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倒计时最后一天:零排放贝拉中心之“热”

2009年12月07日 02:3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人参与条评论

陈晓晨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400年前,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曾发出这样的疑问。

400年后,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的人士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同一个地点,试图对“哈姆雷特之问”作出回答。

哥本哈根大会将从当地时间今天10时(北京时间17时)起举行。对人类的未来来说,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超过100个国家的领导人将参加大会。与会领导人的数字或许还将上升。

在大会的官方网站(en.cop15.dk)上,倒计时已不足24小时。

哥本哈根:无房之城

当地时间4日夜间,CBN记者抵达哥本哈根。此时,天气已非常寒冷。不过,记者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大会的“热度”。在机场,每走一段距离就有大会志愿者为所有参会人员提供指路等服务。大会宣传员则向每一位入境乘客递上关于气候变化的宣传材料。

记者来到哥本哈根市中心——市政厅广场。由于圣诞节将至,节日气氛已渐浓厚。市政厅前立起了一棵10米高的圣诞树。不过,比圣诞树更高的是它旁边的一个高30米、直径足有20米的地球模型。这个模型一直在转动,似乎在提醒游人:这里即将举行一场在很多人看来旨在保护地球的会议。

记者入住的酒店,房间已被预订一空,并且不断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人入住,其中有谈判代表、环保组织人员、企业观察员、青年学生及媒体记者。一位已入住4天的上海籍机构代表告诉记者,由于她的公司涉足清洁发展机制(CDM)业务,因此也来哥本哈根参加大会。

事实上,由于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的人纷纷涌入丹麦,整个哥本哈根已经无房可供应。一个月前,哥本哈根一家酒店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整个丹麦已经没有客房了。不少人因为在丹麦订不到酒店,只好住到一海之隔的瑞典城市马尔默。

在记者的房间里,可以看到一组玻璃建筑。那就是大会主会场贝拉中心。

为什么是丹麦

到达的第二天,记者前往贝拉中心注册。

在步行前往贝拉中心的路上,远远就能看到它旁边矗立的一个巨大的白色风车。

在远离哥本哈根的郊区,在波罗的海的小岛上,在丹麦内陆的农村,都能看到这种风车。目前,风力发电提供了丹麦全国超过20%的电力。哥本哈根市政府承诺,哥本哈根要在2025年建成全球首个“零碳排放”城市,这需要大力发展风电。哥本哈根市市长比耶勒高此前对记者证实,风电将在15年后满足该市的大部分电力需求。

风车顺时针转动,似乎在提醒所有关注环保的人士: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此次大会的安保措施非常严格,进入会场时要脱掉大衣和外套接受安检。保安调侃地告诉记者,会场里很热,不需要穿外套,“因为我们要模拟气候变暖的情境。”

“不过,要是气候变暖的话,这个会议中心将被淹没。”工作人员以这席话结束了调侃。贝拉中心坐落在哥本哈根城南的阿玛格尔(Amager)岛上,距海边只有一公里多。根据一家机构作出的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情境预测,如果海平面上升5~10米,包括贝拉中心在内的整个阿玛格尔岛都将被海水淹没。

在媒体注册处,记者办完手续后领到了一张又软又薄的大会记者证。当记者抱怨纸张质地不佳时,工作人员介绍,这张小纸片用的环保纸。

在会场门口,一名身着绿色西服的青年人主动和进入会场的人打招呼。他对记者说,他穿着绿色外衣是为了提醒所有参会者从自己的衣服开始践行环保。

主办方丹麦的环保理念可谓“深入骨髓”。大会为所有参会者提供出租自行车的服务,此外,贝拉中心是一座节能型建筑,已经实现了零碳排放。事实上,哥本哈根市及其所在的整个西兰岛,大部分地区的供暖利用的都是工业废气。

看来,如此重要的气候变化大会选择在哥本哈根举行,除了“哈姆雷特之问”外,丹麦在低碳经济与生活方面的先进经验似乎也是一个因素。

贝拉中心在6日这天“爆棚”。该中心的容量是1.5万人。但会议组织方在给记者的邮件中称,6日至少有3.4万人试图进入会场。组织方只好宣布临时采取配额制度,以限制会场内的人数。

于是,至少有数百名前来注册的参会记者一度被堵在门外。 “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人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同样被堵在门外的CBN记者王蕾用书面语调侃说。

大会谈什么

与贝拉中心隔海相望的就是瑞典。

从瑞典边境到哥本哈根,坐火车只要35分钟。然而,“走”完这段路,人类足足花了37年。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人类首次发表宣言警告气候变化的严重性。1992年,《公约》机制建立,要求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规定在其第一承诺期内,工业化国家的碳排放须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5%,其他国家采取自愿应对行动。

2012年,第一承诺期即将届满。就如何续写《京都议定书》的问题,各缔约方在2007年齐聚印尼巴厘岛,经过漫长、曲折而且戏剧性的谈判,终于绘制了“巴厘路线图”。

巴厘岛会议注意到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多份报告,这些报告称,全球气候变化90%的原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巴厘岛会议同意开始草拟一份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在《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机制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而哥本哈根大会将标志着草拟期的结束。

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立场很明确——拒绝承诺量化减排,理由非常充分——发达国家历史上的排放开启了温室效应的“潘多拉魔盒”,而且有科学研究证明,几十年前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现在仍然驻留在大气层。

不过,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试图将发展中国家纳入承诺减排义务之列。最近,欧盟的立场也在向此倾斜。表面上,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在会场内外营造推动减排乃至“达成一个新全气候协议”的气氛。不过,这些动作在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看来是“将双轨并作一轨”,甚至有架空《京都议定书》的意图。预计这将成为大会谈判的一个焦点。

截至记者发稿时,77国集团与中国代表仍在安徒生厅举行闭门协调会议。会议是由丹麦保安把门。他们刚刚将试图进入会场的一位西方通讯社记者挡了出去。看来,虽然丹麦是欧盟国家,但在“大会纪律”上,保安是不认亲疏的。

[责任编辑:liliang]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