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墨斗:并非例外的大秦帝国

2009年06月16日 14:05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0人参与0条评论

春秋战国各个政权之间的竞逐角力、实力的此消彼长、霸主地位的频繁转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代欧洲同样混乱的政治军事格局

文 | 墨斗

“三家分晋”被史家公认为是两个重要时代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华夏大地处在言论自由、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在此之后,开始进入大(诸侯)国中央集权、扩军备战的战国时期。

西方学者可能会比疲于梳理漫长国史的中国人对这段时期更感兴趣,因为春秋战国是“轴心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时期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们的思想遗产,和影响东方两千年之久孔孟老庄,必定有得一比;而对国际关系学者来说,春秋战国各个政权之间的竞逐角力、实力的此消彼长、霸主地位的频繁转移,很容易让他们联想到近代欧洲同样混乱的政治军事格局。

从三家分晋到秦灭六国,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很大程度上也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爱好统一”的优良传统,很多西方学者就此认为,“战国时代的诸侯国无力实施制衡,或者战国时期进行侵略特别容易。”许田波写作这本《战争与国家形成》,与其说是为了否定这一简单观点,不如说是想通过历史梳理详细解答“秦缘何能统一”的问题。

许田波认为,整体而言,近代欧洲各国是受制于制衡—均势机制以及扩张成本上升机制的,如有一家坐大并企图扩张,例如17世纪的西班牙、17~18世纪路易十四的法国以及19世纪的拿破仑法国,就会在不长的时间里受到多种因素---如军力不足、国家负债沉重、民怨沸腾、敌国建立联盟等等---的制约,终遭失败。而在中国的战国时代,秦国却有效地利用了各种内政外交手段,避免内乱,稳扎稳打地扩张国土和实力,成功瓦解了其他国家一次次联盟的努力,以支配机制克服了制衡机制:当各国国君一觉醒来,发现秦国才是最大威胁的时候,情势已不容他们再团结起来了。

齐国是老牌强国,齐桓公之后雄踞山东400年;楚国在吞并了越国后拥有两江之间的大片土地;魏国一度成为第一霸主,吞并了黄河西岸原属秦国的大片领土⋯⋯但中原大地最终却被地处西陲的秦国逐步蚕食。单读一段春秋战国史就足以让人目迷五色,但学人大都不满足于此,都有寻找前因后果的好奇,如果与欧洲环境相似的时代比照一下,秦国就显得十分例外了。

而许田波的结论---如果说有结论的话---主要是否定性的:自由民主之根并非西方所独有(春秋时代早已萌芽,但被秦的专制崛起所打断),秦国也并非什么大国政治博弈规律中的“例外”,中国政治格局有自己的发展嬗变之路。-

[责任编辑:dinghl]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