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哥本哈根会场:舞场剧场和战场

2009年12月15日 18:59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张智新

0人参与0条评论

12月7日~18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得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俨然成为2009年最后一个红得发紫的明星级词汇。

人口100多万的哥本哈根,如今因这一盛事而像一个世界级舞场,各路舞林高手大秀舞技;也像是一个好戏连台的剧场,各色演员悉数登场、尽情表演;更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微笑、握手的背后不乏刀光剑影……

会场哥本哈根

192个国家的环保部门官员和其他代表12月7日来到哥本哈根。正在这里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算得上是二战结束以后最吸引眼球的全球多边会议。

太平洋大西洋,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泱泱大国到弹丸小国,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显要位置聚焦这次会议。人们不禁要问:这次会议为何如此引人瞩目?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2012年将结束第一个承诺期。尽管发达国家关于2012年前、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5%的目标完成得并不理想,但此后的减排指标谈判还是需要尽快得出结果。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就是这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题。联合国气候会议一年召开一次,其前身为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当时150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就是在这一公约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期间签订的。

这次哥本哈根大会要讨论的议题,借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秘书德布尔的话说,就是国际社会需要在如下4个方面达成协议:工业化国家(即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中、印等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这次会议尽管长达2周,但议程其实简洁明了:贯穿始终的主要会议就两个,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国大会和第五次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两个会议的参加成员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如美国特使要参加前一个会议,却因为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缔约方而不必参加后一个会议。会议前半段即12月7日~9日,以两个会议的全体会议为主;中期即12月10日~15日,以非正式团体会议为主;后期即从12月16日至宣布闭幕的18日,则以全体会议结合高级别会议亦即领导人会议为主。其间还穿插若干场为达成协议服务的附属机构会议。

舞场哥本哈根

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未达成一致,但联合国和绝大多数国家事实上均已接受这一预设和事实:气候变暖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带来的恶劣影响更是愈演愈烈。

如此一来,气候问题就早已突破科学界限,成为又一个“人类道德制高点”,吸引几乎所有国际政治力量全力冲刺,以便提高自身的道德权威。

于是,在哥本哈根这个舞台上,各路人马纷纷展示自己:当地时间12月12日,来自全球的十万名万环保人士在哥本哈根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要求世界各国达成一份有雄心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

各国也纷纷作出承诺,如美国承诺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欧盟减排30%,日本减排25%,加拿大则提出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巴西宣布减排36.1%~38.9%,俄罗斯也称有信心减排40%,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较2005年减排40%~45%……发达国家还不忘就资金作出承诺,如英法两国日前宣布,未来3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约22亿美元的气候变化应对资金,美国也表示会拿出一定数量资金。

当然,“舞场”哥本哈根上不仅有孔雀开屏般的“个人秀”,更有如中印之间、英法之间裙摆飞扬的“双人舞”,以及欧盟各国之间、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基础四国”(注:这四国的英文首字母可组合为英文单词“基础四:BASIC)之间、77国集团之间、伞形国家(美国为首日本澳大利亚等周边围绕)之间浑然一体的“集体舞”,让你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不得不感佩各方的精湛舞技。

剧场哥本哈根

吸引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与会的、长达两周的会期中,自然少不了各种精彩戏码上演。

悲情戏:7日,一名斐济代表在谈到因海平面上升而国家面临消失危险时声泪俱下、几度哽咽,台下听众无不动容,成为此次哥本哈根会议的首个“悲情戏:7在全球媒体第一天会议报道中抢得主角位置。

乌龙戏:由于会议主办方的疏漏,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连续3次被拒之门外,原因是他没有附有照片的出席证件,引来副团长苏伟的高调“炮轰”,连续几句“我很不高兴”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更引发网民对西方铺天盖地的口水,让这一插曲的风头,差点盖过了中国对美欧日等减排立场的高调抨击。

谍报戏:由于竞逐激烈,各方纷纷拟定秘密谈判文本,以确定自己的筹码和底牌,另一方面自然千方百计想偷窥别人的底牌,于是类似谍战片的“泄露门”事件接连发生。会议第二天,由丹麦牵头、英美等发达国家参与的协议草案(被媒体称为“西方文本”或“丹麦草案”),就被英国《卫报》披露,引来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批评。此后两天,法国《世界报》又率先披露由“基础四国”推出的“北京文本”,发达国家自然也是一番大肆炒作并攻击,中印等国不得不出面澄清和解释。

战场哥本哈根

作为舞场和剧场的哥本哈根都是让人轻松享受的,可作为国际政治角斗场的哥本哈根,就不那么可爱迷人了。

对抗焦点,自然是穷国和富国间围绕减排额度和减排资金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直接面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小岛国联盟”(39个距离海平面最近的国家)、非洲国家,还是基础四国、77国集团,立场是大体一致的——即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不仅要对减排额作出切实可行的承诺,更理当为其工业化时期污染全球的历史向穷国作出补偿,包括资金和技术。中印一直坚持各国在减排义务上的“差异原则”,即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美欧等国则要求中印等排放额扶摇直上的新兴经济体承担更大减排责任,否则自己不会承诺更多,也不太愿意向新兴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尽管联合国方面千方百计说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未来3年每年提供100亿美元的资金,但穷国对此嗤之以鼻,揶揄说“这钱还不够买棺材板”,更遑论美国等的承诺还需艰难游说国会批准,能否兑现尚是未知之数。

此外,穷国之间围绕谁得到资金扶持,分别得到多少也在“内斗”,富国之间围绕资金、技术的提供同样也矛盾重重。岛国联盟和非洲国家认为自己身处气候变化威胁前线,理所当然该得到更多;中印等国则认为自己也该得到资金扶持,尤其是技术共享。欧盟虽然率先作出资金承诺,但美国迄今态度暧昧,坚决不愿资助中印等国。更大的争斗则围绕气候变暖究竟是否属实、负面影响是否可怕而展开。

哥本哈根的“争斗”如此纠结,以至于不少学者从集体行动理论出发分析指出,这次会议注定无功而返。但是,正如印度《印度斯坦时报》分析的那样,此次博弈的结果无非三种:一是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二是通过一份政治宣言;三是混合了若干共识、政治宣言和未来达成约束协定期限的共识文件。目前看来,第三种选择可能实现。

照此看来,如果你对这次气候会议有过于浪漫主义的憧憬,那就送你一句网络流行语:哥本哈根只是一个传说。但如果你对哥本哈根不抱任何希望,那就另送一句:无非要么承诺,要么承被承诺”。毕竟,各国代表回国面对自己的民众时,减排和低碳生活还是硬道理。

(::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hanfn] 标签:哥本哈根 减排 舞场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