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评论] [ 股票] [ 理财] [ 基金]

四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互联网金融”还有机会吗?

 

 

 

 

2017-03-06 15:38:45

导读:

今天,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到了“互联网金融”,某些媒体马上捕捉到信息,有些报道题目选择了负面和“侧目”,认真学习了总理的报告,我们认为,某些媒体的文章断章取义,有失公允。

1、为什么从“规范发展”到“高度警惕”?

我们要回到原文中看问题,断章取义,忽悠情绪,是民粹模式,不可取。

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咱们来看前后文,带有互联网金融字样的内容,出现在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抓好金融体制改革”这一主题项下,媒体的朋友不关注金融体制改革,中大型商业银行要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这说明金融下沉,让普通老百姓得到适合的金融服务,是政府工作的重点。而在这一点上,互联网金融的初心也是为了使得更多的老百姓享受更好的金融服务。

政府报告在提及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不是否定金融的互联网化,而是敏锐地发现了,与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类似,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积累金融风险的问题,所以,才需要高度警惕。后文跟上一句,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这说明政府对于处置风险是有充分准备和有力抓手的,风险是可控的。

2、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如何自处?

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由于非法集资类案件广受诟病。新形势下,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还将是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这个方向很清晰。既然如此,民营网贷平台或互联网理财平台,应该如何生存?恐怕最重要的还是:合法合规创新。

不可否认,无论传统金融如何努力,总有长尾客户难以顾及。只要有市场,就有服务者。首先,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应该找准市场定位。找到了差异化的市场,就要打造“叫座”的产品。三农金融也好,绿色金融也罢,制作产品的过程,需要嵌入法律条文,将产品的合规性做到极致,尤其是“穿透式”监管条件下,从行为本质研判行为的性质,将一个集团下属各类产品打穿来看问题,就要求企业不能耍小聪明,在创新产品的过程中,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结合,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充分与监管机构沟通,必要时候,在政府指导下开展“金融产品小范围试验”,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又能兼顾市场积极性和创造力。

3、商业银行,风口来了

作为持牌机构,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开发”。有幸与几位银行电子银行部的朋友认识,谈及与互联网的融合,大家都很期待,但行动都太少太少。既然互联网金融当了“鲶鱼”,搅动了整个金融市场,作为不再沉睡的雄狮,银行研发金融科技产品和普惠金融产品,应该更积极主动。

银行柜台人员向我们倾诉,迫切希望让机器代替人工。飒姐回问一句,那您不就下岗了吗?柜员回答:是转岗,我们也想去卖理财,挣得多。这也点出了银行互联网化的一个问题,还是围绕“存贷汇”用掉大量金融科技资源,对于理财等真正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却鲜有顾及。还是那句话,只要有市场,就要提供服务的人。银行占不住这块阵地,也无须怪别人抢走了。

结语:

与其“落井下石”说风凉话,不如认真反思自己的作用和使命。

四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倒是对互联网金融另眼相看。只要合法合规,我们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互联网金融依靠政策套利是不能生存的,只有依靠好的产品,好的服务才能站得住脚。将“互联网+金融”诠释得更好,我们都在路上。

 

肖飒

互金法律专家,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首批成员,微金融50人论坛(WF50)成员,大成律师事务所互金委员会副主任。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WEMONEY官方微信
扫描可关注
出品:凤凰WEMONEY
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