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破解“夹心层”住房难

2009年08月18日 15:45
来源:null

人参与条评论

市政协举办论坛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献策

昨天,50多位学者、专业研究人士和政协委员齐集市政协议事中心,共同参加市政协举办的“保增长重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论坛。

发布权威信息

“交易量持续下降、交易价高位滞涨、产业地位逐年下降、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这是上海财经大学胡怡建教授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概括。

胡怡建认为,目前稳定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目标应是“提升交易量,降低交易价”。国泰君安证券公司高级研究员孙建平也建议,“在一定幅度范围内,引导和鼓励开发商降价”。

除了“降价提量”的工作,发布权威房地产信息也应该由政府出面。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副研究员丛诚认为,由于房地产产业链长、体量大、涉及部门较多,不同主体难以对情况全面把握。因此,丛诚建议成立“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保障联席会议机制”,对本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动态及时分析研究,建立房地产政策出台前预评估机制和出台后效果跟踪评估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并进行权威解读。

创新公积金政策

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主要通过廉租房和经适房等渠道解决,中高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通过市场解决。然而,还有数量很大的家庭既没有达到经适房的门槛,也难以负担高额房价,被称为“夹心层”。他们中既有就业未久的年轻人群,也有对改善住房条件企盼多年的老居民。

市政协委员黄鸣认为,“夹心层”的自住性住房需求很大。如果能满足他们的住房需求,既能改善民生,也能拉动内需,推进房市健康发展。黄鸣建议,可创新公积金政策,进一步降低公积金贷款利息和贷款“担保费”,给予公积金贷款享受者更多的优惠和吸引力,以刺激市场刚性需求和改善型换房需求的及时释放。

“住房公积金向直系亲属开放。”黄鸣委员提出这样的设想,如果儿女们可以提前“借用”父母的公积金来解燃眉之急,年迈的父母也能用子女的公积金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将能起到“调动现有社会资源、持续盘活住房公积金、切实鼓励自住型住房消费”等多重功效。

对于“夹心层”的住房需求,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益超建议建立统一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平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把大量闲置的存量住房拿出来用于保障性租赁,同时政府给予租户一定的租金补贴。

引导梯度消费

“并不是所有群体的住房问题都要通过买房来解决”。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施嘉霖认为,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很有必要提倡租赁消费、梯度消费,改变目前的住房消费观念和固有的购房消费模式。

市政协委员李世耀认为,加强租赁市场建设,让居者有房住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李世耀提出,政府应当建立、发展房地产租赁服务实体机构,通过市场上寻找房源转租出去,同时给予困难家庭一定补贴,切实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现实问题。

青年白领群体的住房需求如何解决?市政协委员屠海鸣建议,政府可出面推动建造一批“青年白领公寓”,单套面积很小,但配套设施齐全。这种既不同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青年公寓”,专门供给那些有知识有学历,并已经有一定收入的青年白领,为上海留住一大批青年人才。

市政协副主席周太彤参加论坛。

[责任编辑:robot]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