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金黑幕事件看财经类媒介的社会影响力
二、《财经》与《黑幕》的影响
通过对“基金黑幕”这一典型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财经》作为现代经济环境下的财经类媒介,对社会和经济的运行至少起到了如下四点影响:
一、监测经济环境,保障投资者知情。
拉斯威尔最早提出了传播的三个社会功能,C.R.赖特在其基础上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中提出了大众传媒的四功能说,即:监测环境、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和提供娱乐。强调媒介对于特定环境的内外部信息收集和传递是大众媒介的第一要义。12市场经济的特征在于公平环境下生产要素通过自由交易进行自由流通,达到最优配置,其正常运转的理想要求是交易双方均享有充分的信息,作为经济人的交易主体只有在充分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理性选择。然而,现代市场的庞大和复杂使得作为个体的投资者无法或很难掌握关于投资对象的充分信息,对于公共信息的传递正是财经类媒介的重要职责。现代证券市场强调的是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除了公司自身提供数据的义务,应当说财经媒体对于保持市场信息的充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经》关于基金黑幕的报道无疑是在行使着监测环境,给公众和投资者以知情权的职责。正如《财经》在配《黑幕》所发的“前言”中自己指出:“证券市场理应“公开、公正、公平”,“投资人有权知晓这份报告。我们不愿断然作结论,指称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新基金)发展已经出现严重的路径失误;但我们相信,报告的公布会有助于监管层正视基金业尚存的制度性缺陷,并在加强监管、规范基金行为方面有更多作为,也有助于社会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现状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以更有效的合力推动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13该刊认为,“公众有权知晓相关新闻(包括事实与数据),进而自己做出判断,这将有助于社会的合力推动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声明认为,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及其他市场发展热点问题的不同观点和建议都可以有充分的表达机会。”14
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早在正式推出之前,就被决策层和广大投资者广泛地期待为可起到稳定市场作用的最重要的“健康力量”,自1998年正式来到市场后,这些基金更是“承载着监管层的厚爱和舆论的褒扬,更被视为引入西方成熟市场经验、培育机构投资者的重要举措。”15然而,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监管的加强,舆论开始出现了对基金运作中的“有欠规范”的越来越多的指摘,就在《财经》的《黑幕》推出前几个月,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著名金融专家王国刚博士在内的有识之士就在不同场合发表演说或文章对投资基金进行了猛烈的批评。16但在《黑幕》一文的推出之前,尚未有人对于投资基金运作中的问题进行公开全面的责难,主管机构更是未曾表态。加之当时正是开放式基金即将推出的前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家新生媒体,《财经》推出《黑幕》无疑冒着相当的风险。
从实际效果来看,《财经》对于经济环境的监测起到了它积极和应有的作用。从“黑幕”到“辩论”的过程正是信息的透明化和公众的知情权得以实现的过程。这种对于经济信息的充分披露无疑符合投资者以及整个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利益。它有利于人们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作出清醒的评价,避免了投资者利益的进一步损失,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二、引起股市波动,冲击宏观经济运行
李普曼“两个环境”理论认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媒介信息构成的虚拟环境或“拟态环境”。现代社会的巨大而复杂的环境远远超过了人们直接认识的能力,而必须通过大众媒介构筑出的虚拟环境来认识世界,进而做出行动决策。17可以这样认定,在许多情况下,媒介正是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意义的赋予,来建构人们认知中的“媒介现实”,进而影响人们行为的。
股市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其波动与多种因素如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政策、突发事件(如战争、灾难)以及社会心理等密切相关。而作为现代条件下市场投资者主要的信息来源,媒介对于这些相关因素的报道无疑是对一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建构,这种建构会对投资者的心理和对经济现实情形的判断带来巨大的影响,直接引致“媒介现实”向“心理现实”的转变,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引起股市波动。
前文业已对《黑幕》一文对股市的影响作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黑幕》报道中,媒介对于事件的揭露还直接导致了原定于2001年初推出的开放式基金和创业板的的推迟。前者于2001年9月姗姗来迟18,后者则至今遥遥无期19。此外,尽管《黑幕》中涉案的基金公司并非全部,但它们对整个行业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媒介的报道导致了投资者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整体悲观,其结果之一是随后推出的开放式基金的试点受到市场冷遇,第三只基金几乎到了发行不出去的尴尬境地。20
三、设置经济议程,引导社会舆论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通过对某些议题的重要性的强调会影响到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理解,最后形成公众议题。进一步来讲,由于媒介的报道给予议题某种意义,突出某些属性而淡化另一些属性,从而影响人们对议题的思考方式。媒介正是通过这样一种途径,使公众对某种观念产生较为一致的看法,进而形成公开的舆论。
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合意”和“公众议题”并不一定是“全体公众”或“大部分公众”范围内的概念,而应当理解为与媒介报道的事件中特定的相关公众群中的“议题”和“合意”。假设来说,如果一份地方教育类报纸头版的关于的教育改革的报道引发了当地教育界的争论,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份报纸成功的设置了议题。
从“基金黑幕”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媒介对社会经济议题的设置效果。正是《财经》的报道,利用“黑幕”、“欺瞒”、“虚假”等语词为中国投资基金贴上了“基金黑幕”的特定标签(意义),并以广泛的传播方式使之成为公众的议程主题。如前所述,从《黑幕》发文起,包括当事方、曝光方、学者、官员、业界等相关人士纷纷卷入争论,包括国内三大证券报在内的各大媒体均对此事进行了重点报道,地方财经报纸和港台报纸更是不遗余力21。一时间,“基金黑幕”成为报刊文章的流行词汇之一,并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证券新闻”22。吴敬琏的接受采访意味着“名人”和“专家”开始谈论这个议题,这有力的推动了议题的建构,并进一步扩展了议题的含义(由基金到整个股市),接下来,由“基金”引发的股市讨论持续数月,涉及国内众多经济学家,并在事实上把整顿证券市场秩序的“议题”提上高层日程。实事求是的讲,这一议程的设置并不是也不可能由媒介孤立完成建构的,而是在媒介、证券业界、政府三者的互动中完成的,但是,财经媒介(包括《财经》和后来的各大媒体)起着议程设置的起始作用并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话语的中心,这是毫无疑问的。
四、行使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新闻媒体担负着对市场行为的主体――企业(而不仅仅是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的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触角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企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政治体系、全球财富分配、投资安全乃至我们健康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取利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当甚至是违法行为。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由于市场的复杂性,更是容易出现诸如企业恶意逃避银行债务,不能准确、及时、全面披露相关信息,甚至内幕交易、联手操纵股票价格谋取非法利益等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的违规违法活动。因此,对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实施监督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大众媒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职业特性,成为这一监督的最有力主体。不仅仅是在中国,前不久美国安然丑闻的曝光正是媒介对于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的一起很好案例。
“基金黑幕”事件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中国的财经媒体对监督市场职能的一次充分运用。如前所述,正是在舆论压力下,2001年起,中国证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基金监管的文件,内容涉及法人治理结构、基金公司交易行为规范以及基金公司的发起设立等。其中以“好人举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基金业准入制度改革成为2001年基金业规范化进程的重要内容。23“好人举手”政策是指改变行政审批与小范围内选择基金管理公司的做法,强调拟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机构要用事实证明自身具备管理能力,并向社会公开承诺自己是行为规范的理性机构投资者。由于引入了市场监督评价机制,这一举措在短期内大大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和市场监管的水平。
三、财经类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基金黑幕”事件背后的思考
“基金黑幕”及其影响引发的是我们对于现代经济条件下财经类媒介的社会角色及其社会影响力的思考。
关于大众媒介影响的争论,Bernard Berelson曾归纳出以下三种主要的观点。实务派:传播媒介的代表与研究人员;学院派:媒介内容的精英批判者,尤其指大学里的学者;实证派:实证社会科学研究人员(Bernard Berelson:The Great Debate on Cultural Democracy, 1961)。24在此基础上,Davis和Baran列出了关于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七个基本问题如下:25
1、大众传播究竟有无影响?
2、大众传播如何影响我们?
3、大众传播最重要而显著的影响为何?
4、何者为大众传播的正面效果--对个人及社会有益者?
5、何者为大众传播的负面效果--对个人及社会有害者?
6、如何增加大众传播对个人的正面效果,并限制其负面效果?个人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大众传播?
7、如何增加大众传播对社会的正面效果,并限制其负面效果?社会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大众传播?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用这七个问题来对财经类媒介的社会影响进行考察。出于简化的考虑,我们提出如下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财经媒介是否影响社会和经济?”
从“黑幕”事件中我们得出了一个无需置疑的答案。无论是从短期效果(如股市的立即动荡)还是长期效果(如中国证券市场的走向规范),直接效果(如各大基金公司的反应)还是间接效果(如开放式基金的受阻)来看,《财经》及其《黑幕》报道给社会和经济运行带来了毫无疑问的强烈冲击。前文列出了《黑幕》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四种影响即:监测经济环境,保障投资者知情;引起股市波动,冲击宏观经济运行;设置经济议程,引导社会舆论;行使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而广之,我们可以将之视作财经媒介和财经报道对于社会和经济的一般影响。恐怕更有意义的是第二个问题的提出:
“财经媒介是如何影响社会的?”
相关专题:《财经》杂志人事大震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