潜在治愈性药物,将进一步驱动市场快速发展。
诺泰生物坚定地认为,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延伸公司品牌影响力,拓宽业务板块,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树立企业技术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拓展盈利空间,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然而,在过去诺泰生物推进可转债的一年中,公司多位原始股东频频减持。
2023年5月16日,诺泰生物公告,股东上将管理拟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550.612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58%;潘婕拟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234.8906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1%。最新公告显示,上将管理累计已减持公司股份74.08万股,占总股本的0.35%,潘婕累计已减持公司股份213.1838万股,占总股本的1%。上将管理、潘婕所持股份均为IPO前取得。(作者|刘凤茹)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