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通胀与抢购风
吴君强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的宏观数据,不出市场预料,CPI在连续几个月的上涨后,在11月份转为正值,为0.6%。 不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 CPI由负转正,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带动的,目前不存在通胀。
从今年10月开始,中国决策层在多个场合就提及了要预防通胀,以至于市场普遍认为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防通胀,将是成为仅次于“调结构”的主要议题。但在最后公布的会议精神里,防通胀说法并没有被提及,只提出了“管理通胀预期”。笔者理解,为了防止经济回升态势“得而复失”,经济刺激政策不会很快退出,决策层在本次会议上,强调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大方向之下,再多提通胀预期,显得不合时宜。
在这个背景下,作为职能部门,国家统计局对通胀的表态不足为奇。但这不代表通胀的压力不存在,身边的各种涨价风和抢购潮提醒着我们,通胀已经不仅是预期,而实实在在已经发生。成品油、黄金等资源价格涨幅已经不小,水、电、燃气等公共产品的涨价已经开始,最近食品类产品的价格上涨又成了趋势。
最有代表性的涨价恐怕是农产品炒作,最初大蒜以套之“防流感”的概念,被爆炒,价格上涨几倍甚至数十倍,之后的炒作对象是干辣椒,国内部分地区干辣椒每斤的价格从去年的3块钱一度飙涨至20多元,被炒到价格离谱,最近生姜和洋葱的价格又开始走高,部分地区在11月份上涨了60%。食用油的涨价也引人关注,鲁花、金龙鱼等大型生产商,已经对产品出厂价上调10%以上,这也加剧了市民对食品上涨的预期,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抢购潮,超市不得不进行限购。
更让人瞠目的是,尽管房价比年初上涨了近一倍,但当下各地民众仍在抢房,由于需求巨大,一个房好几个人抢,买房子需要托关系,排号费炒到10万的疯狂局面在各地真实上演。更为离谱的是,杭州大量的买房人提前几天在即将开盘的楼盘处排队等房,为了维持秩序,当地不得不动用武警和警犬,开发商出于安全考虑,只能提前开盘。
“逼宫”开盘、卖房现场动用警犬的奇闻,注定会写进中国当年经济史。上次出现如此疯狂的抢购风潮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中央决定实行价格并轨,搞价格闯关,当年经物价上涨幅度接近20%,创造历史最高记录,为了抵御通货膨胀,这一年城市居民出现抢购风,大到几千元的高档商品,小到易消耗的便宜货,均在抢购之列,购物时不管品种、不管牌号、不问质量、不讲价格,很多商场积压多年的残次商品,也被一抢而空,消费者不是为消费,而是为保值,这与今年民众抢房抗通胀的潮流颇为相似,只不过,那时还没有商品房,如果有的话,民众也都会抢房。
尽管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经济短期内发生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产能过剩也将抑制恶性通胀的发生,但需要警惕的是,今年大量的信贷都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这类工程由于周期长,需要的信贷支持也是长期性的,由于骑虎难下,2010年的信贷总量很可能仍是天量,连续两年的巨额信贷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言而喻,更何况也须关注美元持续疲软带来的全球性通胀,2007年中国同样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由于预期工作不足,输入性通货膨胀让中国的货币政策十分被动。
判断当前是否通胀,并无意义,因为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一切抵抗都已晚矣,所以说,统计部门的判断,还须辨证地听。
相关专题:聚焦内地十一月份经济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