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打印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数字化时代,打印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2022年,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提出“Future Ready”计划,旨在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加强增长领域投资、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以及向股东返还资本等措施,增强公司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在未来三年内实现16亿美元的年度成本节约,通过简化产品组合、数字化转型、自动化以及流程改进来实现这些节约。此外,惠普计划将节约下来的成本重新投资于高端笔记本电脑、工作站和打印服务等增长领域,同时加强AI和数字化能力的投入。

进入2024年,随着PC、打印机市场重新回到平稳发展曲线,“Future Ready”计划的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运营中对成本的重视度加深以及个人用户更加理性的消费选择,迫使企业在提供产品、解决方案时必须做出更加灵活、适应需求的改变。

数字化时代,“打印”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在倡导数字经济的“无纸化时代”,打印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随着近两年混合办公和居家学习的普及,使得课业资料与办公文件的打印需求激增,前两年,市场中还曾出现过“一机难求”的打印机抢购热潮。

而从家用打印机产品的渗透率来看,中国与欧美地区相比也仍有差距,根据《2022年中国家用学习打印机创新趋势研究报告》,在打印机关注度最高的2020年,中国家用打印机的入户率已提升至8.9%,而北美和德国则分别是57%、75%。

市场总量方面,根据IDC的数据,2023年中国打印机出货量为1746.98万台,在经历了从2019年开始的一轮爆发期后,市场整体发展已经逐渐趋于稳定。

惠普作为全球以及中国市场头部的打印机品牌,近期也针对中国家用打印市场进行了产品层面的重新整合和战略布局调整,推出了惠普家用喷墨打印机、家用学习连供打印机以及家用激光多功能一体机3个系列、共计16款全新打印产品。钛媒体APP注意到,此次除了发布的产品数量众多,惠普也开始对打印场景进行不断细分,比如办公、教育等等。

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打印机与耗材产品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金卫东提到:“惠普之所以重视中国打印机市场并愿意进行长期投入,一方面是看到在渗透率不足的大背景下,市场拥有继续向上的土壤,另一方面则是惠普拥有业内最全面的打印机技术和产品布局,可以为不同需求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

在家用打印机的应用场景中,“教育”已经成为高频同时也是激发购买需求的重要原因。根据艾媒咨询的统计,2022年购买家用打印机的家庭用户中,超过80%有打印课业资料的刚需,这些用户处于不同学业阶段,对打印设备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包括成本、印量、色彩以及打印速度等多个方面。

惠普公司家用打印事业部全球负责人Premal Kazi表示:“惠普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其中一个典型案例便是教育场景与打印机之间的密切联系。目前中国K12教育阶段的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了1.88亿,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定制化的产品来满足教育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要进一步满足像中国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的特殊需求,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的渗透率。”

然而,打印机品类也有其特殊性,相比即开即用且无需维护的PC、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打印机需要消费者自己对纸张、墨水等耗材进行填补,同时与没有复杂电子结构的书本、纸笔放在一起,它又具备电子产品独有的交互操控方式,用户在打印、切换功能的过程中,又具备一定的使用门槛。

因此,简单易用也成为家庭用户在选择打印机时的重要考量因素。用户更倾向于易上手、零技术门槛的打印设备。

“所以对于惠普来说,想把家用打印机做好,就需要充分满足教育场景提出的特殊需求,比如说我们在跟国内比较知名的培训机构或者教育内容的提供商合作,把我们的硬件跟它的内容做更好的结合,同时我们也在逐步普及微信打印,云打印等功能,这些虽然是内容之外的部分,但却能够实现更低门槛的交互体验。”金卫东举例说到。

为了能够充分展现“教育场景”,惠普在内容方面选择携手国内生态伙伴,构建集硬件、软件、内容资源于一体的家庭办公和学习生态系统。

同时该系统还对家庭学习和办公场景进行了服务和操控交互等方面的适配,其中包括惠普云盒解决方案,它支持手机端无线远程打印,能够为没有微信打印设置的部分打印机升级微信打印功能,并加入了学习资源和AI同步辅导功能,提供智能诊断学习辅助。

除了教育、办公以外,对文字、图像的打印还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之一,Premal Kazi告诉钛媒体APP:“数字化对生活的影响确实会降低部分场景的打印需求,像登机牌、火车票、银行对账单现在都可以不用打印出来,但是在工作、阅读、创造类领域,还包括一些有价值或者记忆点的文件,打印依然是刚需。”

这不禁让人产生思考,打印与无纸化之间真的是“二选一”吗?金总表示:“物理与数字化之间从来都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各自有着适用场景和分工,像显示屏内的信息就具备纸张所不能达到即时性,而纸张则在圈改互动性、留存性和共享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尤其是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打印需求实际上也是随着信息量的叠加而增加的。”

以AI PC为硬件支点,实现行业赋能

在打印机之外,PC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惠普的重要战场。恰巧,2024年也被业界公认为AI PC应用的元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同时也为企业与个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前不久举行的线下活动中,惠普就集中展示了14家ISV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

至今,惠普已经累计获得了超过21000种软硬件组合认证,并且在AI内容创作、AI音频处理及智能助手、AI声学及视觉检测、AI智慧新零售、AI生命科学、智慧工业、生物制药、数据安全、智慧交通、智能汽车等领域推出了联合解决方案。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暨大中华区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周信宏就以惠普与法拉利车队的最新合作案例,对AI技术尤其是本地AI部署和具体的应用场景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讲解。

以F1赛车为例,单台车辆上面有2000多个传感器。透过AI本地实时的数据收集的时候可以判读赛车状态、车手状态、过弯状态,甚至与竞争对手、车队之间的实时对比,这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通过基础数据的汇总,车队会再与计算机一起进行决策,制定比赛策略、进站策略。

“这些需求显然云端是无法满足的,它更多依赖的是本地、实时的大数据运算,我们AI工作站协助AI技术的落地,就是对比赛状况的判断、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并进一步来协助法拉利赛车团队的成绩持续提升。”周信宏介绍到。

如果说分秒必争的赛场是比拼AI的效率,那也有很多场景是在比拼方案成本、准确率等维度。直播行业就是很好的案例,以前,直播公司需要聘请很多真人主播,采用的是按时段收费的传统雇佣方式。

而当AI技术逐渐兴起并渗透进直播行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本地私有化部署AI虚拟人,做24小时的直播,企业雇佣的对象从人变成了“工作站”、“电脑”,它们代替了人的工作,在直播间收集数据资料,甚至可以直接跟消费者产生互动。

周信宏谈到:“医疗行业也是,像看X光片,用人工判读准确率是65%,预训练过的医疗行业里面,X光片AI判读准确率可以上升到90%,因为它已经看过成千上万的片子,比人工的判读还要准确。惠普今天带这么多的ISV进到会场,就是这样的需求应运而生,我们按客户的场景、按企业的需求把AI的功能做得更好。”

为了帮助从个人用户到企业、行业能够更好地在生活、工作中接入AI,惠普也同期发布了一系列AI PC产品与AI技术,包括全新EliteBook系列高端AI商务本、战系列AI商务本、ZBook 移动工作站、Z系列AI一体机、数据驱动AI加持的服务解决方案与随身电脑专家AI小惠。

硬件方面,不同系列产品面向应用场景提供了多种CPU、GPU型号可选,内存和存储容量上也能根据需求进行调整。硬件以外的最大看点便是“AI小惠”,它是基于预训练过的智谱开源大语言模型,采用中国惠普数据知识库和真实支持案例训练,专为用户提供自然语义交流模式的PC使用指导的本地服务大模型。

AI小惠无需连接网络,就能以大语言模型在本地完成服务功能,实现对PC的资源管理,未来,还能通过单一入口,让AI小惠联动云端AI、本地AI和应用商店完成调用,让不同规模的企业用户享受定制化的AI体验。

正如惠普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暨全球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首席运营官Ketan Patel所说:“我们所提供的AI助力解决方案不仅仅在产业上有巨大的应用,在消费者层面上、在创意者层面上、在小企业层面上它的应用潜力都是巨大的。”(作者/邓剑云 编辑/钟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