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的幕后功臣,温暖世界的云上之绒

“冰雪奇缘”的幕后功臣,温暖世界的云上之绒

“总有一天,你可以把一个瓶子变成一件棉服。又或者是变成一套枕芯、被子,最后变成为送到宇宙中的某个物品。”这不是科幻大片的情节,而是出自海科纤维创始人李军之口。在他的梦想中,那些被人视为废弃物的塑料瓶,将化身为温暖舒适的纺织品,为人类生活带来全新体验。

不难想象,每一个塑料瓶前世的形态都是“冷硬”的。而在海科纤维创新工艺的加持下,它们被重新赋予“柔软”“舒适”“环保”的新生命。让我们走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一同探寻冠军企业从“隐”到“显”的创新之路。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点燃了全球观众的热情和梦想。在这一场冰雪盛会中,吉祥物“冰墩墩”凭借其可爱的形象和细腻柔软的手感迅速走红,成为全球追捧的顶流明星。在江苏淮安,一家致力于再生差别化涤纶短纤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纤维”)便是“冰墩墩”饱满蓬松、柔软Q弹的幕后功臣。

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

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

冰墩墩完美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优秀的毛绒玩具充填物——海科云绒(循环再生聚酯纤维),云绒由多种聚酯高分子材料混纺而成,采用的原料为回收的废弃塑料瓶,每只冰墩墩需要填充云绒一百多克,每吨云绒可为近万只冰墩墩造“芯”。海科云绒如何实现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从默默无闻到全球顶流,海科纤维如何与冰墩墩结下“冰雪奇缘”?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纺织材料还将迎来哪些绿色新科技?

从追梦人到造梦者

再生资源重获新生

废弃的塑料瓶如何神奇地变成清洁舒适的纺织材料?从简单的饮料瓶到温暖的棉衣,从普通的塑料到云绒系列产品,这背后凝聚着科技创新和环保理念的结晶。废弃的塑料瓶主要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这种材料可以被转化为纺织纤维(聚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衣物生产原料。与普通面料相比,环保再生材料每平方米能减少413.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一年吸收0.08棵树的碳汇量,同时还能节约94%的水资源和42%的电力。在全球碳中和的发展理念下,在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下,越来越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作为核心任务。根据全球纺织品交易所统计数据,全球运动与时尚休闲市场再生聚酯纤维的使用将从2019年14%提高到2025年45%。

废旧塑料变云绒产品流程图

废旧塑料变云绒产品流程图

作为一家再生资源利用的先锋企业,海科纤维在这场环保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海科纤维的原材料来自使用后的塑料瓶,采用的是3A级再生瓶片材料,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荧光增白剂,确保产品的健康安全。一个塑料瓶重约20克,5万个塑料瓶可以制成1吨再生纤维,海科每年生产的18万吨再生纤维可消化近90亿个废旧塑料瓶。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海科致力于扩大再生纤维的产量,尽可能多地处理这些难以自然降解的塑料废弃物,这是一笔难以用经济数字估量的环保账。

海科云绒系列产品

海科云绒系列产品

然而,海科纤维的初创并非一帆风顺。公司创立之初并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海科纤维董事长李军回忆道,“我们懵懵懂懂进入行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直到2013年的一次国外考察彻底改变了企业的命运。将塑料瓶变成循环再生纤维并非易事,塑料瓶原料的多样性、颜色和纯度的差异,以及大量杂质的存在,都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13年,我们了解到,韩国市场当时有一款0.9d再生涤纶短纤维填充实芯纤维,其制成品的舒适性、回弹性都是企业想要达到的效果;德国市场有一款1.5d再生涤纶短纤维填充中空纤维,性能也十分优越……”海科纤维董事长李军说,通过对比和调研,海科纤维更加坚定了专注再生三维中空填充纤维赛道,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做最先进、原生态的产品。

李军 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军 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

面对市场上还没有成熟设备的现实,海科纤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海科纤维戴厂长回忆道:“那时我们要做的是别人从未尝试过的产品,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我们不仅要做出媲美羽绒的再生纤维,还希望生产线成为中国单线产能之首。设备厂家普遍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敢接我们的单子,行业里甚至有人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压力造就钻石,烈火炼成真金”,在那段日子里,海科人心里憋着一股劲,誓要证明自己。“那段时间,我们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和风险。我们的团队日夜驻守工厂,进行研发、技改和召开小组会议,誓要攻克所有难题。”海科纤维戴厂长告诉我们,经过两年的不断调整和试验,2015年,海科云绒产品终于成功上线。凭借其优异的特性和绿色环保属性,海科云绒被选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填充材料,并作为“淮安智造”的代表之一,被淮安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冰墩墩毛绒玩具(海科系列产品)

冰墩墩毛绒玩具(海科系列产品)

海科纤维的成功绝非偶然,其背后是一支凝聚力强、锐意进取的团队。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企业的根本不在于工厂、设备或者资本,而在于人。”戴厂长回忆说,面对行业内的质疑和设备制造商的拒绝,李军董事长始终秉持“感恩、同创、共享”的理念,给予团队最大的信任和支持,承诺承担所有可能的损失。“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一往无前地走下去。”海科纤维董事长李军 强调,“海科有176名员工,但我们的上下游客户也都是海科的一份子,很多客户自称是海科人,大家彼此相连,共同成长。”

会议座谈

会议座谈

“在过去,将塑料瓶变成衣服或被子被视为一种魔法。”如今,海科纤维的云绒产品已经将可再生循环利用从空想变为现实。海科纤维的梦想是让“海科云绒”温暖全世界。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海科云绒产品凭借其轻柔如羽、爽滑如丝、洁白如云、温暖如绒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这不仅是一次产品的突破,更是再生资源在纺织领域的一次重要飞跃。

“科技云絮”再升级纺织材料新革命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纺织行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以新材料延展新空间。纤维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强度、高性能纤维更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成为化纤行业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2023年,我国循环再利用化纤产量超过500万吨,国际品牌从国内采购的循环再利用涤纶占其总量的60%—70%,这充分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作为循环再利用化纤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成功研发了海科石墨烯云绒系列产品,引发了纤维产业的新一轮革命。海科纤维研发的纤维新材料——石墨烯云绒、石墨烯量子点云绒,既具备海科云绒的优良特性,又融合了石墨烯的前沿科技,这些创新产品将大幅提升家纺、服装、玩具、户外产品的品质和功能,自上市以来便广受市场欢迎,已成为纺织行业的“新宠儿”。

石墨烯纤维拥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如低密度、高强度、高柔性、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且具有极高的结构设计性和性能可调控性。目前,石墨烯纤维在电学和热学性能上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纤维,在轻质导线、功能织物、功能性填充纤维、传感器件、能源、催化等领域展示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石墨烯云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为基本原料,通过石墨烯熔融共混纺丝工艺制成,是具有海科云绒的优良性能及石墨烯功能性于一体的纤维,除具有可水洗、超回弹、爽滑舒适等性能,更加突出了抗菌、高发热、远红外蓄热保健、驱螨等功能,是羽绒的绝佳代替品。石墨烯的二维结构使其能够与细菌细胞膜发生强相互作用,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这是其具有高效抗菌性能的原因。检测数据显示,石墨烯云绒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白念珠菌的抗菌率的抑菌率均达到99%。另一款创新产品——海科石墨烯量子点云绒,则通过海科云绒的纺丝工艺与石墨烯量子点母粒共混纺丝工艺制成。石墨烯量子点是对石墨烯微片功能化制备而来的,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强大的功能,为家纺蓄热和户外保暖领域的产品升级开发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石墨烯云绒系列应用场景

石墨烯云绒系列应用场景

2020年,海科迁至金湖经济开发区,并于2023年6月启动的二期年产9万吨再生涤纶差别化短纤维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计划于2024年10月进入试生产阶段。此项目的建成意味着海科纤维年产再生差别化涤纶短纤的总量将达到18万吨,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产能保障。

海科二期年产9万吨再生涤纶差别化短纤维项目

海科二期年产9万吨再生涤纶差别化短纤维项目

从懵懂中摸索前行,到制定清晰的产业规划和战略目标;从“海科云绒”成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专用填充纤维,到石墨烯云绒、石墨烯量子点云绒等产品的成功面世,再到海科二期年产9万吨再生涤纶差别化短纤维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海科纤维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足迹。在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海科纤维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石墨烯纤维的成功应用,不仅为企业自身赢得了市场,也为整个纺织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海科纤维,必将在全球纺织行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未来发展潮流。

以“专注”铸“专长”

校企合作双向赋能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再生纤维材料凭借环保优势备受瞩目。海科纤维凭借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杰出表现及其“专精特新”的企业精神,已成为再生纤维材料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为纺织行业绿色转型持续贡献力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则离不开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正如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所说:“增长本质上是智力工作。”海科纤维与苏州大学等名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成立了研发中心,开展新品研发、标准制定以及发明专利挖掘等研发工作。这种合作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技术血液,也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宝贵的平台。目前公司获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2023年7月,海科纤维与苏州大学联合成立了“功能性填充纤维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这一平台,双方能够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与科研资源,全面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解决了长期困扰科技成果应用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张克勤,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进行苏州大学、海科纤维“功能性填充纤维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签约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张克勤,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进行苏州大学、海科纤维“功能性填充纤维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签约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李德利,中共金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包志强为功能性填充纤维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李德利,中共金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包志强为功能性填充纤维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高科技功能性填充纤维是海科纤维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领域,海科纤维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克技术壁垒,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优势,海科纤维已与数十家知名家纺、家居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多年来,海科纤维坚持研发投入、技术改革、设备迭代,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并成为行业标杆企业,引得无数同行和竞争对手试图模仿“海科云绒”。专注二十二年,只做一件事的海科,从未被超越。“专和精是地,特和新是天,地越稳,天越高,属于我们的舞台才会更大。”海科纤维董事长李军告诉我们,“二十二年如一日,我们海科不断地技改、研发、精益求精,坚持做别人没有的产品。因为我们海科人一直在追一个梦,让我们的云绒产品,站上全球舞台,温暖整个世界。”

海科纤维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再生纤维单线产能之最、江苏省绿色工厂、江苏省四星上云企业、企业信用AAA等级企业等多项荣誉,通过江苏精品、绿色纤维标志、OEK0-TEX等多项认证。这些荣誉不仅肯定了其在技术创新和环保再生材料领域的贡献,更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然而,海科纤维的成功证明,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商业成功并不矛盾,反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望未来,海科纤维将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战略,以专注锻造专长,坚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纤维解决方案”的使命,追求“海科云绒温暖全世界”的梦想。通过持续地创新和突破,海科纤维致力于在全球纤维市场中塑造更大的影响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