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哥本哈根难成碳减排“里程碑”

2009年12月06日 23:15
来源:投资者报

人参与条评论

《投资者报》研究员 汤昕

奥巴马北京之行后不久,美中两国都赶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宣布了自己的减排计划。美国提出,2020年美国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17%。中国政府宣布,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减少40%~45%。

海外媒体对美中两国的减排目标都有所议论。作为人均排放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减排水平比相应的发达国家水平低10%。中国提出的是排放相对减少的目标,在总量上还将有所增加。

中国尽到责任

11月26日,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1995年到2005年的短短10年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已经下降了43.1%;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降低13%。

国际社会认为既然中国在过去10年单位GDP碳排放就可以下降百分之四十多,未来的目标是不是有点低了。其实中国的目标是切实的、负责任的。

纵向比,过去的数据不能完全套用到现在来。经济环境完全不一致了,在现有的节能成果上,继续加压越来越难。横向比,世界能源机构最近发布了2009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提出了将大气中温室气体长期浓度控制在450PPM(百万分之)。根据此框架,从2007年到2020年,全球GDP约增长52%,而碳排放量增长6.6%。那时单位GDP的碳排放将比2007年下降42.5%。平均下来,单位GDP的碳排放水平每年大约要降低2.79%。

中国的承诺则是单位GDP的碳排放水平每年大约降低2.43%,相差只有0.36%。450PPM情景是一个目前提出的理想的状况,对减排要求较高,实际上各国的目标可能都会低于这个高度。

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下,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发达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减排对他们的实际影响小些。而发展中国家,还有工业化的要求,减排难度就大多了。因此即使按照450PPM情景,发达国家的单位GDP减排幅度应该要高于42.5%;发展中国家应该是低于42.5%。而中国提出的40%~45%减排目标,完全担起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尽的责任。

技术资金援助难落实

事实上,中国的目标完全是基于自己的能力确定的。解振华也委婉地批评了国际社会过去并没有向中国的减排行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表示,如果国际社会提供支持,中国会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全球要应对气候变化,其中关键一环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而这也是哥本哈根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预计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5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减排。不过要达到450PPM的理想状况,这笔资金可能只能用来援助一个发展中国家。

如果每年中国单位GDP的碳减排提高到世界的平均水平2.79%,则到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还能减少5亿吨,但这意味着每年至少要额外投入数百亿美元。而如果中国要达到世界能源机构450PPM情景下的84亿吨目标,还要额外减排27亿~35亿吨,这意味着至少数千亿美元的投入。

哥本哈根会议上,技术和资金的援助计划肯定也会是最艰难的话题。现在发达国家一直未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在资金援助方面也是可以忽略不计。其诚意实在是无法让发展中国家放心。实质性的技术和资金的援助,不说无期,也是遥遥,而这又从根本上影响发展中国家减排。

各国分歧巨大

由于低碳经济牵涉到的利益巨大,因此纷争必定激烈。后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提出的是总量减排的目标,工业化中的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是相对减排的目标,也就是单位GDP减排,但是由于经济的增长,总量还会继续增加。

发展中国家坚持排放权就是发展权。发达国家曾经使用廉价的化石能源发展了工业,而发展中国家却要求转向昂贵的替代能源。而且如果到2020年,或者2050年, 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水平只能是美国的1/3或者1/4。这都合理吗?

从人类的未来看,总量要得到控制;从平等的观念看,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增加新的不平等。从社会对减排的认知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别也很大。根据笔者从澳洲媒体和社会氛围的了解,在发达国家,减排的意识各界普遍都有,但是说到援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则认知还是很脆弱。而在发展中国家,各界连减排认识也明显不足。

技术资金的援助本来可以解决部分的差别。通过援助,承担发展中国家使用替代能源的部分费用,让发展中国家维持较低的人均排放水平。但是发达国家对此认知不高,援助计划估计也难以落实。

国与国之间,如果只谈目标,没有切实的技术和资金安排,要达成可执行的协议, 似乎是空中楼阁。

美国总统奥巴马会在12月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出席气候变化大会、10日到挪威领取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大会从12月7日持续至18日,而大多数参会国家领导人计划在会议最后阶段开碰头会。奥巴马的行程安排意味着他不会与各国领导人面对面讨论减排难题。

很难想象,这次会议将达成里程碑式的突破。笔者还维持原来的判断,哥本哈根会议将达成政治的承诺,而非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最终协议。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全球社会需要时间去适应。更多的共识,可能要待明年。

[责任编辑:liliang]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