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提示风险:从李嘉诚到巴菲特 A股泡沫将破灭?
2007年09月16日 12:20上海证券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从泡沫出现到价格回落有一段路

泡沫出现不意味着价格的快速回落。任何一个冷静的投资者都能够看出当前股市和楼市的泡沫。现在来看,一些场外人基本认为A股存在严重的泡沫,如格林斯潘、李嘉诚、许小年、樊纲、巴菲特等,他们的行为和言辞都确凿地表明了A股泡沫的存在,只是在泡沫程度的表述上各有不同。

事实上,如果经济快速增长,而泡沫扩张的速度降低,那么泡沫可能被经济增长所逐渐充实,从而减少了经济中的泡沫程度,最终使泡沫问题化险为夷。但历史上泡沫最终的结局看,能够善终的泡沫几乎没有。但如果出现泡沫就认为价格马上会回落,这是一个误区。

从一份针对世界范围资产泡沫的研究来看,发出泡沫警告的声音往往距离泡沫破裂有较长一段时间。我们注意到,从“非理性繁荣”到美国2000年网络股泡沫的破灭;从2000年千点论到2001年年中股市开始下跌;等等。冷静的投资者或者分析者往往会提前发出泡沫的警示,但这不意味着泡沫马上就会破灭。同样的例子还有,60年代末期巴菲特看到美国股市的泡沫,开始解散其合伙人基金。事实上,美国股市的泡沫持续到了1972年。几个月前,地产大哥王石认为房价已经出现了泡沫,但他认为泡沫的破灭可能需要几年、也可能是几个月,但具体时间谁也不知道。

所以,李嘉诚等人称内地股市危险,不意味着股市马上会跌,但更不意味着市场没有大幅调整的风险。

日本经验应慎取

现在很多研究机构以日本、台湾泡沫的形成、发展和破灭过程,来预测A股走向。这样进行对比能够从中看出一些事物发展的端倪。但以日本、台湾金融崩溃时,银行的出招(所谓的主动信贷,甚至货币创造)、股市的估值水平等等来衡量中国现在的形势,并为投资者支招则可能不妥。这些专家可能会犯机械主义的错误。由于我们不同于日本,资本项目并未放开,在泡沫破灭时外资很难轻易地退出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况且目前中国股市、楼市的外资占比其实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而内资要离开中国,目前途径也只有港股自由行,而其也并未脱离央行的控制。所以,在未来可能的资产价格回落的过程中,央行不会采取类似日本的自杀式的降低利率措施,来阻止外资和内资出逃。

退一万步,即便中国被逼走向泡沫的崩溃之路,而且银行最后也被逼进行主动信贷进一步抬高股市价格,而一些投资者也以这一方式进行投资得到了利益,其发的也是国难之财,是以中国金融战败作为代价的“胜利”。所以,我们现在的研究机构应当以更高的眼界来看待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格局,从一个有责任的中国人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建议。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中证投资徐辉   编辑: 陈君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