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欧莱雅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大美泱泱,向美而升——2024/2025年度发展战略沟通会”,这场盛会不仅是欧莱雅对在华业绩的回顾,更是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承诺和长远战略展望。
沟通会上,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发表了重要演讲。他表示:“欧莱雅创造美的使命,与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与日俱增的向往不谋而合。我们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我们将秉持长期主义,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把握美和中国社会经济共‘生’的时代机遇,与消费者之‘声’深度共鸣,面向未来持续跃‘升’。”这不仅展现了欧莱雅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更凸显了其作为负责任企业公民的担当和使命。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分享重点战略)
自1997年踏入中国内地市场,欧莱雅中国——全球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的关键一员,便与中国消费者开启了紧密相连的崭新篇章。历经多年深耕,中国已然跃升为欧莱雅集团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欧莱雅对中国市场的深入洞察和精准布局。
当下,欧莱雅在中国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品牌矩阵,旗下32个品牌涵盖了从高端奢华到大众亲民的各个产品线,全方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美妆需求。不仅如此,欧莱雅还积极在中国布局研发与生产,设立了一座研发和创新中心以及两家工厂,为产品的本土化创新与高效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欧莱雅中国汇聚了超过15,000名优秀员工,形成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库。
从品牌策略的精心规划,到研发生产的扎实推进,再到人才团队的悉心培育,欧莱雅在中国市场打造了一套完备且高效的运营体系。这一体系如同强大的引擎,为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拓展与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2024年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欧莱雅中国凭借四大部门的协同发力,依旧稳坐中国美妆市场头把交椅。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及高档化妆品部总经理马晓宇分享了公司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战略框架,她指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正从单纯关注“性价比”向“质价比”和“心价比”快速升级。购买美妆产品时不再仅考量价格和质量,产品的情感价值以及品牌认同感也愈发重要。基于此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欧莱雅通过挖掘Z世代、熟龄人群和男性等核心消费群体的潜力,持续推出契合其需求的新产品,并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触达1.5亿消费者。
(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及高档化妆品部总经理马晓宇分享重点战略)
马晓宇还强调,欧莱雅扎根中国28年,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品牌、产品、渠道和人才的全面升级,满足中国消费者对美的更高期待。欧莱雅中国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丰富的产品线和卓越的品牌形象,更在于其不断创新和升级的能力。欧莱雅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研发理念和技术,结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美妆产品。同时,欧莱雅还积极拓展线上和线下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总监白林分享研发战略)
在研发和创新方面,欧莱雅中国同样不遗余力。2024年,欧莱雅中国在多维度加码投资,包括在苏州启用集团首个智能运营中心以提升供应链能力,以及投资颜术医美以布局医美赛道,构建科技美妆新图景。未来,欧莱雅将继续加大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美妆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美妆解决方案。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欧莱雅中国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超过33万个,为中国的就业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法国知名独立经济咨询公司Asterès统计得出,欧莱雅中国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岗位,可带动其他领域新增20个就业机会,就业乘数效应达到中国全行业平均水平的8倍,充分展示了欧莱雅中国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强大动力和广泛影响。这不仅是欧莱雅作为大型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更是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不仅如此,欧莱雅中国更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触角延伸至文化赋能领域,搭建起跨界共生的价值平台。欧莱雅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的“美之道”文化项目将不仅以美妆产业为纽带展现中国美学的传承与发展,更构建起连接本土创新力量与国际美妆潮流的桥梁,实现经济价值与文化使命的双向共振。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分享“美之道”项目理念与进展)
展望未来,欧莱雅中国表示将继续秉持“在中国、为中国、和中国创造美”的理念,推动美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可持续和社会责任等多维度努力,欧莱雅期待与中国市场共同迈向“大美泱泱,向美而升”的新未来。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