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今揭晓 危机“良医”最有望夺魁
截至昨天,诺贝尔奖已公布5个奖项获得者,仅有经济学奖尚待揭晓。根据诺贝尔基金会之前公布的日程,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会公布经济学奖得主。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暖等大环境下,研究货币政策、行为经济和环境经济的3组经济学家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殊荣。
货币政策三人组
根据汤森-路透的预测,约翰·泰勒、豪尔迪·加利、马克·格特勒3位经济学家由于在货币政策理论研究方面贡献突出,极有可能成为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考虑到货币政策理论在金融危机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上述3人几乎是最大热门。
约翰·泰勒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1993年所提出的货币政策规则“泰勒规则”,已为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所奉行,其后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也主要是对其理论的发展,或是致力于参数的选取方面。从投资实务的角度而言,泰勒规则被广泛用于利率期货等投资的分析中。
豪尔迪·加利为西班牙巴塞罗那庞比犹-法布拉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及国际经济学研究中心董事。他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推崇者,并与另一位著名的新凯恩斯主义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埃·布兰查德进行长期合作。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强调失业和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核心观点是经济波动与真实冲击(如技术冲击)有关,而与货币冲击无关。加利曾著有《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商业圈》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介绍。
马克·格特勒为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他与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保持长期亲密的合作关系。二人在美联储1999年度研讨会上提交的合著论文中提出,央行应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资产价格的变化,其程度只需到能影响实体经济的前景即可。
行为经济两人组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马修·拉宾和瑞士苏黎世大学经济学实证研究学院教授兼院长恩斯特·费尔由于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成为另一组热门人选。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行为经济学尝试对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在“现实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主流学派的“经济人”概念。他们认为,“经济人”也对具有偏见的推理、自我沉溺、自我毁灭的行为和种种其他人类缺陷和长处作出反应。行为经济学理论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因此,行为经济学试图对传统假定进行修正。
马修·拉宾认为,人们的偏好具有“风险厌恶”的基本特性。风险厌恶和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在效用上是一样的,这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直觉。这有助于解释在大规模的风险上,人们倾向于降低消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活动。该理论也包含了赌金很小的时候,人们所表现的“风险中性”,即他们只根据期望货币价值来选择赌博。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期望效用函数刻画了人体对待风险的不同偏好。恩斯特·费尔通过试验印证了这一成果。
环境经济二人组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廉·D·诺德豪斯和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马丁·L·魏茨曼由于对目前流行的环境和气候经济学作出了不凡贡献,也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德豪斯是全球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顶级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环境、价格、能源、技术变革、经济增长等都有所涉及。1972年,诺德豪斯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JamesTobin)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tEconomicWelfare),主张应该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同时加上一直被忽略的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经济活动。
诺德豪斯不断发展研究全球变暖的经济学方法,包括整合的经济和科学模型的构建等,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他还极力主张从排放许可制度转向征收碳排放税。
魏茨曼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经济学,内容涉及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绿色会计、生物多样性经济、环境立法等多个方面。他尤为关注气候变化,并将突发性气候变化要素的影响纳入气候变化成本收益分析。
相关专题:2009年诺贝尔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