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G20能否走向机制化

2009年09月26日 17:0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参与条评论

9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匹兹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与会各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选择匹兹堡来做G20峰会的会址,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这个曾经代表美国夕阳产业的“锈蚀之城”,如今已成功转型为“绿色之城”。转型对G20来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自去年11月首次G20峰会以来,转型一直是各国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它同样也是这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但是,各国决策者和经济学家讨论的,主要还是一国经济的转型,或是全球经济的转型。而从G20三次峰会的进程看,转型的意义可能更多地表现在国际经济治理的层面。

G20的作用是在转型中体现而出的。从去年11月的华盛顿峰会到今天的匹兹堡峰会,实际上就是一个G20不断提升国际经济治理能力的转型过程。其突出特点是,一批新兴经济体能够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共同探讨未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恰如路透社的分析所言,“本土产生的金融危机使富国的地位降低,从而为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腾出空间,这反映了持久的权力转移,而这将在本周的G20峰会上表现无遗。”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至少从两个方面显示出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转型的紧迫性。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那一套金融体制严重失灵,导致金融危机的病毒迅速发酵、传播;二是在一个新兴经济体不断成长的时代,仅仅依靠发达国家自身的力量,已无法更有效地掌控全球经济的运行,更难以抗御危机的袭击。这就是G20走上世界经济舞台的历史必然性。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G20各成员通过在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外交、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协调,采取了100多项不同程度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遏制了经济衰退,推动了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起步。

G20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协调一致。如果说去年的华盛顿峰会是G20展示信心的会议,那么4月的伦敦峰会就是一次探讨和确定方向的会议,而匹兹堡峰会意味着G20进入一个更加艰难的协调阶段。

G20的成员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利益考虑,对国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更长时间的磨合。

目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已经过去,经济有可能出现复苏,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协调一致往往也是最艰难的。一些成员有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采取更利己的措施,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为转移视线,已重提所谓失衡问题,试图给贸易保护主义寻找借口。这些都给未来的协调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和复杂的因素。

指望一次G20峰会就能够取得完全的协调一致是不现实的,但协调一致的方向不容改变。匹兹堡会议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改革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取得协调一致的进展,如此才有可能使全球经济走上一条稳定的复苏之路,才能够为危机过后的G20走向机制化,奠定一个基础。(本报高级编辑 丁刚)

[责任编辑:luqiang] 标签:机制化 峰会 机构治理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