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评论:经适房“最牛身份证”折射对监督的不屑

2009年08月31日 15:13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李辉

人参与条评论

在北京市 “经济适用住房市级备案结果公示”中,出现一名身份证号为18个1的人,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身份证号。就在网友质疑纷纷指向登记失误或是暗箱操作时,相关部门解释,这并非真正的身份证号,而是为因特殊原因无身份证的申请人设计的特定编号。 (8月30日《钱江晚报》)

在经济适用房摇号出现6连号、14连号不久后,北京有关方面公示的经济适用房备案结果,其中竟然出现了一名身份证号为18个1的人,这事儿引起网友的质疑,当然就绝不奇怪。而颇为奇怪的是,面对质疑,有关方面的解释是那么的“振振有词”——有些人、有些部门,还是从骨子里把监督看得很轻。

为什么要公示经济适用房备案结果?当然是为了接受监督。但问题是,有关方面既然能够用一个 “设计”的“特定编号”来代替身份证号码,那么有关方面又拿什么来让我们相信其他信息不是“设计”出来的呢?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史上最牛身份证号”背后一定藏着什么猫腻,更不是说其他申请人的信息也是有问题的,笔者只是觉得,在供人监督的公示结果之中,公然“设计”相关信息,至少折射了一种对待监督的不良理念。

有关方面的解释其实是不成立的。申请保障住房或许确实需要一个身份证号码才能进行,但是,在当事人确实没有身份证的时候,变通的办法绝不能够是帮助其 “设计”一个 “特定编号”。这个时候,可以解决问题的是公安机关、公证机构、社会团体或其他担保人。住房保障部门身处 “瓜田李下”,怎么能够自行去 “设计” “特定编号”就一路操作下去呢?更别说,其在公示时还任由18个1的 “史上最牛身份证号”雷倒他人,不加任何注解说明,也不采取任何主动接受监督的措施,比如辅以当事人的其他能够证明其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有效材料。

说到底,“史上最牛身份证号”折射了对监督的不屑。固有的一个规律是,你越是对监督不屑,监督就会越对你进行“围观”。其实谁都知道,公众的质疑并不在于18个1的身份证号,而在于“设计”出“史上最牛身份证号”的有关方面的做派以及“发自内心”的对监督的无知无畏。在经济适用房领域,丑闻已经太多,而敬畏监督的意识却实在太少。在“史上最牛身份证号”一事上,它背后有无丑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个领域丑闻不断产生的土壤——监督,还没有强大到让相关部门、人员敬畏的程度。 (李辉)

[责任编辑:hanfn] 标签:设计 最牛 监督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