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362亿,芯片等北斗高精定位方案“上车”超100万|硅基世界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362亿,芯片等北斗高精定位方案“上车”超100万|硅基世界

(图片来源:unsplash)

近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

2006年—202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来源:白皮书)

2006年—202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来源: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23年,高精度应用市场进一步扩大,高精度位置服务相关收入达到21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各类高精度应用终端总销量接近280万台/套,高精度应用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更加明显。

实际上,利用中国发力的北斗导航技术应用,正在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边缘设备等产品的标准配置。白皮书显示,2023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76亿部,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占比约98%。部分品牌的旗舰机型还具备北斗高精度定位、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等“高阶功能”。

国内部分地图运营商实现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支持交通事件的车道级预警播报,截至2023年底,支持在国内99%以上城市和乡镇道路使用。“车道级导航”实现了北斗深度应用,定位精度实现从道路级进化到车道级别。

目前,车辆高精度定位结合高精度地图模式已实现批量化应用。目前,千寻位置旗下的FindAUTO北斗时空汽车高精度定位方案在30余款车型批量交付,累计获得100余款车型定点,覆盖上汽、吉利、小鹏、理想、高合、智己、零跑、一汽红旗、广汽埃安等主流汽车品牌,为车企提供芯片、定位模组、算法、服务等解决方案,目前其北斗高精度服务“上车”规模超100万辆。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已接近2万家,从业人员近百万;在境内上市的业内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90家。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3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突破11.9万件,同比增长4.84%。

于贤成强调,从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投入全球服务以来,伴随国家推进“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北斗产业在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为国内数字经济注入新动力。

(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