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7日(美东时间11月27日),小马智行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PONY”。
小马智行成功上市,让这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成为Robotaxi第一股,以及今年以来美股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的IPO。
中国汽车行业从来都不缺乏上市公司,但小马智行的诞生、壮大直至上市,意义格外不同。
因为,小马智行这次敲响的钟声,不只属于自身。
这句话的第一重含义,指向小马智行成功所依托的坚实地基。
“小马智行自2016年创立,到如今成为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和量产的全球领导者,离不开每一位用户、合作伙伴、股东和员工的支持。”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艰难起步,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市场换技术”的无奈选择,过去60余年中国汽车行业筚路蓝缕的两轮革新,为小马智行培育了如今在行业中大放异彩的大量整车与供应链的合作伙伴,以及全世界最庞大的汽车与出行服务的用户群体。
这句话的第二重含义,指向小马智行诞生所具备的特殊背景。
过去60余年以来的前两轮革新,只是帮助中国汽车行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以及从小到大的转变,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的2008年算起,中国汽车行业至今又进行了16年由弱变强的第三轮革新,小马智行的诞生是这一过程的一个缩影。
第三轮革新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的核心方向之一是自动驾驶,小马智行通过引领全球Robotaxi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成为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实现智能化换道超车的重要力量。
这句话的第三重含义,指向小马智行探索所展现的示范价值。
L4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成熟落地,是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终极之战,看懂这一方向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做出成效的企业寥寥。
从坚持技术路线,到打造量产能力,再到优化成本效益,小马智行自诞生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终于迎来商业化的关键拐点,让整个行业看到了让自动驾驶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现实范本。
筑基:60余年能量一朝爆发
60余年来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带给人们不同的震撼和感慨。
上世纪50年代,是中国汽车工业在一片废墟中艰难起步的第一轮革新: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汽车1956年下线,国产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1958年问世,“红旗”牌高级轿车1959年成为国庆检阅车。
上世纪80年代后,面对强大的外资企业,中国汽车工业选择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路线,由此走上了一边学习、一边发展的第二轮革新。
在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权一直由外资企业掌握,但任何一家有抱负的中国车企,都并不甘于在低端市场苦苦挣扎。过去二十年,中国品牌对外资品牌的挑战从未停息,这是一个冲击后失败、失败后再冲击的波澜壮阔的拼搏过程。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前两轮革新有局限性,但却为下一轮革新积蓄了巨大的能量,留给后来者的是——庞大的本土消费市场、完善的本土供应链、资金充裕且制造能力成熟的本土整车厂……
拥有巨大的能量的中国本土汽车工业,需要的是一个机会,一个突破合资时代框架实现跨越式新发展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最终出现了。2008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新能源汽车开始颠覆百年来传统燃油汽车对汽车行业的统治,中国汽车迎来了换道超车的机遇。
从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计体系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涨,从第一年的1.8万辆,到2018年首次突破百万辆,到如今首次突破10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领先全球。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均创历史新高。
但电动化转型还只是“前菜”。中国汽车工业前两轮革新为第三轮革新积蓄了力量,而电动化转型作为第三轮革新的上半场,为下半场的智能化转型积蓄了力量。
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电动汽车的架构天生就比燃油车更适合智能化;另一方面,电动化并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从这两方面看,中国汽车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先者”,坐上这个宝座靠的是电动化,但要坐稳这个宝座,则需要靠智能化。
如果将智能化比作现代汽车工业的皇冠,那么自动驾驶无疑是这枚皇冠顶上那颗最为璀璨的宝石。彻底解放人类用车时的时间与精力,实现L4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终极目标。
颠覆:16年转型改变行业主导权
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不只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真正崛起,还带来了产业主导权的变化。
车企在传统汽车产业中的主导权,来源于整车制造环节的高价值。由于电动汽车制造环节的价值大大降低,车企在汽车产业中的主导权开始动摇。从电动化领域的宁德时代们,到智能化领域的小马智行们,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优秀企业,成为了汽车行业新的引领力量,探索并定义汽车的不同未来。
小马智行对汽车行业的引领,依托的是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小马智行技术核心是适用于不同车型及场景的“虚拟司机”,通过大量的路测数据及AI大模型反复训练,可应对各种兼具高难度和高商业价值的场景。当然除了普通人的日常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同样也能应用到面临司机短缺和老龄化趋势的货运服务(Robotruck)里。
在私人汽车消费市场中,低级别的自动驾驶已经走向普及。不过,由于法律、成本、伦理、认知等一系列挑战的存在,L4及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如果也想以私人消费市场为突破口,则可能事倍功半。
在这种情况下,Robotaxi是L4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最高效路径。与私家车不同,Robotaxi车辆一旦出现事故,有明确的企业主体作为责任人,这让L4自动驾驶的落地,更易缕清法律问题。
不仅如此,Robotaxi市场的庞大规模,足以让L4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潜能充分释放。全球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按 GTV(交易额)计算,在技术进步、扶持政策和硬件成本下降的推动下,Robotaxi服务有望在2026年左右实现商业化。Robotaxi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66亿美元,2035年将达到3526亿美元。
小马智行正在引领全球Robotaxi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其于2018年推出Robotaxi服务,无人驾驶技术及运营规模在全球领先,是国内首批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取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企业,也是唯一在这四大一线城市取得所有类别Robotaxi监管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
如今,小马智行运营着一支250多辆Robotaxi的车队,截至目前,Robotaxi已累积超3350万公里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包括近400万公里无人化测试里程。今年上半年,小马智行每辆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成为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里程碑。
如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之于全球的引领者地位,小马智行在Robotaxi领域也已拥有之于全球的引领者地位。
在Robotaxi领域,欧美企业其实起步更早,例如始于Google 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Waymo早在2009年就已经诞生,并掀起了Robotaxi浪潮,后续诞生的小马智行一度被称为“中国版Waymo”。如今,两者齐头并进,各有优势,其中小马智行已经率先来到上市的节点。
示范:8年始终坚持L4与Robotaxi
中国汽车在智能化赛道上引领地位的形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必然性,但位于其中的任何一家中国企业,其成功必须依靠自身,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L4自动驾驶的竞争始终激烈。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TO楼天城深知公司一路走来的不易,他表示:“无人驾驶的突破之路如同攀登珠峰,而我们选择了坚守、耐心和长期主义,从而实现超越人类司机的技术质变。”
楼天城口中的“坚守、耐心和长期主义”不难理解。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具备极高的技术门槛,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小马智行从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长期投入L4无人驾驶技术、一直坚持Robotaxi。
小马智行的这种坚持,单独来看并无特殊之处,但如果结合整个行业的情况,不难发现其价值。过去几年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有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在L4与L2技术之间反复摇摆,有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在C端与B端市场之间反复摇摆,这种摇摆不仅浪费了资金、精力,也拖慢了自身的战略节奏。
对于小马智行而言,坚定的战略步伐避免了各种无谓的资源浪费,自身获得了更优的研发效率和成本效益。
过去8年间,小马智行从最难攻克的城区Robotaxi服务出发,2019年推出自动驾驶货运业务,二者技术复用度达80%。随着行业发展,小马智行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顺势成立,可复用70%的L4自动驾驶算法。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小马智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及受限现金总额4.73亿美元,资金充裕,能保障公司安全稳定运营5年左右时间。小马智行预计2025年实现单车运营盈亏平衡(毛利转正)。
对于盈利问题,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业务负责人张宁曾有过非常深入的思考,他此前表示,“在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中,当Robotaxi投放量在1000台时,运营才会达到盈亏平衡点,越过这个点,每增加一台车辆我们的成本会更低,毛利率会更高,进入正向的不断自我造血的阶段。”
除了研发与成本控制上的高效,支撑小马智行的Robotaxi后续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因素,还包括其在量产能力、产业合作、全球化等各个方面的布局。
产业合作上,通过建立产业链“朋友圈”,小马智行推进自动驾驶车辆大规模生产和服务运营,目前小马智行已与丰田、北汽、广汽、一汽、上汽、三一等车企达成合作关系,同时拥有如祺出行、支付宝、高德打车、锦江出租、新加坡康福德高、中国外运等多家网约车、出租车平台、物流平台合作。
全球布局上,小马智行分别在硅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卢森堡设立研发中心,并在韩国、卢森堡、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实现技术和产品出海。量产能力上,小马智行分别与丰田、北汽合作量产,千辆级Robotaxi未来两年将落地推出。这也意味着这种曾被看做未来科幻的自动驾驶汽车,距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结语:立于潮头的只会是勇者
60余年积淀下的 “沃土”,让中国汽车行业不再缺少有实力、有资源的本土企业,但有远见、有魄力的“勇者”无论何时都是珍贵的存在,它们是站在潮流最前沿,引领中国汽车完成最终换道超车的中坚力量。
聚焦在Robotaxi领域,小马智行此前的各类布局,从操作逻辑上其实都算不上不可复制,真正难以复制的是,其对于行业未来的正确预判和孤注一掷、不留后路的魄力。
毕竟,任何新技术,对于社会的颠覆,都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相当漫长且复杂的过程。Robotaxi也是如此。
从诞生之日起,与Robotaxi相伴的就不止有喝彩与掌声,还有争议与质疑。Robotaxi的发展,此前不只有时快、有时慢,甚至有时还会局部“开倒车”。正是如此,一批批初创公司主动或被动地黯然离场,只有顽强活下来的企业,才能立于时代潮头之上。
如今,曙光已至。在海外, Waymo在美国每周的无人车付费出行次数已经突破15万次。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越来越多城市的居民也都能打到小马智行等中国企业的Robotaxi,这一过程中不断攀升的订单量,是用户用脚投票的一种态度。
可以说,沿着Waymo、小马智行等“勇者”开辟的Robotaxi道路,我们正在一页一页地见证新的历史——新时代的人和车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变革。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