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字
这两天我和同事们的报道重点都放在了银监会重拳治理银行“三套利”这个新闻上。
您现在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是我在采访中拍到的广东银监局上周已经下发到辖内银行的自查表格。
银行们,如果规避了监管指标套利,或是在信贷、票据、理财、同业等业务里做了“空转”了,大家可以来看一下PPT上我给您择出来的这几条典型的“空转”套利,现在都被监管点名要如实招出来。
这次监管的排查力度之大,相信大家从近期各金融市场的表现上也能感受到。本期“愉见财经”就绕到现象的背后,聊一聊银行的套利欲望,和监管对于真实业务、真实报表的还原。
首先,银行们的脑袋里往往有两种力量,一边是监管要求的合规,但另一边是拉动规模、拉动利润、完成业绩、向董事会向股东交差。说白了银行的本质就是逐利的金融企业。所以在这一半边的需求之下,银行要增加收益,说白了就是多承担点风险呗,怎么加风险,那就是:
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
可是,杠杆一加,你监管就来盯我资本充足率;久期一加,流动性指标又不好看;信用一降,不良率可能就上去了,要拨贷比、拨备覆盖率指标好看,那不就又要影响利润了么?
所以怎么办?很简单,就是想着法子规避你监管,变相地来,放到你看不清的表外去做,“空转”着来加加杠杆之类。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三套利”自查里的条条款款,就根源于此。
根据国泰君安银行团队的分析,我们来梳理:
1,为突破资本监管,那银行典型的监管套利方法就是资产假出表、变换资产类别,比如把好好的贷款包装成同业资产或表外理财,这么一腾挪风险权重就变低了,报表就好看了。
2,为突破流动性监管,那也套利,把非标资产腾挪成标准化的、在表外理财业务中加大久期错配,这样一来,提交给监管的报表里头就反映不出实际的流动性风险情况。
3,为突破信用风险监管,那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我们之前愉见财经给大家解析过的各种不良出表办法。当然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套利办法。
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除了钱看起来转来转去、业务起来的规模起来了,很热闹,但资金却没能有效打进实体经济以外,还有的,就是监管指标失真,连监管都看不清你们隐匿的风险有多大。从这个角度去看,重拳整治就是还出一张真实的银行报表,先排查摸底看清楚风险到底有多大,在掌握数据的基础上,逐步开始清理整顿。
愉见财经,陪银行业探路、为投资人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