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神药”来了

“减肥神药”来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 曾被马斯克“代言”的减肥药即将进入中国市场。

6月25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VO.US)宣布,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商品名为诺和盈。

诺和诺德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网,诺和盈的定价会在上市时公布。另外,由于诺和盈还未在中国商业化,目前还不能在医院内使用。

诺和盈可供超重和肥胖症患者使用,给药频次为一周一次。具体而言,使用者的初始BMI应大于等于30kg/ m2,或者,BMI在27kg/ m2至30kg/ m2之间,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中国每两个成人中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这些人出现不健康代谢状态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根据此前公布的诺和盈临床试验数据,治疗12周后,肥胖或超重患者的平均体重减轻6%左右;治疗68周时减重17%—18%。诺和诺德称,从作用机制来看,在肥胖症患者体内,诺和盈可帮助减少饥饿感,增加饱腹感,同时降低食物渴求,减少热量摄入,从而降低体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曾告诉经济观察网,中国和国际药监部门将至少让大部分肥胖超重的人体重下降5%作为减重药物的评审节点,而体重改善5%后,代谢、血糖也会随之改善。

司美格鲁肽是一款成名已久的重磅药品,最早于2017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021年,司美格鲁肽被FDA批准用于减重。在中国,司美格鲁肽于2021年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诺和诺德将治疗2型糖尿病的司美格鲁肽命名为诺和泰(英文:Ozempic),用于减肥的司美格鲁肽命名名为诺和盈(英文:Wegovy)。

在诺和盈在中国获批之前,诺和泰就曾被中国不少减肥人士超适应证使用。纪立农就曾告诉经济观察网,时常有减肥人士在门诊要求超适应证开药,甚至包括一些BMI指数偏低的人。

诺和诺德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网,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诺和盈是一款新产品,与诺和泰不同,这是由于用于治疗两种疾病所需的司美格鲁肽剂量不同。诺和盈和诺和泰分别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适应证建立在不同的受试人群和不同的临床试验设计基础上,不可互相替代。

由于目前诺和盈的定价暂未公布,诺和泰的价格或可供参考。诺和泰在中国上市当年即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5ml剂型价格从478.8元/支降到421.34元/支,3ml价格从813.96元/支降到716.28元/支。国家医保局统计数据显示,仅2024年1月—2月,诺和泰在全国医保报销就超过了70万人次。不过,国家医保局在2024年4月专门发文,用于减肥的司美格鲁肽,即使效果再“神”也不能进医保。

上市几年来,司美格鲁肽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之一。2022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达到109亿美元,成为“超级重磅炸弹”类药物,也是首个年销售额破百亿美元的GLP-1药物。

2023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暴增88.78%,达到212亿美元,占诺和诺德总营收的6成以上。其中,用于体重管理的诺和盈卖出46亿美元,同比翻4倍。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年,GLP-1赛道上的另一家明星公司礼来制药(LLY.US)也凭借两款GLP-1类产品卖出125亿美元。

司美格鲁肽大卖之际,诺和诺德正在紧急扩充产能。6月24日,诺和诺德在官网宣布,投资41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克莱顿建造第二座灌装和精加工制造工厂,增强其生产诺和泰和诺和盈的能力。

在GLP-1产业链上较早做原料药布局的诺泰生物(688076.SH)董事长童梓权告诉经济观察网,诺和诺德的减重药物进入中国市场后,国内会陆续有仿制药,也会有相关的创新药,市场足够大。对原研厂家来说,它的产能覆盖不了全球市场,市场会从原研企业占主导地位逐步过渡到群雄竞争的阶段。

在中国,司美格鲁肽化合物专利将于2026年3月到期,许多国内企业已在布局GLP-1产品。先为达生物、信达生物(01801.HK)、银诺医药等公司的减重适应证已进入临床三期。另外,还有包括九源基因、丽珠集团(000513.SZ)、齐鲁制药、正大天晴等在内的近20家公司在布局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其中,进展最快的九源基因相关产品已于2024年4月申报上市。

截至发稿,诺和诺德市值为6337亿美元,在制药领域仅次于对手礼来(LLY.US)的8460亿美元市值。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