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万变、纸寿千年:文房四宝里的历史流变|观展

墨韵万变、纸寿千年:文房四宝里的历史流变|观展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王童

文物摄影|杜广磊

历代文人墨客对文房四宝多有赞叹,有的甚至爱之成癖,如米芾爱砚,甚至抱砚入眠;苏轼爱墨,藏墨、饮墨,留下“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诗句;李煜爱纸,重金遍寻造澄心堂纸的高手;苏轼亦爱诸葛笔,得笔忘流放之苦。

宋 赵昌 南唐文会图页(局部)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随历史发展而有所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黄山市、宣城市)、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走进安徽博物院常设展览“安徽文房四宝”,从笔、墨、纸、砚到文房雅器,浅窥时代演进与历史故事,领略古人的匠心独运与情思雅趣。

01

毫尖神韵,宣笔纵横

方形竹管竹石图笔(左 1、2)、象牙刻山水管笔(右 1)

笔杆通体象牙,笔套刻梅、竹图。象牙制作的毛笔,在古代多为皇室用品。

“治世之功,莫尚于笔。”(晋 成公绥《弃故笔赋》)自古以来笔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上自朝廷御批、金殿阅卷,下至书生写字、画匠描摹。笔,可序自然之情。中国历代文人通过毛笔挥洒奇思、宣泄情怀,为后人留下无尽的翰墨丹青。书圣王羲之行云流水写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草圣怀素笔走龙蛇写下超妙入神的《苦笋帖》,颜真卿极度悲愤下创作出感人肺腑的《祭侄文稿》。

中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相关考古证明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开始统一命名为“笔”。

毛笔的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现今考古发现的最早毛笔属于战国时期,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一座战国晚期的木椁墓中,兔毛制成。从秦至晋,毛笔形制不断成熟,制作工艺日趋精致。

毛笔结构图

一管好笔的诞生,将引得举国关注,并有幸成为“贡笔”,特供至皇家御用。宣州盛产的笔,在唐代一举成为贡笔,并命名为“宣笔”,宣州也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唐代诗人耿湋(wéi)写有一首《咏宣州笔》诗:“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北宋时期,宣笔制作名工辈出,守正创新。制笔名家诸葛高制作的三副笔、散卓笔等质量上乘,为世人倚重。到了南宋时期,因政治中心的南迁和长年征战使得宣笔式微,笔工流离失所,部分笔工依附徽州墨庄仍继续制笔、传承宣笔技艺。

毛笔形制图

制笔工具

苏、黄之争

安徽最出名的毛笔当属诸葛家族制作的笔,是安徽宣笔的代表品牌。明人娄坚《学古绪言》卷二十中写道:“宋时笔工称宣城诸葛,然苏、黄之论似微不同。”诸葛笔早在唐代便已是声名显赫,宋代时期更是独步海内,诗人梅尧臣、政治家欧阳修、文学家苏轼、文学家黄庭坚等文人名士都极度推崇诸葛笔。但苏轼与黄庭坚二人对诸葛笔的见解颇有分歧

苏轼十分崇尚诸葛笔,认为诸葛笔仍能沿袭唐制,毫健心圆。他也常常赞叹诸葛笔制作的奇妙,并认为只有善书法者方能领悟到诸葛笔的奥妙之处。以至于当苏轼流放岭南后回都城,偶然在叔静(孙鼛,字叔静,钱塘人)家用到诸葛笔,喜不自胜,不仅称赞诸葛笔含蓄内敛,“乃尔蕴藉耶”,还认为这是流放归来的大喜事:“今日于叔静家饮官法酒,烹团茶,烧衙香,用诸葛笔,皆北归喜事。”(《书赠孙叔静》)

相比于苏轼的极尽赞美,黄庭坚认为,如果用诸葛笔写小字,那确实十分精妙,但是,如果用来写大字,那就差强人意了。一句“试提笔去纸数寸书,诸葛笔败矣”,充分说明了,在黄庭坚心里,古法制作的诸葛笔,也不过尔尔。

苏轼与黄庭坚在诸葛笔上的不同见解,也是缘自执笔方式的迥异。黄庭坚在《跋东坡论笔》中说:“东坡平生喜用宣城诸葛家笔,以为诸葛之下者,犹胜它处工者。平生书字,每得诸葛笔,则宛转可意……然东坡不善双钩悬腕,故书家亦不伏此论。”

执笔方式的不同不仅是各书法家的个人风格迥异,同时也与家具的演变相联系。唐代以前的坐具一般是低矮的席、榻,人们席地跪坐,执笔者与纸的距离较远,必须得悬腕、肘书写,以手指运动为主,这时期的笔杆细长,笔锋劲弹尖利。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擅长悬腕,据说唐代有人慕名求诸葛氏制作的笔,诸葛氏只得说:“似此特常笔与之尔。前两枝(吴本‘前’下有‘与’字)非右军不能用也。”在五代时期,有人为了学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楷法,为获得宣城诸葛笔一枝,酬以十金。

中唐开始,高型家具开始流行,垂足直立书写成为常态,书写姿势变为伏案而书。书写依靠手腕发力,肘腕倚于案,手指执笔,笔杆开始变短且加粗,笔锋加长。

明 仇英西园雅集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图画的是北宋时苏轼、米芾、李公麟等学士文人雅集于驸马都尉王诜家西园的故事。画中,这些文人雅士风云际会,挥毫用墨,吟诗赋词,抚琴唱和,打坐问禅,衣着得体,动静自然,书童侍女,举止斯文,落落大方。宋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家具与矮家具并存。画面中有矮桌的出现,书写者跪坐执笔。

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大英博物馆藏

画面中女子站立执笔。

“大明万历年款”青花瓷管笔

宣城变样蹲鸡距

宣笔有许多品种,或以用材,或以形制而名,诸如紫毫、散卓、鼠毫、鸡距等。鸡距笔因其笔头形状像鸡爪后突出的距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鸡距笔赋》称赞道:“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鸡距笔以兔毛为毫,采用缠纸法,用麻纸裹住柱根,笔锋短小犀利,笔毫回弹自然。宋代诗人黄庭坚写有《谢送宣城笔》,感叹鸡距笔难得,“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

鸡距笔结构图

电影《妖猫传》中的“鸡距笔”

日本高僧空海随遣唐使来唐,两年后带走了一批唐朝的毛笔及制作技术。据空海献给日本皇帝的《狸毛笔表》称:狸毛笔四管……昨日进止,且教笔生坂井名清川造得奉进。空海于海西所听见如此,其中大小、长短、强柔、齐尖者,随字势粗细,总取舍而已。简毛之法,缠纸之要,深墨藏用,并家传授。讫空海自家试看新作者,不减唐家。

鸡距笔历史悠久,早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书法大家们多使用笔锋粗短而硬劲的毛笔,其中较著名的有鸡距笔。有专家分析,晋人王珣《伯远帖》可能是用鸡距笔写成的。书中折笔处往往提起再下的动作与很贴合鸡距笔的运笔特征。从隋智永的《真草千文》的墨迹分析,楷书部分有些捺画以及钩画顿笔处有贼毫冒出;草书部分墨少行笔时常常出现笔画开叉的现象,这些也是由于短锋缠纸硬毫形制特点所造成。

到晚唐时期,书法大家柳公权点评鸡距笔:“出锋太短,伤于劲硬。”一下点出了鸡距笔的缺点,开始慢慢由鸡距笔向散卓笔转变。据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在《山谷笔说》中说:“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

左:清 鹿角杆笔

右:清 漆木管鬃毫提笔

02

落纸如漆,徽墨流芳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里记载:“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墨是古人书写必不可少的用品,一般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在中国书法中,墨与笔相得益彰,有言“墨法之少,全从笔出”。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也说:“书法字法,本寸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芝一大关键已。”在中国绘画中,根据墨与水的不同比例,衍生出“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

历代油烟墨配方

书写用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天然墨,人工墨的出现不晚于秦代。到了唐末,制墨名家李超、李廷圭父子南迁至歙州(今安徽歙县)采松制墨,徽墨开始闻名四海。徽墨自五代发端,两宋崛起,至明清达到顶峰。徽墨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有落纸如漆的美誉。

“四宝”之一的李廷圭墨

古人有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古代使用的墨与现代的墨汁不一样,而是需要加水研磨的墨锭。经过匠人们千杵万揉的捶打,良墨如漆,经久不衰。墨中至宝当属徽墨,谈起徽墨,一般认为开创者、奠基人是代十国时南唐制墨名家李廷圭。

李廷圭原籍河北易水(今河北保定),李廷圭的父亲李超是制墨名工,为了躲避唐末战乱,举家南迁至歙州(今安徽歙县)居住。因歙州多古松,李家重操旧业,以造墨为生。李廷圭制作的墨坚如玉,且有犀纹,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李廷圭原姓“奚”,因为他与其父亲奚超制作的墨宝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召奚廷圭担任墨务官,并赐国姓“李”。宋宣和三年(1121 年),改歙州为徽州,李氏制作的墨及其他各大家之墨,统一定称为徽墨。李廷圭墨与澄心堂纸、龙尾砚、诸葛笔并称四宝。宋宣和年间,曾出现过“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方、程之争

明清徽墨有三大流派,以地理位置划分,分别是歙县派、休宁派、婺源派,其中歙县派代表人物程君房、方于鲁二人为抢占市场,相互竞争,在良性竞争中推动徽墨品质的提升,促进了徽州制墨业的进一步发展。

明清徽墨三大流派

方于鲁(生卒年不详),初名大滶,以字行,改字建元,原籍歙县(今安徽歙县),徙居新都(今属四川),明朝万历时墨工。初投谒于程君房门下,后自立门户。自创墨样,编撰《方氏墨谱》。程君房(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万历年间,名大约,以字行,又字幼博,号筱野,新安(今安徽新安县)人。精于制墨,其墨光洁细腻,款式花纹变化多端,深得文人士大夫喜爱,著有《程氏墨苑》。

明 方于鲁制仙桃形墨

墨形似桃,正面一侧填金阴文隶书表明日期“庚子年甲申月丁酉日记”,另一侧填金阴文篆书“西王母赐汉武桃 宣和殿”。背面阳文楷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以库藏核桃命大学士宋濂为赋一事。侧款为阳文楷书“方于鲁”。

明 程君房制百爵图石绿墨

正面阴文楷书填金“题丁南羽百爵图”和阴文楷书七言诗,背面镌刻百雀图,“雀”通“爵”,百雀图即百爵图。墨一侧阳文楷书“天气元年程君房制”。墨取材天然石绿的彩墨,多用于绘画。

明 程君房制百牛图墨

两面各镌刻 50 头牛图案,饮牛吃草、嬉戏打闹,神态各异。墨正面阳文楷书“程君房”,背面阳文楷书“贡墨”。

徽州墨业历代不乏能工巧匠,在竞争中,墨品的设计充满着文趣,且根据不同客户群体,分为精品墨、贡墨、文人定制墨、礼品墨等,品类繁多。墨的形状也多变,其上雕刻精细、描金施彩,逐渐由实用文具演变为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清 蓝采和立像墨

取自民间传说“八仙”之一蓝采和形象。墨人右手提花篮,立于龙首碧波之上。底座为阳文楷书“乾隆年制”。非常典型的“礼品墨”,讲求墨形和图案的吉祥寓意,烟料稍逊一筹。

在明代中晚期,开始出现了按一定主题设计制作的“集锦墨”,又名“遥函墨”,它们的形状、名称、图案各具特色,有的如画卷,有的似古钱,有的象琴,有的类钟,有的做成亭台楼阁等。集锦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所有墨锭形状相同,图案纹饰不同;二是墨块形制,图案纹饰迥然不同。清代制墨名家胡天柱(1742年-1808年)创立“胡开文”墨业品牌,集各家之长,名品数不胜数,比如“黄山图”、“御园图”系列,都属于集锦墨。

御园图集锦墨墨模拓印图

03

光洁如玉,宣纸千秋

早在西汉时期,古人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中国造纸经历千年,集大成者便是自唐代兴起的宣纸,产自安徽宣城郡(今安徽宣州泾县)。据载,唐天宝年间,在全国各地运到京城长安的进贡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纸、笔等贡品。

唐代大臣、画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唐开元年间宣城郡造的纸因为品质出众而成为贡品,宣纸闻名天下。宋元时期,宣纸的制作技艺趋于成熟,漕溪汪氏和小岭曹氏已有技艺谱系传承。明代年间,宣纸原料配方趋于稳定,品种花色日愈增多。到了清代,编书修志之风盛行,再加上徽商繁盛,带动了宣纸的广泛传播,宣纸的制造业居于全国造纸业之首。

宣纸的生产地安徽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境内草本植物越计 1000 余种,独有的草本原料造就该地生产制作的纸有独特魅力,当宣纸与墨相遇,施之于笔墨,有着“墨韵万变”特点。宣纸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其具备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等特质,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宣纸的主要原料

不同品类生宣原料配比

宣纸的特点是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明清时期,宣纸已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首选。清代中后期以后,除了常用的生、熟宣外,生宣成为各种高级加工纸的首选素材。经过浸染、涂刷、洒溅、砑花等多种工艺复合而成的加工宣纸,蜡笺光滑细腻,虎皮浑然天成,色宣鲜亮动人。

南宋 生玉版宣——张即之《楷书华严经》

以青檀皮为原料,纸品厚实,洁白绵韧,性柔细薄,色如美玉,为宣纸上品。

04

玉德金声,歙砚永泽

汉 三足双龙石砚

1956 年太和县李阁乡双古堆汉墓出土。砚呈圆形,砚盖透雕双螭首,盖顶有提梁,浅刻方格纹。盖内浅刻云纹,间有奔马、飞鹿等神兽。砚底三足刻有熊样纹饰。专家根据石质判断此砚为歙砚,是歙砚“汉代起源说”的重要实物依据。

北宋官员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有记载:“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汉代以前称为“研”。砚的种类繁多,有石砚、泥砚、瓷器砚、铜砚、漆砂砚等。

安徽自古砚石品类丰富,有黄山歙砚、淮南紫金砚、宣城宣砚等,其中尤以歙砚最具盛名。歙砚又名龙尾砚,因产自安徽歙州而得名。歙砚石质细腻、发墨益毫、滑不拒墨、储水不涸,叩之似金属声,所以有“玉德金声”美誉。

歙砚制作工序

歙砚的起源至今仍有争议,一般认为兴于唐宋。形状上以箕形为主,前高后低、前窄后宽,背部的尾端上有两个柱足,造型简单,实用性强。中唐以后,歙砚砚式逐渐丰富,砚石选用逐步规范。歙石石色青莹、坚润如玉;玉石的品类繁多、秀美异常。

隋 赭釉多足砚

1952 年无为县严家桥出土。砚底部有二十一根蹄形柱足,砚面无釉,砚身和砚池有黄褐色釉。砚面微凸,环一周砚池,蕾丝西周君主所设太学——辟雍,所以又名辟雍砚。这种形状是隋唐时期流行的砚形。

南唐时期,专门设有砚务官督采歙砚事宜,歙砚成为贡品。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将龙尾旧坑砚与李廷珪墨、澄心堂纸三者并称为“天下冠”。宋时,歙砚进入大发展阶段,砚石开采达到顶峰。抄手砚(砚底部镂空,手可以伸入,便于移动)代替箕形砚成为主要砚式,文人品砚、藏砚之风盛行,出现了研究歙砚的专著。

任伯年《紫绶金章图》(1883 年)

明代盛行玩砚之风,歙砚的艺术性逐渐超越实用性。歙砚砚雕技艺不断发展,题款刻铭逐渐成凤。清代歙砚开采仍持续低迷,但雕刻技艺在这一时期发展至顶峰。歙砚雕刻受到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影响,题材涉猎广泛、设计工艺精湛。清代歙砚抄手砚逐渐减少,平底和四边留沿、中间凹下为附池的样式成为主流,且在附池内提铭、雕刻书画图案成为风尚。

05

文房雅赏,沉淀性情

古人的书斋生活是文人的心灵存放处。早在汉代,文学家张衡就曾称赞自己的书房可“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明代戏曲作家高濂(1573 年—1620 年)曾说过:“时乎坐陈钟鼎,几列琴书,拓帖松窗之下,图展兰室之中,帘栊香霭,栏槛花妍。虽咽水餐云,亦足以忘饥永日,冰玉吾斋,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孰过于此?”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曾是无数名士的桃花源。文房(书房)虽方寸斗室,却别有洞天。文人们把玩、赏用清供陈设,沉淀性情,提升修养,感悟自然奥妙,领会人生精义。所谓文房清供,那是笔耕丹青的必备用具,也是文人雅士们燕闲生活的寄情雅玩,指文房中的陈设品,主要包括各式家具、古琴、古碑法帖、字画、雕塑、玉器、青铜彝器、古器物或仿古器、奇石异木等诸多物件。所有器件都不外乎文、趣、雅、奇、妙,形制或大或小,精巧别致,清雅脱俗。

闻香静性

古代文人在书斋读书时,常有焚香静读的习性。焚香操古琴,焚香夜读书。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有言:“斋室中烧香,不可一日无者。”明崇祯岁贡生毛元淳《寻乐编》中也曾说道:“早晨焚香一炷,清烟飘翻,顿令尘心散去,灵心熏开,书斋中不可无此意味。”焚香的香料有讲究,承载香料的香具也是别出心裁,是文房赏玩器物之一。

明 双龙耳香炉

清 仿大明宣德年制款铜云龙纹炉

唐朝诗人李贺有诗言:“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香筒又称香笼,直式线香的香具,也可以直接将特制的香料或是香花放入其中。香筒用料丰富,黄杨木最常见,也有用紫檀、竹子制作。

清 竹镂雕“玄柳子题”人物香筒

圆筒,透镂雕,画面为林泉深处三位老者闲适且淡雅的隐居生活。顶部刻草书七言诗:“蓬莱有书黄鹤寄,洞中无锁白云封。”署款“玄柳子题”。

明 竹镂雕人物松柳纹香筒

筒身髹漆红润,上下装饰木盖和底座,外壁采用镂空雕刻高士松竹图。图中山石层叠,树木葱郁。画面疏密有度。

除了焚香,书房里还萦绕自然花香、果香。

清 青白玉松竹梅纹花插

玉料雕刻而成,外部有“岁寒三友”梅、竹、松,寄托主任清高的人生追求。

清 象牙雕松鼠葡萄叶形香橼盘

雕工精湛,造型优美。盘呈曲边葡萄叶形,镂雕叶柄。一串葡萄上镂雕一只小松鼠。另一端雕刻有两只彩色小虫。下方雕刻有一花卉。

香橼盘,盛放水果的小型果盘。一般放在书斋中,多放置香橼或佛手在其中。香味宜人,满室清芬。

笔墨“良配”

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有笔筒、笔掭、笔洗、墨床、压尺、镇纸、臂搁等。

清 宝石红釉瓷笔洗

明 荷叶形笔掭

玉洗仿荷叶形,两边各置一朵荷花,荷叶边自然内卷,内壁有清晰可见的纤细叶茎。

笔掭又称笔砚,书写绘画时用来蘸墨吮毫、调整笔锋,流行于明代,有瓷、玉、金属等品种,造型多为浅碟式。

清 翡翠蝙蝠纹秋叶形洗

清 青玉卧兽镇纸张

清 水晶笔架

明 牙雕《山水高士图》笔筒

圆筒,直壁,外侧绘画有山水人物图景。三贤士盘膝对坐,中间放有一架古琴,另有一着官服者,正从远走向三贤者,线条流畅,图案满而不乱,人物传神逼真。

清 豆青青花开光花果纹笔筒

器身以青料绘制桃花、月季、葡萄、佛手等图案。笔筒釉色纯净,纹饰雅致。

清 留青竹刻“张希黄”款山水小臂搁

臂搁是书写时枕臂的用具,也称为“秘搁”或“腕枕”,一般为竹制。这个臂搁采用皮雕手法,雕刻庭院小景,其中山石取细皴,阁楼兼职线条细腻,运刀流畅。

黄花梨木家具

文房清供于唐宋时期兴起,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成为实用的艺术佳品。与现代的书房不同,古人的书房里放置着可供小憩的床。床的选材与设计都十分讲究。

铁力木床身紫檀木围子罗汉床 王世襄旧藏 上海博物馆藏

罗汉床尺寸较小,仅可供一人日间起居或小憩,陈设于室内、室外皆可。

书房里的家具也是额外讲究,木材大多为黄花梨。黄花梨木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再加上明朝时期对外交流互通,相关记载表明,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木材是当时最大的一宗进口商品,其中优质硬木“花梨木”甚受欢迎。

黄花梨三足香几 王世襄旧藏 上海博物馆藏

几面用四段弧形大边攒成大圆框,大槽装面心板,立面作冰盘沿线脚。束腰下浮雕卷草纹的牙条膨出,以插肩榫与三弯腿相交。腿足细长,足底翻出云头,下设圆形脱泥。

黄花梨玫瑰椅 陈梦家、赵萝蕤夫妇旧藏 上海博物馆藏

南北称呼不一样,北方称“玫瑰椅”,南方称“文椅”。据说因文人喜好而得名。该椅子四腿穿过座面,直接与搭脑和扶手以闷榫连接。闷榫在外形上类似烟袋锅子,上下贯通,不易损坏。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王世襄旧藏 上海博物馆藏

靠背板透雕精美,上有螭温开光,中有麒麟山石,下有云头亮脚。座缘浮雕双螭纹。

黄花梨束腰三弯腿霸王枨方凳 王世襄旧藏 上海博物馆藏

三弯腿是明代家具中较常见的。为保持牙条壶门轮廓的完整,采用霸王枨替代罗锅枨加矮老的结构。霸王枨以高强度的支撑力而得名。

观展攻略

安徽博物院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 - 17:00(16:30 起停止取票、入场),星期一闭馆(节假日另行通知)。

地点: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 87 号。乘坐轨道交通 3 号线,到省博物院 1 号出口出,步行 500 米到达安徽博物院。

参考文献

[1]朱友舟.宋代毛笔形制的变迁与苏、黄的书风[J].书法,2012(07):114-115.

[2]肖建新.诸葛笔考[J].文化遗产,2015(04):139-146.

[3]朱友舟.鸡距笔考[J].书法,2013(07):98-101.

[4]石炯.古物与明代文人的书斋生活[J].新美术,2016,37(07):48-60.

图片 | 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