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琼民源负责
注:原载于《财经》总第1期出版日期:1998-04-01
《财经》第一期封面
琼民源曾被称作1996年中国股市的“大黑马”。而在1997年2月28日,它又因世人知与不知的原因遭到停牌,由此结束了一场不可思议的神话。
从那时起到现在已逾一年。上市公司愈发扩张,投资者人数成倍增长,大盘指数几经起落,各种事件层出不穷。然而,数万名琼民源股东只不过是这一幕幕场景的无奈看客。他们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了期望——祈望——失望——无望的精神熬炼过程。曾有股民近乎绝望地说,情愿把这事忘掉!可又有谁能忘得了呢?时至今日,"琼民源"事件仍无处理结果,而昨天的一幕反显得愈发痛楚无奈,也愈发引人深思───
引子
1998年年初,坐落在海口市美亭小区的琼民源公司,再次接待了来自北京的调查组。只是这次来的不是证券监督机构,而是公安司法部门;调查的内容已非公司年报,而是42岁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
在海南,几乎无人不知马玉和,却也无人真正识得马玉和。这名字就像他曾创造的“奇迹”,突如其来,旋而又去——带有神秘且传奇的色彩。都说这人能量过人,但“过”到什么分上则难猜度。翻开公司“业绩”可知,少有他办不到的事,只要他能想到。
当然,也有没想到的,就是停牌。公司人称,停牌对公司的损失不可估量,许多国际合作项目都终止了,否则定会有好业绩回报股东。公司人又称,即便如此,比之早期同类上市公司,琼民源现在的实力依旧不菲。这种说法未必出自老板,记者在别处也有耳闻。据说海南人很少碰海南股,被套在琼民源上的海南人远比其他地方的人少。
1998年3月,记者来到地处海口龙舌坡的公司总部。猩红色楼群在落日映照下静得出奇。往日鎏金锃亮的公司招牌已经拆除,锈蚀的钉子尚留墙壁,影影绰绰如几颗残损的牙。民源建在海口郊区的灵山游乐宫也一派空寂清冷,被称作“小故宫”的往日恢宏已不复存在。
据说,作为民源创始人的马玉和很早就有一个理想:创立一家一流的企业,超过中信,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公司。这理想无论是在当初琼民源法人股上市受挫,还是在其后海南房地产金光渐褪,都未曾令其放弃。而且在1996年中国股市疯狂的炒作中,他离计划中的某个目标几乎只有一步之遥。
据说,马总“预感不测”之时,把跟随自己多年的手下分别召集到身边,将包括“小故宫”在内的事务一一托出。有外人说,马总虽身居总裁之位,却不失仗义行侠之骨,待身边人委实不薄,但对“背叛”也不手软。公司人称,虽然公司处境艰难,但工资奖金依如往常发放,未曾少得几许。
在琼民源停牌一年多的日子里,私下里对其复牌与否的传闻一会儿雷声大作,一会儿风雨婆娑,从未有过静止时。然而,公开场合里,却状如一潭死水,不曾有过半点正式的说法。1998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召开琼民源事件听证会。据悉,听证会共召开了一整天,由中国证监会稽察部主任王经主持。与会者共 20余人,多为证监会方面人士。琼民源监事会主席戴品光、董事林继军分别代表琼民源及其母公司参加了听证会。琼民源法人代表、董事长马玉和没有参加。
听证会内容无从得知。开会本身消息传出,人们感到此事将有处理结果公之于世,而会后所遇仍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和等待……
琼民源,有人称为中国股市“心口永远的痛”——这场噩梦究竟是怎么开始的?
师出有名:平地升腾“股市神话”
1996年初。深圳市场尚在熊途未尽的阴影中徘徊,成指一度被打到1000点之下,之后就开始了全面的反转行情,并以3倍涨幅列当年世界各股市升幅之首。由于香港回归临近,深市备受投资者关爱。而宏观经济转好,通货膨胀逐月回落,出台金融利好已成定局……
随着股市转暖,指数慢慢攀升,大量普通人开始涌入股市。深市不失时机地树起深发展的大旗,携大盘不断越过历史上的成交密集区。与此同时,一批多年被视作“垃圾”的股票也开始踏上“价值回归”之途。一天百分之几十,不数日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人们需要赚大钱,市场需要大黑马。
正当人们一方面追捧绩优,一方面苦寻黑马之时,一只在众多垃圾股中埋没日久的股票,在被某些看不见却是强有力的手掌悉心把玩之后,突然闪出了光亮。这便是被市场人士称之为“创造1996年中国股市神话”的琼民源。
之所以被称为“神话”,完全在于一种简单直观的比价关系。琼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处于低谷之时,其股价仅在2元左右。而市场转好进入牛市后,琼民源随着大盘一起“价值回归”,到6月份,股价已翻出一倍之多。由于熊市数年,市场中这类被“低估”的股票不在少数,涨出一两倍并不稀奇。然而,经过一个月的盘整,从7月1 日开始,琼民源以4.45元起步,在近4个月的单边上涨中,其股价已然指向20元,翻了数倍。这时期的琼民源,俨然从一只无人光顾的垃圾股一跃而成备受人们追捧的绩优股,甚至取代了深发展的龙头地位,成为启动深市走强、“低价股革命”的先导。至此,一个为人瞩目的“股市神话”被造就出来。
光环诱人:市场炒作“价值发现”
1996年上半年,在深发展“价值回归”的示范效应下,几乎每只股票都无一例外地从低谷走了出来。此后一段时期,市场炒作题材似乎一时进入了真空,市场急欲寻找一个同样能激发人气的新“龙头”。几乎与此同时,在主力策动下,市场又扯起了“价值发现”的大旗。任何一个可资利用的题材都可能被套上诱人的光环。
主力在处心积虑编织各种概念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寻找着资质尚可的“黑马”。在琼民源被挖掘出来后,套在它身上的光环也就最多,最为光耀。诸如“扭亏概念股”、“首都概念股”、“农业概念股”、“房地产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政策倾斜概念股”、“高速成长概念股”,乃至令人费解的“关系概念股”等等。可以说,任何一种概念都无不显示琼民源所独具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高额回报”。而“高速成长”尤其成为镶在诸多概念花冠上最为耀眼的明珠,此后事实也有意无意给出了这方面的例证。这便是——其每一次公告出台时,琼民源的股价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995年,琼民源每股收益不足1厘,年报公布日(1996年4月30日)其股价尚在3.65元;1996年6月18日,股东大会批准10送1转增2 股的分红方案,此时股价已涨至4.75元;当月,其法人股股权发生变更,第二大股东易主为北京富群新技术开发公司;1996年7月23 日分红除权,股价以复权计为7.97元; 1996年8月24日中期报告披露,每股收益0.227 元(摊薄后为0.175元),中期净利润9785.63万元,为上年同期11.69万元的837倍。对如此惊人的高速增长,公司解释为“近两年来投资北京进入了收益期”,此时股价为6.92元。1996年9 月19日,董事会公告披露,接管北京凯奇通讯总公司,标志琼民源“快速迈进信息通讯高科技领域,加快国际化进程”,这时的股价已涨到12.98元。 1996年10月22日,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授权公司董事长与新加坡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双方建立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有关协议等,消息公布的当日,其股价又创出21元的新高。
琼民源在一连串惊人之举中,又添上了更为醒目的一笔。1997年1月22日,公司率先公布1997年年报。这份被冠以“闪亮登场”的年报中赫然列出: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年报既出,市场无不震撼,股价当即创出26.18元的新高。欢呼者有之,顿足者有之,恨无慧眼者更是将手心捏出了汗。也有一部分头脑清醒者表示不解:琼民源,如此骄人的业绩,你的利润从哪儿来?
疑窦丛生:滚滚业绩泾渭难辨
年报显示,琼民源1996年利润总额高达5.71亿元,而其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67亿元,利润39.1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收入则分别高达4. 41亿元和1.01亿元。
人们不知诸多宏大项目何以半遮半掩,如此高额利润收入为何不列出处?利润构成明显与报告声称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移动通信、农业开发三个方面”的说法有悖。报告中同时列出,公司资本公积金在本年度有了巨额增长,其年初数为4.46亿元,年末数为11.03亿元,而增长的这一大块却未列出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有3. 76亿元的少数股东权益,而合并损益表中扣减少数股东权益,利润却为零。
提出疑惑的人越来越多,私下里也在流传琼民源如何虚报赢利,与庄家大肆炒作自己股票,并试图以未来发行10亿元可转换债券来弥补虚报的利润以及凯奇的负债。
鉴于传言太盛,公司遂于2月1日在《中国证券报》上登出一份“补充公告”答疑。
然而原有的“疑惑”尚未说清,这份“补充公告”又添了新的谜团。马上即有读者对“补充报告”提出新的质疑,认为其中对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产净增加额等这些最基本的财务指标都作了变动,诸如关于对凯奇通信的接管前后说法不一,对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果的真实性无法证实,少数股东权益依旧模糊不清。有读者直言,这种变动显然已超出了“补充”的范畴,颇有“修改”之嫌。有文章引述书中的说法,“会计是一门貌似精确,但事实上却很不精确的科学,会计过程的最终产品多半是各利益集团协调的结果”。这种引述的“指向意味”颇耐人寻味。
人们不解,一家老牌上市公司为何会推出如此漏洞百出的年报?大可骄傲的业绩何以又遮遮掩掩?莫非所谓“惊人业绩”只是公司虚拟的“圈”?它想套住什么呢?
含金量高:公司报告语出惊人
针对读者所提出的疑问,公司董事会秘书再次登报解释:公司是根据深交所要求,在补充公告中将董事会分配预案反映在合并报表中,因而报表有关项目作出了相应调整;由于调整领导班子,相关的资产核查等财务工作尚未完成,故未在报表中将凯奇“合并”;对土地使用权增值经过正式评估,并报主管部门批准过,评估报告已提交深交所,内容无需公开披露;而3.76亿的少数股东权益属于民源海南公司……
不知是为了迅速了结这场关于财务报表的纷争,还是为了坚定众多投资人的信心,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开始在一些场合露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表示,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无任何值得疑虑的地方,并声称公司1997年的业绩将有更惊人的增长。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亦表示,报表的真实性不容置疑。
一连串掷地有声的“声明”使市场暂时平静下来。已经持有股票者增添了信心,崇尚绩优的大笔买进,犹豫不决的在一旁观望,而疑惑未却者则继续读着年报,似乎是想从字缝里读出——琼民源,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公司?
了解琼民源的路似乎只有一条——它的年报。尽管“一面之辞”,也只能听任。
1993年上市之初,琼民源曾被视为一只颇具实力的绩优股。当年其每股收益达0.68元,净资产收益率为35%。其宏大的发展规划也令股东们心动。然而不知何故,第二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以后更是大幅下落,到1995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03%,濒于亏损。
然而,几年过后,琼民源公司居然神鬼不觉地从经济萎缩的泥淖中跋涉出来,从1996年开始频频展示惊人之举:先是进军北京房地产市场,使中期业绩产生飞跃;接着接管凯奇,向通信领域迈进;由于琼民源间接拥有了凯奇的海外上市公司美国爱维克(AVIK)国际集团公司的股份,从而使其又一跃成为“跨国集团公司”,并且与新加坡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年,琼民源在房地产、通信业、农业、工业、旅游业多方面出击,可谓风头正劲。
不仅如此,在公司董事会的公告中,人们还看见了更为诱人的项目发展计划:
——北京地区高新技术农业开发区项目,首期投资8500万元人民币;
——北京民源大厦项目,合作方香港恒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8.5亿元人民币;
——友谊大厦项目,合作方香港鹏信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友谊商业集团。该项目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琼民源拥有50%的投资比例;
——北京凯奇通信总公司扩大业务,决定在1997年度内对该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并视业务发展需要继续增加投资;
——正式接受美国爱维克(AVIC)国际集团公司的股份;
——与国家计委、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共同投资建设三亚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在1997年度内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
联想到公司老总关于“1997年还将有更为惊人的发展”的说法,再看到这些非凡人可以经营的项目,人们似乎开始接受其“惊人”的“成长史”;只是不解,区区一个开发农业项目的公司,怎就获得了如此多的令世人垂涎的项目?马玉和是怎样的人?其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
谈实论虚:股东实力耐人寻味
正如当年琼民源一落千丈的衰落令人至今不解,而现在它一飞冲天的繁荣,同样成了难解之谜,人们不免有种似虚似实的感觉。
论其虚,这些项目白纸黑字,你只需按图索骥总能找到出处;说它实,却感到一应好事与琼民源隔山隔水,从来不曾耳闻,忽一日却到了眼前。那么,是它资本运作出神入化?还是账面调整胆大妄为?
深圳一位老股民将自己的疑惑变成了洋洋数千字的“一家言”,投往有关部门和报刊,当时未引起注意。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如果让我们探寻琼民源的“迷宫”,那就是:通过与其关联企业——香港冠联置业有限公司(“部分民源大厦房地产开发权”的另一受让方“北京开源机械设备公司”与“琼民源”的关系还不得知)实现高达全年收入七成以上的“其它业务利润”,以造成经营业绩大幅增长的假象;通过关联企业——民源海南公司,实现对资产评估增值的确认,以造成资本公积金大幅增长的假象。
有人试图从其他途径寻找答案。因为他们发现,琼民源在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其所依托的背景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公司前10名大股东中已换上了几张不可小视的新面孔。1996年6月深圳有色金属财务有限公司被聘为琼民源的财务顾问,其当月收购海南证券公司全部法人股成为琼民源第4大股东。同月,北京富群新技术开发公司成为第二股东。两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入驻琼民源10大股东之列后,公司似乎也焕发了新的生气,细心的投资者从盘面或可得到这种直感。
山雨欲来:市场迷幻欲罢不能
在琼民源老总、董秘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相继作出“消除疑虑”的解释后,市场对琼民源的追捧开始进一步升温。除极个别刊物以外,几乎所有证券媒体都将“琼民源奇迹”作了大同小异的阐释。粗黑体的标题下,琼民源成了一座开采不尽的金矿,似乎只要把手伸进去,抽回来时,这手就会放出光芒。
有人称琼民源为“九五计划第一股”,有人说它是“牛年投资首选股”。在琼民源冲过24元之后,还有文章称其“物超所值”,依据是“民源股价目前仍处于发现期和启动期,未来空间更趋广阔”,“坚持买进,持有……”
在即将展开的业绩浪中,股评家的理由最为简洁,且最具“说服力”:“只有像琼民源这样的绩优成长型股票才会成为长期黑马”。据此,他们推出了1997年的择股口号:“买民源、捂民源、全年追踪琼民源”。这口号曾响彻一时,引致不计其数的股民蜂拥着扑向已连创新高的琼民源。
在经过1996年底的“风险教育”及1997年初的“阵痛”后,人们更倾向于长线投资,琼民源开列的诸多“后续题材”使他们毫无保留地相信这是一只可供 “长线守仓”的好股票。尽管此前也有部分专业人士在证券报刊上撰文,试图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揭示琼民源的风险,但很快被淹没在铺天盖地般的赞美声中。
不少股民还保留着当时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文章。北京投资者刘光春说,记得当时也听到一些人说过琼民源的种种不是,但始终觉得那不过是些小道消息,因此也就一直拿着股票没抛。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太轻信了。
湖北投资者徐小清回忆当初的经历,颇感无奈。她1996年初入市,由于对投资知之甚少,便抱定只买绩优股的信念。于是她先买长虹,后买发展,获利丰厚。但后来发展涨不动了,于是就选中了琼民源这只绩优股的新龙头,尤其从“黑马”变“白马”后,她决定长期投资,谁知现在“骑马难下”,不想长期也不行了。
在琼民源停牌后,相当一批股评家解释其推荐琼民源的依据来自公司年报,在该公司登出2月1日的补充报告以及董事会重要揭示,确信“不存在任何重大遗漏、虚假陈述或者严重误导,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的保证下,更增加了荐股的信心。而广大散户无疑也是基于上述理由才决定了投资策略。
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琼民源可谓是“道德风险”的最好例证——由于相信法律的尊严和监管部门的作用,而懈怠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以至在突变的前夜,仍旧对“物超所值”的琼民源深信不疑。然而,市场中“永远正确的少数”也作如此想法么?
牛年神话:停牌之前最后疯狂
按计划,琼民源定于1997年2月28日下午3时在海口召开股东大会,1996年的分红方案也将在这次会上讨论。乐观者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这一天将是入货的良机。当然也有人对是否打个短线犹豫不决。
2月28日上午刚一开盘,琼民源即跳空0.42元以24.8元低开,瞬间,数十万股的大抛单倾巢而出,股价节节盘下;11时左右,琼民源已被打至跌停板。然而,没过多久,随着一股来历不明的资金的涌入,又又跌停板敲开,在层层上推之时,大笔的买单、卖单不断涌出,成交量也以前所未有之势放大。有人认为是换庄,有人认为是诱空,最终却是数不清的散户往里冲,想在分红方案公布前搭上最后一班车。
下午开盘后营业部更是人声鼎沸,有消息传出,新主力正在抢盘,而且要在除权前做出“天价”。散户的热情愈发被调动起来,纷纷以高出市价的买单挂进。这股势头一直延续到尾盘。没有人注意到,在散户热情高涨的抢盘动作中,更多的卖单早已打出好几个价位顺势挂出。
至收盘时,琼民源已被打到23.49元。全日跌幅为6.86%。这一天,平均成交价23.51元,成交量为创记录的5636.2万股,换手率30%,成交金额达13.25亿元,占当日深市总成交额的13.2%。
事前难料,事后难断。当这一天抛出或买入琼股的中小股民为收盘时留下的K线型态喜忧难辨时,没有人想到,琼民源这一日放出的天量意味着什么。事后,人们论及先知先觉的“内幕人士”是否已抢先逃出,是否还有筹码锁在其中,均以这一天突兀的走势和巨大的成交量作为参照,却没有谁能真正说得清,这些被称为“先知先觉”的主力,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段得以顺利出局?散户何以在汹涌抛盘之下勇于“接单”?
人去谜在:南柯一梦众说纷纭
根据琼民源1996年年报披露,截至1996年末,公司共有股东49968户,其中法人股东552户,个人股东49446 户。但在1997年2月28日收盘后,股东构成情况显然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琼民源停牌后未再出示相关的报表,这也就成了市场一时难解的谜团。记者试图从公司或交易所了解准确数据,终未得出,而从相关渠道来的信息则多少可为旁证。
在国信证券北京营业部,记者了解到,该营业部共有117户琼民源的股东,持有股票21.355万股。其中持仓最多的是3万股(90%的仓位)。根据现有营业部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持有琼民源者无一机构和大户,而这些中小散户的买入价绝大多数在23元以上。从其他地区也得到大致相同的信息。
显然,在大批中小投资者“逢低买入”时,主力大户已趁机逃脱。但散户一直不明就里,始终抱着琼民源“惊人的业绩”和“优厚的分配方案”不放,以为如此巨大的买单均为大户所为,既然有大户托着,怕什么?散户的理论是,“如此大的成交量,散户是无论如何都接不起的”,而且1997年2月28日这一天从各处来的消息都在说“大机构正在抢盘!”
甚至在3月1日的报纸上还有这样的评论,“经验证明,龙头股出现空头陷阱往往是大盘再度攀升的前奏……在这次中继性整理中,深发展和琼民源带头下调,双双出现空头陷阱,探底到位后,又有主力吸纳而开始站稳。按照去年业绩浪的经验,这种走势正是整理到位的表现,也是大盘再度攀升的前奏。”
一些股民回忆2月28日的情况说,从来没有像这一天买过某只股票后会这般提心吊胆。也正是在琼民源停牌后,这种“异样的感觉”愈发突出。每个人都在猜测,那些具有“内幕”资格的大户是否在这一天把能出的货都出清?被套住的是否都是自己这类茫然无知的散户?
事实上,也有一些“大户”被套在琼民源上,据报载,某挂牌基金被套近70万股,某大名鼎鼎的绩优公司也不幸被套5万股。但是与那些中小散户比起来,他们毕竟是少数,而且占用资金也相对有限,加上自身实力强,能抗得住。而广大中小散户却如何担得起?
2月28日晚7点35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证券网播发的一条消息引起人们注意。该消息称,有投资者向证监会反映琼民源违反国家财会制度,要求对其进行调查。当晚7点55分,该广播网又发布琼民源股东代表大会消息称,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琼民源向深交所申请停牌,以便上级单位核查有关情况。该消息一经传播,立刻造成了部分人的恐慌。敏感的投资者开始预感到会有事情发生,有关琼民源的种种不利的传闻开始散布开来……
种种传闻中在当时传得最盛的一条是,琼民源公司于1997年2月27日收到了一份发自中国证监会的传真。其主要内容是,由于社会上对琼民源财务报表问题争议过大,要求琼民源公司暂缓通过1996年的利润分配方案,其有关财务数据需要进行认真核实。
人们开始议论该传真的真与假。有人相信,有人表示不屑,而相关单位却一直未曾对此作过披露。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有关“传真”的说法时常被人提起,人们多试图搞清楚琼民源停牌的“前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直到前不久,记者在琼民源公司采访,顺便提起这份传真,却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并称该传真仍在公司保留。这从侧面证实,管理层当时对琼民源隐含的问题已有警醒,在作出这项决定时也显出急迫之情,颇有“赶时间”的意味。
据了解,接到“传真”后,由于当日股东大会对“暂缓”与否的争议太大,会议不得不延期举行。为此,公司在1997年3月1日的《中国证券报》上刊出了琼民源股东大会延期的消息,并称公司将于3月3日下午复牌。
然而周一下午琼民源并未如期开盘且未有公告,只是到了3月5日各主要报纸披露了“琼民源年报涉嫌违反会计制度,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调查核实”的消息。也正是从此时起,在主要证券报的“今日特别提示”栏目中就恒久性地有了“琼民源A继续停牌”的内容。
事后得知,在此后的一次会议上,琼民源全体董事会成员向股东大会提出辞职。按照公司的说法是,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态度,一方面为避开激烈的交锋,以便日后有机会再回来收拾“残局”。但正是由于这些董事的辞职,使琼民源成了一家没有董事会的上市公司。根据目前的法律程序,公司只能继续停牌。一次仓促的举措,公司的命运已不在自己掌握之中。
尘埃未定:公司重创散户凄然
在琼民源停牌一周年之际,记者再次通过电话采访了公司董事会秘书于守浩。于先生出言谨慎,说股东大会没有恢复,董事会已不存在,目前信息披露工作无法进行,眼下公司处于“群龙无首”状态,许多经营业务都受到影响,但下属公司经营尚好。寥寥数语,已将目前琼民源的轮廓描了个大概。
为能取得更进一步的情况,上月中旬,记者亲赴地处海口的公司总部。琼民源对外披露的地址是“海南省海口市机场东路龙舌坡办公住宅区”。此前电话中曾被告知,公司没有挂牌子,但只要找到一片红楼询问即可,因为那都是公司建的。
然而身临其境,在反复询问和被询问中,记者已“迷失”在一片红白楼群中。但“民源物业管理公司”的牌子,使我们相信已到了琼民源的大本营。一位保安通过电话取得“上边”同意,引我们前行、转向、上楼,通过监视器确认,终于踏进一扇厚重的铁门。进入楼道,则铁栅穿墙,不知是为防外来“闯入者”,还是为了挡住里面的人。在一间看似“过道”的会客室中,终于见到留守的王女士。
由于在此期间恰逢证监会召开琼民源公司处理意见的听证会,琼民源的副总经理、公司监事会主席戴品光及董事会秘书于守浩等主要领导均在北京,本就冷清的办公室影影绰绰地显出几个人影。对于我们关心的问题,王女士表示“只有公司领导能够回答”。她能告诉我们的是,公司中有相当多的人还在坚守岗位,工资照发,海南本地的业务也未受太大的“停牌影响”。而公司原计划在1997年大力发展的项目则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王女士不无惋惜地表示公司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会。
在海口,走不出多远,就会看到一幢半幢的楼架。而琼民源办公区的楼多已盖就且售出。王女士的说法令我们确信。只是民源公司的办公环境确显得太过寒酸。
“这是马总的风格。”王女士说,公司崇尚简朴。
王女士表示,“公司是清白的。”对于曾传得沸沸扬扬的冲击证监会事件,“公司绝对没有参与过此事。这可能是个别股东的行为,公司不能承担责任。”
在北京,曾被炒得火爆的民源大厦早已停工,12层的主楼灰秃秃的,与其东侧刚竣工的汉威大厦的豪华装修形成鲜明的对照。工地上已没有什么人,据值班人员说,工程已停工半年多了,原因是老板没钱了。“只要资金到位,立即开工不成问题。”
记者在电话中向民源北京公司的程光伟秘书了解情况,他表示由于不是负责人,无权透露过多信息,但问及北京公司的负责人时,他也表示无法提供。至于北京凯奇通信,一切经营活动都如往常,只是与琼民源早已脱离了干系。
事到如今,无论琼民源有无问题以及问题大小,投资者都已遭受重大损失。且不说开盘后怎么个跌法,单是停牌一年多的利息损失和行情损失就谁也说不清。至于何处索赔,就更没谱了。南京一位年近古稀的姓马的老太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打长途电话对记者诉说心中的痛苦。她是停牌前几天将自己一生积蓄5万元买了琼民源股票,希望将来能有个好回报留给儿孙。停牌之后,老太太几近心碎。去年10月份,老太太在劳累与压抑中病倒,经医院确诊到了癌症晚期。弥留之际,已不愿再提到股票,只希望快点离开人世,她说自己实在支持不住了。
在琼民源数万股东中,类似马老太太的情况或不多见。然而,一年来,记者接触的琼民源股民,诉说停牌后他们所受到的精神折磨无不催人泪下。
并非结束的结束语
琼民源问题的实质我们至今不得而知,复牌之后的影响尚难预料。但回顾琼民源整个事情的经过,却不无警示意义。
长久以来,中国股市中一直有着上市公司虚报业绩或与某些庄家联手操纵股价的传言,市场中也一直有着将这一毒瘤挖去的强烈呼声。琼民源事件发生后,应该说,很多人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内幕的核心,但因为种种原因,相关工作在关键时刻却裹足不前。这使我们不能不在此提示:每个在市场中的人都在承担风险,但最终我们也许会发现,比“市场缺陷”更可怕的,是人的缺陷。
相关专题:《财经》杂志人事大震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