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创业板开户:到底冷清了谁

2009年09月18日 10:42
来源:中国会计报

人参与条评论

近日,多家券商都对营业部的创业板开户指标下了死命令。

东方证券要求营业部要确保10月底前完成25%的开通率;而海通证券的目标更加激进,要求到创业板市场正式开始运行时力争完成存量客户45%的开通率!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还要从颇具中国特色的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说起。

对于投资者适当性这一制度,证监会一直处理得很谨慎。

不过,自出台伊始,这一制度就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和赞扬。这样的鼓励和肯定更加坚定了监管当局要把这一制度严格执行下去的决心和勇气,甚至提出如果营业部人员代替投资者在《风险揭示书》上打钩,都有可能承担责任。

既然证监会都如此表态,证券营业部就没有理由不坚定地执行。于是,有的营业部在投资者最后确定之前还非常好心地问上一句“你确定吗”,如同王小丫《开心辞典》的最后一问,这一问还真让很多人又产生了怀疑,在最后签字的时候打了退堂鼓。

这一幕生动具体地体现了该制度的效用所在,该案例也曾经被作为正面教材广为传颂。

不过,与这一幕相伴的是,自7月15日投资者可以开立创业板证券账户那一天开始,创业板开户就一直挣扎在冷清的尴尬中。截至8月30日,创业板开户率仅3.68%,这显然不是深交所想要的结果。

其实,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规定并没有采取曾经广泛讨论的以资金量或者交易量作为准入的门槛,而交易期限的标准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投资者的投资权利。只要想参与创业板投资的投资者,并不会受到很多实质性的限制。

那为什么还会如此冷清呢?很长时间里谁都没有发觉这件事情做得实际上有些过了。

首先,不可否认证监会和交易所这一次的投资者教育工作的确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做得到位,教育的重点也从来没有偏离地一遍遍强调创业板的高风险。不过,这样还真把很多投资者给吓住了。

其次,这两年股市的上蹿下跳早就给投资者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对于更加生猛的创业板,他们自然会更加谨慎。

最后,当然也不排除很多投资者“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态,等创业板上市交易之后开户也不迟。

不管是什么原因,创业板开户率离目标相差甚远的现实已经让深交所坐不住了。于是,文中开头那几家营业部的死命令也就下得顺理成章。

其实,创业板开户冷清有很多的原因,或许当创业板企业真正上市交易之后这个问题会得到根本的改善。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最危险的是千万不能因噎废食,在一阵严格的执行之后却又自我否定地敞开了一个宽松的大口袋,那么这项曾经被大家叫好的制度就会成为一个闹剧。

[责任编辑:robot]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南方风机创业板IPO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