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东营“突围”:借机黄三角“升级”

2009年12月19日 20:26
来源:中国经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东营是幸运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从东营流入大海,每年可冲积新造土地1.5万亩;市内有全国规模第二的胜利油田,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在经济强省山东名列前茅。

东营也是不幸的。地方经济受制于“油田经济”,土地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重大基建设施尚不完备,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济南城市圈、天津滨海新区等周边地区快速崛起,对其形成四面合围之势。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黄三角发展规划》),国内唯一未开发的大河三角洲迎来机遇。作为“黄三角发核心引擎,东营的战略规划是什么,如何应对扑面而来的挑战?为了寻找答案,《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东营市市委书记张秋波。

央企须考虑地方利益

《中国经营报》:东营因石油而兴,也因石油而富,《黄三角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东营是否面临由“石油城”向“生态城”的转型?如何协调其中的矛盾和冲突?

张秋波:在我们看来,石油开采与“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并无根本矛盾,恰恰相反,如果没有胜利油田的建设,“黄三角高开发可能还会推迟若干年。早在1983年东营建市之初,当时的国家计委(即后来的发改委)即决定在东营进行国土规划改革试点,提出开发“黄三角高效山东省政府组织了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设定40余个调研专题,其主要精神之一就是“油洲+绿洲”的可持续发展。

1995年我们首次提出开发“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概念,1999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视察东营,我们又适时表达了让这一构想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愿。实际上,2000年年底编制的国家“十五规划”将有关内容列入,意味着“黄三角高效生态开发”已经进入了国家政策层面,现在国务院对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只是推动其具体落实执行。

《中国经营报》:由胜利油田管理局、东营市政府、济南军区生产基地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同组成的“油地军校”建设管理模式全国也是少见的,这一多年传统延续下来的模式,在“黄三角”开发驶上快车道的新形势下,将如何调整变化?

张秋波:“油地军校”建设模式是东营的独特优势之一,它支持了过去20多年来东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改善的话,就是今后要进一步推动内部整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毕竟国家战略和省里的政策都是外力,东营的发展还是要靠东营人自身的共同努力。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就是,“油地军校”四方都有各自的发展重心和实际利益,比如胜利油田归中石化集团直接管理,更重视石油开采的稳产增产,对地方经济及接续替代产业考虑得相对少一些,而占地数十万亩的军区生产基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一规划布局和整体开发战略,这些都需要从管理体制上进一步理顺。

长远来看,尤其是“黄三角”开发国家战略逐步展开后,“油地军校”的深度融合不可避免。从目前具体工作说,我们特别重视与中石化集团的沟通合作,胜利油田是中石化下属最大的油田,如果中石化在国内陆续投资的很多大项目,如大型炼化基地等,一部分能放在东营,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周边竞争压力凸显

《中国经营报》:据了解,中国石油大学已陆续将主校区搬迁到青岛,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黄三角”中心城市,东营面临着周边经济发展迅速地区和城市的“虹吸”作用,区位优势说不定会成为劣势,而相信未来区域间资金、项目、人才等竞争会更激烈,你们有何对策?

张秋波:我们早就意识到区域之间的竞争压力,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也是迫使东营加快“黄三角”开发的主要动力。石油大学外迁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酝酿,政府一直积极提供优惠政策加以挽留,毕竟这家大学聚集了我们本地最雄厚的科研力量,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对之过于依赖。近期我们制定了“一校一院一园一基金”的应对策略,包括整合本地高教资源,争取建设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学,筹备成立黄河三角洲开发研究院,充分利用已具规模的石油大学科技园,设立人才发展基金。

《中国经营报》:你们在政府文件中强调“生态保护不是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决不以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面对周边的竞争压力,东营有哪些特别措施和制度安排来吸引投资者以及所需人才?

张秋波: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产业集聚发展,在发展中落实保护,通俗地说,就是用很小的面积开发,实现大面积的保护。我们确定将东营港与广利港之间1200多平方公里的临海区域,作为集中突破区,规划布局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建设黄河水城,构筑“四区一城”的主体产业格局。黄三角与珠三角、长三角地缘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它们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搬。珠三角、长三角土质好、水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所以能借助小规模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再加大重化工投资比例,属于“半传统产业”模式。黄三角综合条件不如它们,但拥有后发优势,可进一步走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道路,尽量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行政区划变动触动各方利益

《中国经营报》:在国务院批复的《黄三角发展规划》中国明确支持地方在土地管理改革及金融平台建设方面有更大空间,从东营自身来说,如何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倾斜?

张秋波:东营市内未利用国有土地达452万亩,占整个黄三角800万亩未利用土地的一半以上,黄河入海口每年能新造陆地1.5万亩,通过吹填造地还可增加后备土地近80万亩,且多为国有盐碱荒地,这都是我们今后发展重大产业项目的有力保障。

至于金融方面,我们计划成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和黄河三角洲发展银行,吸引外来战略投资者及大企业,做大规模,发挥投资拉动效应。12月20日,国家及山东省金融管理部门和机构,与东营市政府在济南联合举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金融创新论坛”,专门就此进行研讨。

《中国经营报》:《黄三角发展规划》覆盖了东营、滨州、潍坊、德州、淄博及烟台部分市县,区域总面积达2.65万平方公里,作为主要战略支点和中心城市的东营,如何面对实际上存在的各地区行政壁垒,实现协同开发?

张秋波: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太大,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黄三角地区要实现高效统一开发,推进各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都涉及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这一点在《黄三角发展规划》里已经提到,前不久天津滨海新区整合原有行政区,就是很好的先例。但行政区划变动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毕竟各地有各地的利益和打算,应该由省里及国家协调安排。从东营自身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内部的布局研究、互相协调。我们的想法就是,按照《黄三角发展规划》要求,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形成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最快、最好的推进合力。

资料

东营全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垦利、利津三县,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4万。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52.62亿元。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境内,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东营 三角 胜利油田 黄河三角洲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黄河三角洲规划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