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成回归,佳兆业重组曙光乍现?

郭英成回归,佳兆业重组曙光乍现?

佳兆业债务重组迎来新变化,滞留境外十年的创始人回归。

6月24日,佳兆业清盘呈请聆讯押后至8月12日,这是继之前数次延期后的再次推迟。

延期决定由香港法院作出,以最终确定债务重组计划,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就清算申请举行听证会。

香港法院法官表示,他“不确定(下一任)法官是否会批准进一步休庭”,佳兆业“如果(没有)进展,真的没有任何借口”在延期。

佳兆业自2021年末拖欠120亿美元离岸债务以来,一直在努力重组其离岸债务,但重组谈判进展异常缓慢。

上周,该公司董事会主席郭英据报已于两个月前低调返回内地,目的是为了争取监管机构对其公司境外债务重组计划的批准。但截至目前,沟通细节并未披露。

郭英成在2014年佳兆业爆发危机时离开,前往香港避难,距今整整10年。

郭英成,1964年出生,广东省普宁市人,同济大学EMBA工商管理硕士。自1999年集团创立起,郭英成已担任本集团主席兼董事。

佳兆业于2009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1638.HK。旗下拥有20多家集团及专业公司,凭借郭英成灵活胆大的资本腾挪术,佳兆业总资产达2328亿元人民币。

与中国大多数违约房企一样,2021年,随着监管的步步收紧,佳兆业出现了严峻的资金短缺,现金流难以覆盖成本及应对到期债务。

截至2023年末,佳兆业的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值仅约为34亿元;而总借款约为1336.24亿元,其中约1170.52亿元须按要求或于一年内偿还,约18.37亿元须于一年至两年内偿还,约41.12亿元须于两年至五年内偿还及约106.23亿元须于五年以后偿还。

按照年报披露的数据,佳兆业净资产负债比率为2064.1%,现金短债比为0.01倍,剔除合同负债的资产负债比率为97%。

由于中国楼市的持续恶化,一系列提振举措仍未能扭转房地产颓势。5月中国新房价格创下近10年来的最大跌幅,而二手房价格则创下至少13年来的最大跌幅。佳兆业几乎无法通过销售物业获取足够资金应付债务。

据佳兆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佳兆业集团收益较2022年增加3.0%至约人民币261.588亿元;毛利减少49.9%至约人民币16.985亿元,而年内毛利率为6.5%;亏损较2022年增加51.4%至约人民币197.016亿元;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合约销售减少4.9%至约人民币178.36亿元。

债务纠纷让佳兆业疲于应付。据天眼查信息,佳兆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目前有140余条被执行人记录,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达314.56亿元。

佳兆业和郭英成都成了“老赖”,债务重组成为他们活下去的唯一机会。

市场普遍认为,郭英成的回归对于处于拉锯当中的佳兆业重组是一个积极信号。作为公司创始人和重要决策者,郭英成深谙企业内部真实情况,他的参与对佳兆业后续重组计划的推进至关重要。

佳兆业的延期或与郭英成与政府的沟通有关。佳兆业能否顺利完成重组,或将取决于监管方和债权人能够提供怎样的支持。( 观察员|张敏)

郭英成回归,佳兆业重组曙光乍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