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9月份政策面紧缩趋势不改
2007年08月29日 08:35中国证券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9月份政策面紧缩趋势不改

对于CPI,我们维持中性偏谨慎观点。首先我们依然相信,本轮CPI飙升并不能充分反映通胀水平,而只是结构性问题,不具有持续性。由于本轮上涨势头过快,相比同期水平,未来四个月CPI可能继续高居在上,然而到明年随着食品供给集中释放,与今年为比较基数的CPI水平可能就会有明显回落。其次,我们看到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持续企稳也反映出CPI高涨更多的是“局部性”问题而非“全局性”问题。最后,我们认为行政力量介入有助于食品价格趋稳。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要求“做好主要食品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各地从快从重处理乱涨价”就是一个积极信号。

由于8月份采取了相对密集的宏观调控政策,对8月份经济和金融整体运行数据我们保持乐观。但是为巩固调控效果,紧缩趋势很难改变。其重点为遏制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增速,中长期贷款投放,以及“双高”行业。继续采取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依然存在。

对于加息,我们认为可能需要重新理解。在8月21日宣布加息的公告中,央行首先列出加息目的是“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实际上,通过加息控制货币信贷投放主要有两种途径:(1)通过提高融资成本,抑制贷款需求,(2)通过非同步提高存贷利率,缩小存贷利差,减小银行收入预期,从而抑制信贷供给。

此前央行加息一般是存贷基准利率同步上调,维持利差基本不变,希望从需求上遏制信贷投放。然而,这种操作事实上并不理想,2006-2007年新增贷款的高歌猛进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其中因素之一是商业银行贷款竞争博弈,更主要的是企业对信贷利率并不敏感,或者说是企业利润率水平较高,足以支付不断上调的融资成本。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股票市场融资门槛较高,大多数企业只能选择银行信贷。

相比之下,不断缩小利差的非同步升息策略能够更有效的抑制贷款投放。不仅如此,这种策略还能有助于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迫使银行不断降低信贷资产比率,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缩小信贷利差的非同步加息将被频繁运用。

9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可能不会下降。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配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紧缩性措施而运用的辅助性工具。在调控力度不够时,公开市场操作则会加力;反之,则会减力。在整体紧缩趋势不变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9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不会有根本性反转。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到期票据有4370亿,即便完全对冲,9月份票据发行量也会十分惊人。这样,央票数量和价格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即为了足额完成预定发行目标,1年期、3月期和3年期央票利率将被迫继续攀升。解决办法是以正回购特别是6月期正回购替代央票,再度实施定向票据发行。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喻春来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