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谁来为投资者监护钱袋

2009年11月10日 05:10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刘伟

人参与条评论

本报财经评论员 刘伟

当人们把一笔闲置资金交给金融机构,并选择该机构理财专家建议购买的金融产品,当然希望获得理财专家描绘的回报。但是,事实告诉人们,即便是那些在中国公众心目中“最具诚信”的国际金融机构,也往往不能确保其员工不损害客户利益。

英国《金融时报》11月7日报道称,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将对老牌金融机构瑞银处以高额罚款,原因是该银行伦敦分部的雇员随意操作客户资金,造成客户损失4200万美元

这些雇员是怎么违规操纵客户资金的呢?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的报告披露,这些员工利用了规定中存在的漏洞,就是可以在下单后等上24个小时再说明是代表哪个账户进行的交易。他们还可以把一批交易打包成一笔交易,取“平均”价格,从而隐瞒单笔交易的结果。“这些员工在下单后就等着看交易情况,然后再决定把损失(某些情况下是利润)分配到哪里。”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的结论是,瑞银的内部控制异常薄弱,以至于一名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三名员工可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每天进行至少50笔未经授权的外汇和贵金属交易,而没有被抓住。

看到这样的细节,联想到制度漏洞可能给自己财富造成的损失,谁还会对这家“信誉卓著”的银行抱有信心?事实上,该事件自2007年被曝光以来,瑞银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资金以惊人的速度流失。自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客户已累计撤资约1620亿美元。

类似事件在瑞银并非孤例。此次金融危机中,一些把资金交给瑞银香港的中国内地富豪损失巨大。根据国内财经媒体披露,很多富豪都是接受了客户经理游说,在不了解产品的情况下,购买了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而遭受损失。事实上,过去若干年中,瑞银已经不止一次遭到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处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控制存在漏洞,给客户资金造成巨大损失。

除了瑞银,其他金融机构也普遍存在类似情况。这次金融危机中,人们普遍批评国际老牌金融机构创造复杂的金融产品,由于内部风险控制薄弱,客户资金存在严重风险隐患。在国内,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丑闻相对较少,目前被披露的多是公募基金经理开“老鼠仓”等恶劣行径。

但是,伴随着普通居民家庭财富的增加,对金融理财服务的需求扩张,金融理财业务范围扩大、产品增加,防范金融机构理财业务风险,必将成为金融监管和投资者高度关注的焦点。

防范此类风险大致需要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金融机构自身加强内部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趋利的冲动,以及控制新业务风险经验不足和高成本等原因,可能令某些机构更关注扩张市场份额,而忽视客户资产安全。这就需要监管部门与时俱进,严格审核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强对新业务的审查,以规避制度缺失层面的系统性风险。

对客户自身而言,必须提高关注自身财产安全的意识。具体操作中,不仅需要关注收益率等因素,还应该选择那些风险披露更详尽、对客户资产信息披露更充分更及时的金融机构。要求委托机构每天发送资产清单,要求及时得到每笔交易记录等,是客户保护财产安全的重要方法。客户对自身财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可以倒逼金融机构加强服务和改善内控,这是外部监管和金融机构自身都无法产生的最现实有效的力量。

调查

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事件调查

1.您认为老鼠仓事件是否仅仅是个人行为:
  是,完全属于个人职业操守问题
  不是,暴露相关公司机制不完善
  不确定
2.您认为涉案其中的基金公司应该(多选):
  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向投资者郑重道歉
  赔偿投资者损失
  健全完善内部机制
  加强内部风控管理
  接受整改和处罚
  其他
3.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谁应对此负责(多选):
  自认倒霉
  涉案人员
  基金公司
  监管机构
  其他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瑞银 金融机构 客户 风险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