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征信体系建设须突出公平二字

2009年10月16日 0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人参与条评论

近日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负面记录保留期最长为7年,成为条例的一大亮点。据了解,此次征求意见的《征信管理条例》,包含的信息范围十分宽泛,除基本信息之外,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电信用户缴费信息、居民水电煤气缴费信息等也将一并被纳入到征信系统。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改善信用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应大力推行。

但征信体系如何建设,却须认真研究和思考。

尽可能地将各种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行为有关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对于规范信用行为、确立信用观念、增强信用意识,无疑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在征信系统的管理、信用信息的采集、信用信息范围的确定过程中,眼睛不能只盯着普通百姓、法人和社会组织,而应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要求,将征信系统范围进一步扩大。

其一,不能单纯为了满足利益集团的需要而确定信息采集范围。如电信用户缴费信息、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等,不仅要采集消费者的信用信息,也要明确这些企业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规范他们的行为。假如这些企业出现隐瞒实情、违规收费、暗箱操作等行为,也应当列入负面记录、黑名单等。

其二,政府部门、垄断企业等,也应当列入社会征信体系的考量范围。如果哪个部门、单位或企业,在行政执法或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如果出现乱作为、不作为或不信守承诺等情况,也应当像对待个人、法人、社会组织一样,将其列为不守信用或黑名单范围。

笔者认为,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一定要充分体现公平这一原则。凡是在社会交往、社会经济活动、社会公共活动过程中发生与信息有关的交易活动,都要列入到征信体系的建设范围,都要受到社会征信体系规则的约束。只有这样,社会信用建设才会健康发展,社会的信用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 (谭浩俊)

调查

中国征信制度建设提速

1.您认为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应保留多长时间
  不保留
  1年
  1~3年
  3~5年
  5年以上
  不确定
2.您认为征信管理条例会否侵犯个人隐私
  会,条例对公权力约束不够
  不会,条例保护了个人隐私
  不确定
3.您认为征信中心对个人征信信息有无告知义务
  有义务告知
  无义务告知
  不确定
[责任编辑:robot]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