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流革命是什么?
广阔的铁路网?大里程飞机?十万吨级的货轮?
都不是。
全球物流的改变能称得上“革命性”的时刻,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马尔康·麦克隆发明的集装箱。
所有后来宏观经济学里时兴的全球化、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等名词,前提都是集装箱。
就像福特凭借第一条流水线革新了全社会整个工业的生产方式,集装箱让货物的装卸从人工操作转变为机械化操作,从将海运变成了最廉价的物流运输方式,过去因为海洋障碍而分割的市场逐渐整合,物资的国际交流从此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这其中,中国无疑是过去四十多年全球分工的最大受益者,遍布南北的工厂和冷库、省际高速路上的货车,港口进出的巨轮,在全球化浪潮中组成了“中国奇迹“。
尤其是在“出海”潮起、跨境电商飞起蓬勃的当下,物流行业不再是供应链中的普通一环,更像是撬动海外市场的“杠杆”,物流枢纽的布局与海外的合作伙伴网络,俨然已经成为决胜“出海”下半场的关键。
但往哪儿出?怎么出?大潮之下,又要选谁做队友?
本期《舍得智慧人物》,由郎永淳对话深圳集装箱运输协会会长/海格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春雷,“摸脉”中美贸易,倾谈“出海”大潮,共探全球政经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跨境贸易何以持续蓬勃?海外“凶险”又有几何?
盐田:吞吐中美贸易的四分之一
全中国大部分航线离开中国的最后挂靠港,就是盐田港。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中国与世界联通的贸易,都由此开始。
码头边,梅春雷告诉郎永淳,盐田港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体集装箱码头,每年的吞吐量过千万,2023年在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是1400万标箱。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盐田港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全国对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
从1994年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开港以来,整整30年的时间,盐田从几万集装箱的进出口量突破到2023年的1400万箱。今年1到9月份同比2023年,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同比增长9.3%,梅春雷表示,按照当前的增速继续下去,不到5年盐田港就会突破2000万标箱的吞吐量。
盐田港凭何成为拥有华南地区最密集的欧美航线的枢纽港?
梅春雷介绍,盐田港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体集装箱码头,足够的水深能够保障港内容纳吃水16米以上、接近30万吨的货轮入港。“甚至航空母舰对于这种大型化的集装箱码头来讲,那都是小儿科,因为一个航空母舰也就8到10万吨。”他补充道。
此外,除了1到4期的老码头,数字化、智能化,甚至无人化的东港区现在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届时,盐田港的吞吐量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即便我们现在遇到国际贸易的很多对抗、脱钩等等这些舆论,但是它的增长还是很快的。”谈到港口贸易的前景,梅春雷信心依旧饱满。
但身处与欧美贸易联系紧密的盐田港,也不可能不洞察到国际关系波动所打开的风险敞口。
十几年来,国际企业一直在谋求中国之外的供应链服务能力
12月的盐田港,异常火热。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舞之间,对于大部分外贸企业来说,确定的“不确定性风险”已至,如何在明年1月20日之前将货品送进综保区,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
在梅春雷看来,中美的贸易问题仍在博弈。
“你比如说他现在身边的红人马斯克,他最大的海外工厂在中国,他也非常依赖中国的市场”,“美国的电商巨头亚马逊,至少70%的收入是来自于中国商品,如果说要脱钩断链,那美国马上面临通货膨胀问题”。
他表示,中国商品的替代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满足的,甚至十几年来这些国际企业一直在谋求中国之外的供应链的服务能力,“这里边既有关税的压力,有政治运作的结果,也有国外买家出于供应链安全的考虑”,只是受限于东南亚、印度的物流基础,这种“转移”始终艰难。
甚至到今年,墨西哥、越南也开始面临美国的关税大棒,比起海外的机会,梅春雷甚至觉得“如果说要考虑到抗风险,我宁愿待在中国”。
大变局下的出海:上哪艘船很重要
供应链的转移艰难,但货品的出海一直火热。
尤其是到今年,在国内卷成一片红海的厮杀后,厂家们终于悟到了财富都在大海上。
当下,布局电商等新兴渠道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力的重点,加速出海的跨境卖家和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消费者,正在创造跨境电商红海中新的增量。
但跨境电商出海听着是机遇,但面临的挑战也纷繁复杂,如渠道、营销投放、仓配履约、支付等等,尤其是供应链管理,面临链条长,环节多,涉及专业、资源门类广。
仅以港口的“出海”为例,像海格这样的港口外围服务商,需要要帮助货主订船、订舱,并帮货主进行报关,在连通港口24小时通关作业的综保区里简单的加工、贴标签、分装或是集拼。
对卖家来说,要整合并管好出口流通所有环节,是个复杂且困难的事情。
这时,就需要“专业团队”的赋能,这也是梅春雷所在做的事。
“我认为物流行业是在支撑着我们现在所谓的双循环,港口的作业、报关报检、仓库、堆场、疏港运输,或者是国内的城市配送、长途运输,它都是整个经济贸易运转的基本的服务支撑,离开了国际物流、国内物流,这个世界就停滞了。”
“中国建港口,美国设基地”
“要想富,先修路”。
作为从90年代就筚路蓝缕、创业打拼的企业家,梅春雷对这句话印象尤深。
他表示,上港集团、中远海集团、招商港务集团、北部湾集团、天津港集团,在世界各地投资参股建设了不下60个主要港口,包括近期刚刚揭幕的钱凯港,都体现了中国更多的是用经济建设、商品交易来带动当地的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在全世界修桥、铺路、建港口,是第二次的要想富先修路,是帮助其他国家致富,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模式)。”
现在有一个说法是,现在中国逐渐地开始到海外一个又一个的国家管理、建设港口,美国则在部署自己的军事基地。
与后者相比,“全世界的人肯定更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因为跟中国人打交道我的基础建设变好了,我变得富裕了,那多好,何乐而不为。”
他以古希腊神赫尔墨斯举例,他是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是行路者的保护神,也是商业与贸易之神。“货物的沟通产生了商品贸易。发财就是要沟通、要对话、要做贸易、要交流,这就代表人类的方向,也是我们个体的方向,就是要广交朋友,要去多沟通对话,要去互通有无做商品贸易,这样的话大家都能富裕,这就是赫尔墨斯精神。”
时代大潮下,企业家如何将天下大势纵横勾连,前瞻宏观变局?商业领袖如何在商海奋楫,悟出“舍得”智慧?
凤凰网与舍得酒业联袂推出“新质新力量”《舍得智慧人物》企业版,聚集中国顶尖的企业家智慧,交互阐发,彰显中国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独特魅力,延续不变的“舍得智慧”主线,带起各界更多的智慧激荡,打造撬动新内容时代的契机和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