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让雪灾见证中国社会力量的成长

2009年11月15日 03:45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刘畅

人参与条评论

连日来,北方地区罕见的暴雪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有些地方的暴雪已达60年一遇。暴风雪考验着城市运行、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生活的冷暖和安全。昨天,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很多依然在风雪路上的人们,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发出求助,一些人已经堵在路上三四天了,这时,交警部门送来的棉被、火腿肠、方便面,让他们感受到一些温暖。而他们最期盼的,还是冰雪覆盖的道路尽快畅通起来。

  另据报道,某市在11月9日气温骤降之后,政府部门实现提前供暖,而普通居民还在等待着11月15日供暖日期的来临。随后,这种“官员暖和、群众挨冻”的做法受到了舆论的广泛批评。为此,市政府部门紧急开会,决定全市居民提前供暖。但这种在风雪面前反应的,还是引起了一些争议。

其实,风雪来临时,我们有理由要求各地政府的应对措施更及时、更有力一些。怎样应对风雪,不仅仅是给各级政府提出的一个问题,而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自然灾害突然来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不受影响。关键是要寻找在灾难中共同成长的社会力量。

风雪袭来时,团河北省委开展“情暖冰雪路”专项行动,发动近10万名志愿者抗击冰雪,并通过网络发动石家庄、保定等地的QQ群,号召近万名网络志愿者参与。有人说,近年来,志愿者的壮大成为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一种重要标志。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以志愿者为代表的民间力量的广泛动员、积极参与,成为与政府组织救援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积极力量。

同时,在风雪中,强调各级政府责任和应急反应的同时,如何提高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的应对能力,怎样更好地发挥公安交警的疏导和消防部队的救援作用,以及医疗卫生、公益慈善等部门的动员和参与,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不断发生的灾难事件面前,我们忘不了那句掷地有声的名言:“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灾难中学会应对灾难,并减少灾难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中国社会在进步道路上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社会课题。

根据天气预报,从14日起,依然有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这场应对风雪的社会考验还在继续。寒风冷雪中,相互温暖,相互鼓励,是激励社会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

[责任编辑:hanfn] 标签:中国公民 风雪 雪灾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暴雪考验蔬菜供应链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