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从黑幕曝光到浴火重生
2000年到2003年是中国基金业彻底变革的三年,众多新生事物在这个时期出现,2002年12月19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选定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六家基金公司首批获得社保基金管理资格。12月26日第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批准开业。
2000年到2003年也是中国基金业惊天内幕曝光的时期。
基金黑幕曝光
基金黑幕最终被掀开是在2000年。
2000年10月,《基金黑幕--关于基金行为的研究报告解析》文中披露当时的基金利用"对倒"制造虚假成交量,利用"倒仓"操纵市场。这些行为在任何成熟市场都是严重的欺诈行为,需要负刑事责任。
基金黑幕一文是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监察部工作人员赵瑜刚的一份研究报告写成,因此,其真实性不容置疑。
其实,基金黑幕公诸于众只是乐章的高潮部分,对于基金业种种违规行为的非议早就在各种场合被提出,实际上基金存在众多的违规操作在业内当时也是公开的秘密。
监管部门随后介入,2001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指出8家基金公司存在的问题,这无疑是一纸裁判书。基金黑幕事件暂告一段落。
开放式基金诞生
黑幕事件使得基金业元气大伤,经过一轮涉及到整个行业的人员大洗牌和思想上的深刻反思后,基金业开始浴火重生。而开放式基金的登台,为基金业注入了新活力。
2001年9月11日,中国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基金发售,具有中国特色的"炒新热情"和2001年中见顶的牛市行情的余温使得投资者忘却了基金黑幕的伤害。
投资者购买的意愿强烈,华安基金公司也预计到了可能出现的火爆场面,规定对于个人投资者采用"总量控制、限额发号、领号预约、凭号认购"的销售方法,个人投资者必须在华安创新发售的第一天凭本人身份证先到代销机构--交通银行各代销网点或指定地点排队领取认购预约号。
但是任何措施都挡不住投资者的热情。当时的一篇媒体报道为今天的读者保存了一幅投资者彻夜守候买基金的画卷:"在交通银行杭州一个营业部的门外,提前两天就有人来排队,队伍排到了门外200米外,长龙中,小板凳、马扎、躺椅、草席等形形色色的装备都派上了用场。9月11日凌晨1点多,天下起了小雨,也没有动摇排队者的信心。到8点半前,发售正式开始,排在第一位的来自江苏连云港市的李先生,已经等候了整整31个小时。"
在资本市场已经开始踏上漫漫"熊"途的2001年,投资者对于华安创新的热情只是短暂的回光返照,随后,第二只和第三只开放式基金南方稳健成长基金和华夏成长基金推出时,再无火爆场面出现。即便如此,华安创新基金的成功募集标志着开放式基金正式开始成为基金业舞台的主角。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