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基金一姐王鸿嫔作别 上投摩根重装待发

2009年11月06日 22:07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赵娟

人参与条评论

赵娟

这次王鸿嫔真的要离开了。

11月2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投摩根)发布公告,其董事长陈开元证实总经理王鸿嫔已递交辞呈。一年多来沸沸扬扬的离职事件终于尘埃落定。

作为最早的一批合资基金公司的开拓者,王鸿嫔5年间在业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随着王鸿嫔、傅帆、孙延群等高管相继离去,上投摩根最早的创业团队已集体谢幕。

这家曾经发展最快、风格鲜明的合资基金公司正经历着一次最大的转折。上投摩根高层变动再次突出暴露了公募基金行业的老问题:人才的流失对基金公司的影响有多大,面对老一代核心团队的离去,基金公司将如何打造真正的公司品牌?

“一姐”王鸿嫔

王鸿嫔以家庭缘由请辞,新的继任者将是上投摩根现任公司董事、外方股东台湾区摩根富林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硕麟。

了解上投摩根的投资者很少会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女掌门人,王鸿嫔也是国内基金公司中唯一开博客、最早开设讲堂亲自为投资者介绍基金投资的老总,被誉为业内“一姐”。

2007年,成立不过3年的上投摩根辉煌一时。当年内需动力和亚太优势基金的一日售罄仍保持着至今基金业募集时间最短、超额认购金额最多的纪录。

从当年下半年后,王鸿嫔要离职的消息就时有传出。也是从这时起,唐建“老鼠仓”,投资总监吕俊出走,业绩下滑,到今年的后任投资总监孙延群休假后突因病去世,一系列事件让上投摩根不断处于风口浪尖。作为公司总经理、代言人的王鸿嫔成为各个事件中的关键词。

2003年,带着台湾“基金奇才”和“营销女王”称号的王鸿嫔只身从台湾来到上海,次年5月上投摩根成立。“先做好业绩,再做大规模”,起初王鸿嫔也是抱着“小步扩张”的心态,但在3年内通过管理资产规模的扩张,上投摩根迅速迈进国内基金业第一梯队,成为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最年轻的一员。

王鸿嫔将她在台湾的营销经验带到了上投摩根。2005年上投摩根发起“致富100”家庭理财规划活动,2006年又提出举办“100场摩根基金大学”计划。这些突出投资者教育的营销模式甚至成为上投摩根的代名词,也为其规模扩张起了重要作用。上投摩根还是首家主动提前结束基金募集的公司,首家只对老投资者展开持续营销的公司。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认为,上投摩根给市场带来了全新的营销方式,王鸿嫔可以称得上是给中国基金业留下了一个深深足印的重要人物。

而王鸿嫔也是业内受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从吕俊出走的事件起,“强悍”的工作作风便是王鸿嫔给外界的又一深深印象,她与内部团队的关系问题屡被提起。

一位上投摩根的老员工称,“王的特点是不为自己辩解,她认为任何一个公司靠的是制度而不是人,在这种职业化的心理下,她的处世方式就是BusinesstoBusiness(职业对职业),几乎不挽留离开公司的任何人。”

吕俊后,一系列中高层管理人员先后离开了公司。很多人将团队的不和归结于她的性格,将人与人的关系上升到了公司的问题。

在上投摩根内部,多数员工几乎没有和王鸿嫔单独吃过一次非工作餐,但提起职业精神,即使已经离开上投摩根的人依然对她十分尊重,“她是我见过的最敬业的CEO之一,当年每个周末都在外做培训,做事上没的说。”一位原上投摩根员工称。

基金业样本

随着王鸿嫔等高管短时间内相继离开,上投摩根的转型显得更为迫切。

在公告王鸿嫔离职的消息后,上投摩根市场部就一直处于加班加点工作状态中。市场总监朱戈宇感言,这是公司经历的最大一次冲击。

上投摩根的销售团队和一些高管也在频繁拜访机构客户,并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直邮的形式与普通投资者沟通,力图将影响降到最小。

这次危机也部分缘于此前公司另一位高管的离职。今年10月,上投摩根主管前台和市场的副总经理傅帆接到调令,将任公司中方股东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上国投)总经理。在外界看来,傅帆的离开也很突然。

两位高管先后离开,距投资总监孙延群突然去世后不到半年,加上2008年底原督察长刘建平的离职,现在除了分管公司业务的刘樱和分管基金后台的胡志强外,上投摩根的管理层几乎大换血。现在上投摩根的员工多是后来招聘的新鲜血液,包括股东方委派的高管。

“真正要做事,靠的就是那么几个人。”许多基金公司高管都有这样的感觉,人力资本是基金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谁带来多少就拿走多少。”一位上投摩根公司内部人士称,“一家新公司刚成立之初,高管个人的决断力和行动力十分重要,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号召力也很明显。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领导风格的调整是必要的,同时规模扩大,也不能仅靠明星基金经理了。”

其实,当年吕俊的出走是上投摩根公司内部分歧的一个导火索,其后QDII整体海外搁浅开始令上投摩根的良好市场口碑出现污点,2007年后,上投摩根在产品创新上也显得落后于同行。

从2008年到2009年上半年,上投摩根整体业绩均表现不佳,其管理资产规模也在今年三季度滑落出业内前10,排名第11位。这些和投资总监的空缺以及一系列关键人物的离职不无关系。

有业内人士认为,王鸿嫔的离职、傅帆的调任背后隐含着中外方股东的利益纠纷。

分析人士认为,国内基金业依然倚重个人效应 (包括明星高管和明星基金经理)来树立品牌和提升公司影响力,如果人的离开是必然,公司自身整体的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有待提升。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效应与公司整体的关系,仍然考验着国内基金业。

新上投

对于现在的上投摩根而言,随着一代人的离去,最重要的是维持新的造血功能,如何重塑品牌。

上投摩根成立之初,股东方的协议中已载明总经理的提名权来自外方。上投摩根的新任总经理章硕麟也同样来自台湾,他曾任怡富证券投资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协理、副总经理。

今年上半年,上投摩根外方股东就已派来了新的副总经理侯明甫主管投资。“现在外方股东派来的高管都是股东方高级别的人物,也对资产管理业务非常熟悉,他们的到来说明股东对上投摩根越来越重视。”朱戈宇称。

从上任后,侯明甫就没有闲下来,半年来一直在忙着招聘,他曾向董事会拍了胸脯保证业绩,为投研团队争取来了10个名额。侯明甫还提出了“ALLSTAR群星计划”,意在提高整个投研团队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上投摩根旗下基金的业绩已有改善。

据了解,中方股东上国投也将再派一名副总经理主管产品和创新业务。接替傅帆主管前台和市场的位置目前空缺,很可能采取内部提拔的方式选任。

在新的人员架构中,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投研团队,投研的力量决定着业绩,能否再创辉煌最终决定着上投摩根能否成功翻身。

目前,上投摩根投资总监的位置依然空缺,原研究总监许运凯担任投资副总监。对于主要来自台湾的高管负责投研,不少业内人士担忧上投摩根的这一轮“台风”会水土不服。

不过,上投摩根公司内部人士称,公司的投研一定会本土化,但投资总监是内部提拔或从行业内寻找还不确定。

有业内人士认为,王鸿嫔留下了注重职业精神的企业文化和严格的公司制度,至少目前看来,上投摩根正在努力转型渡过难关。王鸿嫔希望能够和新的总经理做到“无缝链接”。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作为王鸿嫔的继任者,章硕麒也面临考验,从级别上讲,章硕麒几乎是从台湾平调到上海,外界也在关注,他能否带领新上投走出危机再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xinmiao]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上投摩根巨变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