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期待
特约撰稿 吴晓波
记得是2004年的秋冬,世界经济论坛在达沃斯开年会,我从美国坐飞机回国内,途中读到一份英国的《金融时报》,在报道达沃斯年会的版面上,画着一幅漫画——在冰天雪地的雪道上,人们正四下惊吓逃走,从山坡上滚下两个巨大的“雪球”,一个上面写着中国,另一个写着印度。
我对这张漫画的印象实在非常的深,这大概形象地记录了当时某些西方人士对中国与印度崛起的惊吓。时间一晃过了五年,当下的世界,人们的确四下惊吓逃走,不过从大坡上滚下来的雪球不是印度也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相反,在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扮演了“掩护者”的角色,比如,从去年7月到今年6月,中国新购买了2700多亿元的美国国债,这相当于美国的第三大债权国——英国所拥有的美国国债数量。
当9月,达沃斯在大连举办盛会的时候,“雪球”是不会有的了——因为正值盛夏,而人们也开始从巨大的惊吓中反应了过来,开始重新探讨复苏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城市,人们一定会一再地讨论这个问题:中国到底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再说一点自己最近的经验。就在8月下旬,我受邀去马来西亚参加当地的一个华人书展。刚到吉隆坡的第一天,主办方安排了四个媒体访谈,让我吃惊的是,其中有三家媒体的第一个问题竟是同样的——“经过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将代替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的新火车头,你能告诉我们崛起的秘密吗?”
这样的提问里,分明洋溢着南亚热带特别的炙热以及海外华裔朋友的骄傲。
然而,我不得不一次接一次地对他们解释,中国并没有代替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的新火车头,真的没有,一是没有能力,中国的经济总量要赶上美国,最乐观的计算也还要二十年,二是没有意愿,中国自己的问题还一大堆,从经济到社会,要达到“和谐”还得化老鼻子功夫。马来西亚的朋友一开始以为我是谦虚,后来渐渐地听明白了,也理解了。
过去十来年里,读到的很多关于中国的议论,最多的两种,一是“中国威胁论”,一是“中国崩溃论”,它们往往根据“天气”的变化轮番出现。而听多了以后,在某一天,你会突然惊悚地发现,那些说“威胁论”的人和说“崩溃论”的人,竟然是同一批人!无论是“威胁论”还是“崩溃论”,它们都是“中国强大论”的必然推演,区别仅仅在于推演的方向不同而已,就好像列宁同志说的那样,“极左往往是对极右的一种响应”。
所以,当达沃斯开到大连的时候,在盛夏的热烈氛围中,我们的讨论却应该在喝了冰水或冰啤酒之后展开。关于G2的讨论最好可以休矣,如果你从海关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话,从我们这里运出去的是衬衫、玩具和小型推车,运进来的是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中国对于世界的意义仅此而已,如果这样就能当“老大”或当“火车头”,那就太“夜郎”了。
从去年入秋之后,中国的经济界就开始莫名地弥漫起一股很亢奋的舆论,不少人认定“中国经济必将在全球率先复苏”。到了今天,据报道,“经济的晴雨表都印证了经济企稳回升的判断”。于是,大连的这次论坛很可能成为一场印证中国奇迹的又一次盛会。
然而,我们还是要说,在今天的世界,“增长”并不是最值得骄傲的——如果从中国近六十年的历史来看,每到经济陷入低迷之际,往往靠巨额投资就可以拉出泥潭,这个药方已经开过很多次,几乎次次灵验,2008年至今的这一次,无非也是如法炮制而已。可是,要真正让经济健康的、可持续的成长,却非需要靠市场化的改革不可。这种成功的前例也并不是没有,比如1993年和1998年的两次就很值得回味。
因此,在大连的盛会上,我们实在应该保持自谦和反思的姿态。这次大连论坛的主题非常吸引人——“重振增长”,不过,我们实在要对此有重新定义和拓展研讨的必要。
相关专题: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