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芯邦微电子:一招鲜之后的尴尬

2009年09月14日 17:06
来源:创业家

人参与条评论

文 | 《创业家》记者 胡宇萌

平日想要采访张华龙应该不是件难事,张接受过众多媒体的采访,对于媒体他应该不会太过抗拒。可是,时值上市缄默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屡次致电芯邦公司都被拒绝,当我直接登门拜访时, 对方以领导开会或者出差为由把我拒之门外。

如同许多海归回国创业的企业一样,芯邦有着浓烈的“洋味”—创始人张华龙北大毕业,随后留学美国;学成后开始芯片设计工作,成为芯片巨头公司高级芯片设计工程师。2003年,回国创业,张华龙带回来的是核心技术以及同属“海归”的团队骨干成员。之后开始一系列的公司化运作,公司的架构当然是海外红筹模式,创业的过程伴随着风投的青睐和市场的眷顾。芯邦的创业路如同众多海归公司一样常规。

芯邦进入的却是中国企业当时完全空白的领域—U盘芯片。当时全球市场80%的U盘产自中国的深圳和东莞,但是最核心的控制芯片技术大都由中国台湾和韩国公司掌控,国内的厂家没有一家拥有这项核心技术。U盘制造企业利润的大部分被上游芯片制造企业拿走。

芯片设计出身的张华龙看到这一市场落差,于是就想在这一领域实现国产芯片零的突破。2003年,正好是计算机软驱走向没落、闪存盘兴起的年份。在张华龙创业一年后,提出笔记本电脑抛掉软驱倡议的英特尔发现了芯邦,于是在2005年7月,英特尔风险投资基金与联想共同出资250万美元投资芯邦。

在资本的推动下,芯邦实现了飞速发展。至2006年底,芯邦的第一代USB闪存控制芯片出货量已经超过5000万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同年,芯邦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人民币。2008年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中国U盘芯片市场占有率第一。至此,芯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U盘闪存控制芯片供货商。

早在2007年,芯邦就已启动上市程序。然而,国外资本市场行情却每况愈下。国内最早登陆纳斯达克的两家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上市表现可用“惨淡”来形容。数字多媒体芯片提供商中星微,登陆纳斯达克当日便跌破了10美元的IPO发行价,报收于8.38美元;随后,珠海炬力在纳市融得7200万美元,较之融资计划缩水了将近三分之二。为了避免惨剧再次发生,张华龙决意放弃海外上市,转战国内资本市场。

但是,虽然已经晋升为全球最大的U盘闪存控制芯片供货商,然而2008年的营业额只有3000万美元。近些年,芯片价格战烽烟四起,芯片的利润率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以解调芯片为例,国内原有几家每年营业额过亿的公司,但经过几年的价格战,利润几乎归零。在U盘芯片领域,目前已经有几家公司销售的产品比芯邦价格便宜40%,如何避免陷入价格战、维持利润率对芯邦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lizy]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