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评论] [ 股票] [ 理财] [ 基金]

原创探讨| 金融"韭菜",未来如何自处?

 

 

 

 

2018-04-12 22:54:49

这些年,原有“银行是绝对权威”的金融体系受到挑战,业内新尝试不断,金融创新良莠不齐,新概念被创造出来,勇敢的投资人如同洄游的鲑鱼,不顾生命逆流而上,跳跃翻滚,试图到达财富自由的彼岸。

每一个湍急的河流旁,都守着张大嘴巴的棕熊和水鸟,捕食者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就有鱼跳进嘴里,供其享用。那么,是金融创新错了吗?是财富自由的梦想错了吗?

1坚持开放,坚持发展。

昨天,央行行长易纲先生在博鳌论坛宣布我国金融开放的十二大具体举措,其中开放了外资银行的诸多权利,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子行;对于证券、期货、基金、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也放宽到51%,这就意味着,外资可以控股上述公司,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巨大。同时还将放开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和保险公租业务。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将借力海外资金,外国金融机构将继续深入参与我国金融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等领域。中国金融消费者的选择权将更大,可以选择的金融产品将琳琅满目。

此举深受业内好评,在内部寻求突破时,我们发现互联网对我国金融业的搅动作用明显,带动了银行互联网化的落地,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P2P平台老板跑路,ICO空气币圈钱,各色人等利用金融消费者的盲从和信息差收割利益。

此时,将外国金融机构和新鲜产品引入,就是要釜底抽薪,给中国老百姓更多选择,改“堵”为“疏”,未来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2唯有人性,不可辜负

ICO的造富神话,为何能鼓舞到三四线城市的广场舞群体?也许,我们可以用勒庞在1895年的话回答:

传奇故事之所以能够形成并可轻易在群体中传播,并不仅仅是群体极度轻信的结果,原因还在于大家的想象所经历的惊人的突变。

在群体观察下,最简单的事情也变得面目全非,群体以图像的方式思考,自身又引出一系列图形(《乌合之众》)。

换句话说,听到一个造富神话,人们往往抱有极大的热情去传播,各自展开想象,把故事添油加醋地“传颂”,下一波听众,由开始展开想象持续传播,传到第7、8波的时候,一个无奇小事也许被夸张为穷小子逆袭的故事。无数的人开始做梦,大家都想成为财富自由的下一个。

“空气币”售卖的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肥皂泡,有时候买家的理性明明知道很有可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都固执地相信,自负地认为,自己绝对不会是最后的接盘侠。

然而,作恶者并不恋战,鼓槌没敲就拿着门票扬长而去,空留玩家蒙圈在现场。

也有良心卖家,将N个亿揣入囊中,花一点小钱雇佣几个技术员装样子,待时机合适,又进行下一轮创业去了。我们不否认,一定有团队想要真心做事,但逆向淘汰,理想与白花花的银子之间,选择前者的并不多见,即便是你选了忠勇之士,也难保其中途下车。

其实,区块链项目的专业资本投资群体,已经形成。优质的技术团队,从组队的当天起就有资本保驾护航,他们不需要散户的小钱,还得承担巨大的声誉和法律风险。后续,有人出来撒币,基本都是白送,招揽人气罢了,但这种好事,较难鉴别。

3被害人是犯罪人的“刑事伙伴”

在飒姐擅长的金融犯罪领域,也发现了有趣的“互动关系”,一些集资案件、诈骗案件甚至有被害人的反向诱惑和鼓动。

“被害人催化模式”,被害人因实施了某种行为而促使、诱引、暗示或激惹犯罪人实施了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不过是一种催动下的反应。(张明楷2016)还有一种“斯德哥尔摩模式”,被害人与犯罪人呈现出“不打不成交”的情绪,双方甚至互生好感,在极端案例中发生爱情。

因此,在真实世界,作为金融消费者,为了避免成为诈骗案件的被害人,不要诱发高危群体的“恶性”。为了高收益,“指导”网贷平台做“活期产品”,为了保资金安全,逼迫P2P拿自己控股的公司做担保,为了享有海外消费者的高回报,发邮件催生技术团队将ICO份额“出口转内销”,我们自己不能给自己挖坑,还负责跳下去。

肖飒

互金法律专家,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首批成员,微金融50人论坛(WF50)成员,大成律师事务所互金委员会副主任。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WEMONEY官方微信
扫描可关注
出品:凤凰网WEMONEY
编辑: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