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刘世锦

国研中心专家

这次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是要把三中全会已经决定的重要改革决策,特别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刘世锦:深化改革小组彰显中央推动改革决心

2013年11月15日
6967人参与 162条评论
刘世锦

“现在有些人担心,文件内容很好,但最终多少能够落实。有些改革已经说了很多年了,到现在还是落不到实处。所以,这次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是要把三中全会已经决定的重要改革决策,特别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刘世锦在接受凤凰财经专访时提到。

刘世锦

刘世锦,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领域。

编者按: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1月12日正式闭幕,并公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11月12日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正式闭幕,并公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此后,凤凰财经专访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他认为本次三中全会公报有三大亮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外界高度关注,即公报提出中央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小组这一做法,刘世锦指出,成立改革小组显示了中央推动改革的决心,即不仅是发表文件,更重要的是说到而且要做到,最终要把三中全会已经决定的重要改革决策,落到实处。

凤凰财经:您认为这次三中全会公告有哪些里亮点,最大的新意是什么?

刘世锦:我认为这次三中全会公报有以下三个亮点:

第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以前做的多是专项领域,如经济领域的改革,现在单一的改革不足以使整个改革全面深化了,因此,这次公报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这个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在这五位一体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仍是核心,对其他改革起到牵引的作用。

第二,需关注一个表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句话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技术现代化,产业上现代化,经济体制现代化,更要在国家治理方面实现现代化。这当然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有中国特色,同时要打开大门,广泛吸收国际上国家治理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最终实现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全面现代化之中非常重要内容。

第三,是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前讲市场起基础性的作用,现在是决定性的作用,虽然说只是提法上一个改变,但是它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市场的作用。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中,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目前反腐败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凤凰财经:具体以反腐败为例,内地在反腐制度建设上,政府怎样才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刘世锦:反腐败应该说是一个国际难题。最近几年,中国在反腐败方面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但目前反腐败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在这方面需要吸收国际上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加快建立反腐败的制度基础设施,包括个人信息制度,还要逐步推出官员财产登记制度等。另外,要继续推行并完善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措施,如中纪委到各个地方进行巡视。

凤凰财经:对于反腐败,有学者认为如果中国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或者司法不独立,腐败是无法根除的。您是怎么看这一问题的?

刘世锦: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比如有些第三世界国家,采取的是比较典型的西方的政治体制,但腐败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在国家治理结构现代化过程中,反腐败仍需探索,以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些重要元素看来是不可缺少的,包括基础制度建设,对权利的制衡,法治原则等。另外,还可以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正确使用网络监督,约束官员。

全面深化改革小组显示中央推动改革决心

凤凰财经:公报中提及中央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小组,负责改革总体的一个计划,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改革小组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为什么会成立这样一个小组?

刘世锦:成立这个小组显示了中央推动改革的决心,即不仅是发表文件,更重要的是说到而且要做到。现在有些人担心,文件内容很好,但最终多少能够落实。有些改革已经说了很多年了,到现在还是落不到实处。所以,这次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是要把三中全会已经决定的重要改革决策,特别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

国企改革:不是说不懂道理而是因为动了他的奶酪

凤凰财经:提及中国的改革,不少人认为改革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阻力大,您是怎么看待目前中国改革阻力的?

刘世锦:任何时候改革都是有阻力的。现在中国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碰到基本上难啃的硬骨头,有些方面阻力还是比较大。改革阻力不仅仅是由于认识问题,更多的是利益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不是说他不懂道理,而是因为动了他的奶酪。

对此,我认为需要讲一个更大一些的道理,既一个成功的改革最终应该是给所有的人都能带来好处。改革对有些人或利益集团短期内可能带来损害,但从长期看对他们也是有利的。在利益调整过程中,有点妥协和利益补偿,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这些道理还是要说清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达成共识,使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改革过程中去。

凤凰财经:对于国企改革,现在外界议论很大,公报提及的内容也较少,不少人感到失望,认为这次国企改革没有真格,无实质性的突破。您是怎么看待这一次公告对国企改革做出的决定?

刘世锦:我觉得还可以再等一等,《决定》全文还没有发表,发表以后应该有更多的信息。

土地改革应有较大突破

凤凰财经:这样来看,您认为在这次改革中,哪些领域改革的力度最大,或者说将来会出现大变动?

刘世锦:应该说这一次三中全会是对改革的整体部署。首先,强调市场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在这样一个大突破下,会对多个方面进行有力度的改革。

在昨天公布的文件中有一句话,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实际上,这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新定位,所强调的是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平等地位。过去,虽然从表面说,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处于平等地位,但事实上存在着所谓的“弹簧门”、“玻璃门”等。这正是强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公有经济还是非公有经济,国有还是非国有,在产权保护、市场进入和退出、要素资源获取等方面,都要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实质性的放宽市场准入。最近,上海自贸区出台负面清单制度,规定企业不能做的事情,除此之外都能做,给市场起作用以更大的空间。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

要素市场发展滞后,是市场体系中的一块短板。其中大家关注的土地制度改革,应该也有较大的突破。

凤凰财经:对于土地改革,公报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样来看土地改革是涉及到土地流转层面,还是说会触及到土地所有权制度?

刘世锦:目前中国是两种土地所有制:城市土地归国有,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整体来看,改革还是会保持最终所有权不变。具体来讲,所有权可分解为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等,现在最重要的,是在保持最终所有权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对其他的权利进行分解,使得土地能够流转,但前提是要确权。在这个基础上,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一样,即所谓同权同价,进行市场交易,推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农民也能够获得资产收益,这是农民增收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渠道。

政治改革并非落后于经济改革

凤凰财经:关于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关系,有观察中国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滞后,经济改革步伐大。这样持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发展会进一步受阻,您是怎么看待当下中国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关系?

刘世锦:我觉得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现在中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比如,最近正在推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权方面的改革,都可以理解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另外,公报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就是提出了政治、文化、社会等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的长远目标,其中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对这些领域的改革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刘静)

微信

订阅凤凰财经微信

独家解析每日新闻

拿出手机扫一扫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