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B股:回购未必现实 改革空间很大

2009年11月17日 07:37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申万研究所桂浩明

人参与条评论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近期B股的加速上涨,普遍被认为与市场传闻将允许B股上市公司回购注销B股股份有关,尽管到现在为止传闻没有得到证实,但是沪深两市的B股都已经创出了年内新高,而且大有进一步上行之势。

传闻反映市场对B股改革的期盼

其实,在中国现行的《公司法》中,是允许上市公司回购并注销自己发行在外的股份的,包括B股。事实上,上市公司回购注销部分股票的案例也不少见。去年,丽珠集团决定回购部分B股,并获得了商务部和外管局的原则同意,实际回购超过了1000万股的回购计划。

丽珠集团之所以要回购B股,主要是认为股价太低,加上公司有一定的闲置资金,通过回购部分B股,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公司股价并提升公司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税后利润。不过,这次回购量很少,所以它更多的只是一种财务行为,不涉及B股的改革问题。

而这次引起B股市场全线骚动的所谓回购注销传闻,则是直指对现行B股政策进行调整。由于B股多年来缺乏明确的定位,B股市场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不满,投资者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早日对解决B股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而允许回购的传闻,实际上反映了人们的某种预期。

解决B股问题该上议事日程了

事实上,也的确有人设想过通过企业在市场上回购B股并予以注销的方法,一揽子解决B股问题。应该说,这样的设想在法律上并无障碍,不过在操作中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关键是上市公司未必有这么多的钱可以用于回购B股。现在,沪深两市B股的市值已经超过1800亿元,显然,B股上市公司未必能拿得出这么多的闲置资金。因此,回购注销B股不现实。丽珠集团算是业绩不错的,现金流量也很好,但公司也只回购了发行在外不到10%的B股,这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不过,对B股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在完成了难度大得多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推出酝酿了10年之久的创业板之后,现在也的确是到了该解决B股问题的时候了。

任何改革都会给B股带来机会

事实上,B股改革的空间也是相当大的。譬如,多数B股公司同时还发行A股,是否可以考虑将B股整体转换为A股呢?或者也可以将其转为H股。这样,B股有了出路,没有发展空间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另外,如果考虑保留B股,希望其发展起来并重新具备融资功能的话,那么不妨将其纳入拟议中的国际板,可在这样一个创新的框架内予以重新定位。

还有,假如以上这些做法涉及政策配套的话,那么就目前来看,开放机构投资者买卖B股,提高其流动性,恢复B股公司的IPO,也不是不能做的事情。时下,境内机构投资者可以以QDII的形式到海外投资股票,但却不能投资境内的B股,这是极不合理的,也是有违市场经济原则的。实际上,哪怕只是对B股作些有限的改革,它就一定会活跃起来。例如2001年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曾引发过一波大行情。

现在,基于对B股改革的预期,投资者正重新焕发对B股的热情。抓住这样的有利时机,在正确引导的同时,加紧B股问题的全面解决,显然已经成为市场各界的共同愿望。

[责任编辑:liliang] 标签:回购 B股市场 桂浩明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B股暴涨原因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