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激起千层浪。欧债危机宣告欧洲高福利体制破产,联想“教父”柳传志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席讲话,引发了人们对高福利制度的关注。柳传志表示,过度的福利制度造成某些欧洲国家竞争力下降,中国应引以为戒。而丁远认为现在与发达国家做比较并不合适。高福利之争愈演愈烈,专家认为高福利是引发欧债危机的问题之一,高福利是否已走到尽头?中国需要怎样的福利制度?【网友有话】

高福利体制引争议 丁远激辩柳传志

正方

柳传志
柳传志

观点

不希望欧洲风气"传染"中国

我觉得在欧洲过度的福利制度造成社会慢慢变成一个养懒人的社会。不希望这种风气传给中国,解决方式是增加就业机会。【详细】

过度福利制度造成国家竞争力下降
        柳传志表示,过度的福利制度造成某些欧洲国家竞争力下降。

过度福利制度会造成一个养懒人的社会
        有些企业在创始人去世后,股份几经转手,公司成为股权分散的公众企业。

中国企业家要成为能够写菜谱的企业家
        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够写菜谱的企业家,而不是照菜谱做菜的企业家。

反方

丁远
丁远

观点

高福利体制可适当借鉴

你刚才提到有些人在生活质量比较低的时候需要改善生活,我们基本上处于这种状态;这种渴望在欧洲不太能看得到。【详细】

欧洲与中国处不同发展阶段 不适合作比较
        中欧会计学教授丁远表示,"拿现在欧洲发达国家和我们中国比,我觉得不太合适。我们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你刚才提到有些人在生活质量比较低的时候需要改善生活。

中国企业需多借鉴发达国家优秀企业经验
        最近我们看了德国很多装备制造业,他们的那种创新精神是非常值得追求的。你提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品牌,但是这个事情中国有几个企业做得到?

联想集团的名誉主席及高级顾问 柳传志

柳传志

        1966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高级工程师,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联想控股现在旗下有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五家子公司。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 丁远

丁远

        丁远博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在加入中欧之前,他是法国HEC管理学院会计与管理控制系的终身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数据分析研究中心学术副主任,欧洲会计学会、法国会计学会及美国会计学会成员,《会计学与公共政策杂志》、《国际会计学杂志》、《会计教育全球视野期刊》、《新兴经济体的会计研究》和《中国会计学刊》的编委。
        丁远教授于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

养闲还是养贤 中国高福利体制谨防拿来主义
学界声音:福利制度是把双刃剑

许斌:福利体制需辩证的看

单看福利制度的话,欧洲现在的高福利制度的确出现了问题。笼统地说,创新和福利的关系意义不大,我们可以分开来看:北欧是福利最高也是最早实现高福利的地区,他们的创意产业也的确最发达。但在欧洲大陆,高福利的确导致工作动力下降。这也不难理解,时间多少,成就有多少,高福利让人们不那么依赖工作。[详细]

杨志勇:中国福利不能照搬国外

从企业家精神来看,不是在物质的压力下才有创新精神,在良好的生活水平、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也许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精神。我同意不应当压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但是这不应归咎于高福利制度。尽管高福利能给民众带来生活品质,但不等于我们完全照搬他们的制度,设计制度时应考虑公平和效率兼顾。[详细]

谭雅玲:福利制度存在受益面

欧洲的福利制度令欧洲国家的人民很受益,虽然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但使欧洲的老百姓具有非常好的生活品质。这些国家的人民生存状况很好,这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定位所决定的。但是相较于美国来说,欧洲国家的创新确实较少,这跟整个国家的机制有关系。[详细]

王志安:中国有陷入福利国家陷阱的危险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减税,而非要求政府大规模增加福利。我越来越觉得,中国有陷入福利国家陷阱的危险。中国目前城市的医保体系,基金将会在未来数年入不敷出,养老金现付先支的欠账,匡算下来至少有几万亿。基本的社会保障要有,但走福利国家之路,只有死路一条。[详细]

中国能否另辟蹊径 创建理想福利模式是否只是传说

创建高福利体制的困难:高福利体制需强大财政支持

社会福利是垄断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和缓解国内矛盾而实行的一项社会政策。反过来,体系庞大、名目繁多的各种福利补助也给福利国家政府带来巨大压力,欧洲福利社会历史上曾几度面临挑战。本次欧债危机的大规模爆发,打破了国际社会对欧洲福利社会的盲目崇拜。[详细]

创建高福利体制的必要条件:福利制度模式应是动态 而非刚性

可持续发展的福利制度应该建立在财政可持续的基础之上,考虑经济实力和人口结构等社会特征,并且支持多元化的体系,即由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并各自发挥贡献的体系。福利制度的模式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刚性的,应该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而自动地调整。[详细]

前车之鉴 欧洲高福利体制引起的"并发症"
欧洲高福利体制存忧患

[危害1]高福利体制诱发欧债危机

图片名称

近二十年欧洲各国政治家们靠发新债还旧债兑现竞选承诺,欧洲各国福利体制脱离经济的增长过度大幅膨胀,给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缺口,高福利体系是欧债危机的根源之一。[详细]

[危害2]透支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片名称

长期以来过度的福利政策透支了现代国家应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挑战了欧洲福利国家的社会制度,甚至让这些国家难以为继。随福利国家的繁荣,公共部门的膨胀使得支出骤增。[详细]

[危害3]长期高福利增加财政负担

图片名称

低迷的经济无法支撑高福利。由于欧洲国家内在的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导致长期结构性的低增长、高失业。与此同时,长期的高福利致使财政负担维持在高位。[详细]

[危害4]高福利体制惯坏欧洲人

图片名称

希腊民众反对新一轮全面紧缩法案的大罢工再次激起了世人的复杂情感。欧洲人实在是被"惯坏"了,长年的高福利生活,让他们在遭遇了社会经济的挑战时,变得无法忍受。[详细]

剖析危害形成原因

原因一:福利制度与财政实力不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福利制度应该建立在财政可持续的基础之上,考虑经济实力和人口结构等社会特征,并且支持多元化的体系,即由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并各自发挥贡献的体系。福利制度的模式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刚性的,应该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而自动地调整。[详细]

原因二:老龄化进一步推高福利负担

近些年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导致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困境变本加厉。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欧洲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一直明显走低,与福利社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形成极端对立。更值得关注的是,西方国家已普遍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联合国人口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欧洲和美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详细]

追根溯源 探究高福利体制的成长温室

起源:为缓和不平等与社会不满 福利政策诞生

从福利国家的起源看,一百多年前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阶层的矛盾冲突以及民众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政府为缓和不断扩大的不平等和社会不满,出台了一系列福利政策。[详细]

发展:二战后 福利制度被视为重要筹码

二战后,随着劳工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欧洲国家的福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特别最近三四十年来,福利制度被视为控制人工成本来展开国际竞争的筹码或者就业补贴而深受雇主的欢迎。[详细]

现状:福利国家形态代表未来国家形态发展总体趋势愈加突出

未来欧洲福利国家的发展,其核心目标之一仍是协调阶层矛盾,而随着更多国家经济社会治理的日渐成熟,以及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福利国家形态代表未来国家形态发展的总体趋势愈加突出。[详细]

优异性:高福利成为经济活力源泉之一

  • 高福利提供普遍的社会保障,民众的预防性储蓄会减少而更倾向于消费。[详细]

优异性:争夺选票的最强有力工具

  • 执政地位与福利问题关系密切,高福利承诺是争夺选票的最强有力工具。[详细]
  高福利体制是顺应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产物。利弊同存使其令人又爱又怕。欧洲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不能忽视,然而中国的高福利体制就要因此望而却步吗?这把双刃剑如何运用,还要看中国如何选择。
凤凰网财经中心出品,欢迎收藏 编辑:张思文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