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所罚单冲击波:审计岗位愈发高危?

亚太所罚单冲击波:审计岗位愈发高危?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5月16日,一则处罚公告在会计行业引起关注。

被罚的是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亚太所”)以及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和一名项目经理兼现场负责人。

今年以来,会计师事务所频频收到监管开出的罚单,过去都是签字注册会计师被罚,这次连没有签字的现场负责人也一同被处罚,金额达到了20万元。

此后几天,多个审计业务微信群一直在讨论亚太所被罚的事情。也有曾经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庆幸自己已经离开了审计行业,不然赚的(钱)都不够(交)罚(款)的。

一位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场负责人就是“底层打工人”,没有决策权,一年收入可能都不到20万元。从业人员普遍感觉监管越来越严,以前认为只要不是签字注册师,就没有被处罚的风险,现在普通审计员工都被“盯”上了,审计岗位愈发高危。

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一位审计合伙人也感慨,审计业务明显一年比一年难开展。在胆战心惊之余,审计合伙人纷纷加强风险管理,要求遵循“不懂的行业不碰,没底线的客户趁早远离”的原则。

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证监会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责任,从严从重的处罚措施向市场亮明了监管的态度和决心,也为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未签字现场负责人为何被罚

5月中旬,除了亚太所收罚单外,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下称“大华所”)因涉金通灵造假案被处以没收业务收入688.68万元,并处以3443.40万元罚款,同时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

相较于大华所事件,亚太所被罚事件对基层审计人员影响明显更大。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下称“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亚太所在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丹邦科技”)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未充分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丹邦科技的控制测试不到位,在实质性测试中也存在缺陷。

此外,深圳证监局认为,亚太所未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相关要求,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对财务报表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出具了含有虚假记载的审计报告。

深圳证监局强调,审计项目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周含军,签字注册会计师戴勤永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项目经理、现场负责人翁创锋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亚太所该项目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提出了陈述和申辩意见。翁创锋提出,其主要负责汇总项目成员工作情况,并非实际现场负责人。翁创锋表示,其对审计事项无决策权,就发现的异常情况已向周含军报告,已勤勉尽责,请求免予或减轻处罚。

深圳证监局则认为,翁创锋负责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复核现场审计工作,但却未能识别审计项目中的诸多异常,对于已发现的异常未进一步获取审计证据;即便已向项目合伙人报告异常情况,仍不能免除其职责范围内的审计责任。

因此,深圳证监局对亚太所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提出的申辩意见不予采纳,并责令亚太所改正,没收其业务收入169.81万元,并处以169.81万元罚款;对周含军、戴勤永两位签字注册师分别处以40万元和30万元罚款,对审计项目经理和现场负责人翁创锋处以20万元罚款。

一位四大外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士对经济观察报分析,现场负责人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时间可能不超过5年,一个月工资可能就1万元左右,其在现场也没有决策权,只能配合项目合伙人。

罚单与假期

对于前述处罚,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在上述项目里,未能识别各种异常和未能勤勉尽责的非签字工作人员中,不止现场负责人。审计助理实施了现场工作,也未能识别各种异常,为何不罚?质控合伙人实施了整体复核,也未能识别各种异常,为何不罚?审计员还是底稿的直接编制人员,又为何不罚?

据不完全统计,证监会、证监局、沪深北交易所年内向会计师事务所开具了177张罚单,合计有42家会计事务所、百余位从业人员受罚。今年3月,财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各地财政厅(局)对197家会计师事务所、509名注册会计师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分别增长13.22%、21.77%。其中,9家会计师事务所被吊销执业许可,49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暂停经营业务,162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共计1584.68万元。

在监管越来越严的同时,审计从业人员却感觉工资越来越低。今年3月,在八大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多年的前述审计工作人士遭遇降薪。他说,与刚毕业进入事务所的时候相比,工资没涨多少,项目却只增不减。

经济观察报从采访中了解到,会计师事务所降薪一方面是由于IPO(首次公开发行)业务暂停,对收入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会计行业存在恶意竞价的现象,普遍很“卷”。例如,一个项目竞价20万元才不至于亏损,但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抢项目,出价10万元,导致审计工作者工作强度不减,但是工资可能比以前还低了。

上述四大外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士称,自己最近在放无薪假。“无薪假”指的是员工在特定时间内暂停工作并且不获得工资的假期,但可以保留其职位,直到返回工作岗位。这位人士指出,现在公司都鼓励员工休无薪假,放假后员工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例如出去旅游或者复习考CPA(注册会计师)。事实上,他们都不喜欢这种假期,因为这和变相降薪无异。此外,该人士还发现,公司一边鼓励员工休无薪假,一边从社会招聘审计助理。

合伙人的烦恼

“这个行业肯定不会‘毁灭’,只是大家要经历一个阵痛期。从严监管没错,但当理念转变之际,行业还在延续以前的做法,大家就会感到不适应和难受。当大家预期调整一致后,阵痛期也就过去了。这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前述审计合伙人告诉经济观察报。

此前,大华所除了被罚四千多万元外,还被暂停证券业务6个月。这在业内人士看来算是“顶格”处罚。业内很多人甚至担心,未来“暂停业务”是否会变成标准处罚。

在业务一年比一年难做、审计费处在下行趋势的情况下,前述审计合伙人说,今年还是要多做项目,尤其是优质项目。因为优质项目不仅审计费多,风险也相对小一些,当然优质项目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大,同行都在寻找优质项目。在寻找优质项目的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加强风险管理,要求遵循“没底线的客户趁早远离,不懂的行业不碰”的原则。

前述审计合伙人称,一般遇到非知名企业的新业务,会选择与企业创始人见面详聊,因为他需要判断创始人是个怎样的人。今年初,他遇到一家技术型企业的创始人,但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对方居然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到如今依然认为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就是可以为企业进行“包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