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以色列居里夫人
约纳特
找到生命起源最后“碎片”
一名以色列女性、两名美国人以各自独立从事的核糖体研究摘取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生命细胞内的蛋白质生产者。三名获奖者在各自漫长旅途上寻获“金钥匙”,成功破解蛋白质合成之谜的“最后一块碎片”。
45年后女人再夺诺贝尔化学奖
约纳特:孤独旅行者
欧洲中部时间7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科学院公布评选结果。发布会现场演示的幻灯片上,约纳特的照片旁写着一行字:“先驱约纳特:1980年—1990年,孤独旅程。”评审委员会说,约纳特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对核糖体展开深入研究,就像一名“孤独的旅行者”。发布会上,评审委员会拨通约纳特的电话,记者们开始提问。电话里,声音时断时续,偶尔出现长时间沉寂,令电话线两端的人不得不反复问:“你还在那么?电话断线了么?”约纳特告诉大家,得知获奖,她“非常、非常开心”。
施泰茨:解决“相位问题”
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以涉及核糖体相位的研究成果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三分之一奖金。评审委员会说:“施泰茨1998年成功解决(这一研究中的)‘相位问题’(phaseproblem)。”施泰茨告诉德新社记者,
接到来自瑞典的通知电话时,他正打算去体育馆健身。“电话那头建议我别去健身,因为接下来会有不少电话找我。”施泰茨利用X光结晶学和分子生物学摸清蛋白质及核酸的构造和运行机制,有助于人们理解基因表达、复制和重组。
拉马克里希南:造“尺子”的人
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以一把“尺子”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三分之一奖金。评审委员会说,拉马克里希南所造“尺子”令核糖体研究得以精确测量一些数值,从而突破先前局限。
得知自己获奖时,拉马克里希南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个玩笑吧!”他随后告诉瑞典广播电台记者,自己还没来得及把这消息告诉妻子。发布会现场几名专家说,核糖体研究“相当复杂”。为获取先前难以获取的生物信息,3名获奖者皆巧妙设计了不少“把戏”,而拉马克里希南的“尺子”便是其中之一。
“铿锵三人行”诺奖新趋势
拉马克里希南 施泰茨 约纳特
继先前几天公布的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之后,化学奖再次为3人分享。与过去相比,诺贝尔奖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归属多人,而非一人。化学奖评审委员会说,这体现科学发展趋势,即研究人员合作日益紧密、交流日益广泛、以团队形式寻求突破。这次3名获奖者虽为各自独立展开研究,但在不同时期所获不同发现彼此启发、互相补充,堪称“非传统意义上的合作”。拉马克里希南说:“科学是一项(需要)高度合作的
事业……许多人对核糖体研究做出贡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只是宏图伟业的几名代表。”
|核糖体|
生命工程师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DNA分子,它们对于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棵植物或者一个细菌而言,都至关重要,因为这些DNA分子决定了生命体的外貌及功能。DNA是几乎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它存储了大量的“指令”信息。具体而言,核糖体的工作,就是将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翻译出来,之后生成任务不同的蛋白质,例如用于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免疫系统中的抗体、胰岛素等激素、皮肤的胶原质或者分解糖的酶等等。
|趣解|
跑得过死神拿得到诺奖
许多人对诺贝尔奖的印象是,它经常颁发给老者。比如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仍然是老者。华裔科学家高锟生于1933年,美国人史密斯生于1930年,博伊尔则生于1924年。
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就是要保证获奖成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基础性研究成果由提出到被广泛认可,往往有一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检验。比如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
杆菌。20多年后,两人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是2007年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获奖时,他已是90岁高龄。诺贝尔奖也并非总是“姗姗来迟”,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从发表论文到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有一年时间。这被称为奇迹。而大多数诺贝尔奖成果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不过从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45年后为女性争光
约纳特1939年生于耶路撒冷一个贫穷犹太人家庭。她的父母几乎没受过教育,但支持女儿好好念书。约纳特1962年和1964年分别获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和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68年获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X光结晶学博士学位,1970年在以色列创办当地唯一一间蛋白质结晶学实验室。2008年获联合国“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此次勇夺诺奖后,有人把她誉为以色列“居里夫人”。
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约纳特是第四名女性获奖者,而且从1964年以来就再无女性上榜。先前3人分别为玛丽·居里及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在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女性获奖者少之又少,虽不乏居里夫人这样两度获奖的传奇人物,但只有35位女性获诺奖殊荣。所占比例不到获奖总人数的5%。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中国日报》
相关专题:2009年诺贝尔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