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荒加剧 基金经理被逼一拖多
新基金发行数创纪录、专户一对多提速、基金经理弃公投私,多因素加剧公募基金人才荒
证券时报记者 朱景锋
再过四个交易日,2009年即将结束。2009年即偏股基金整体收益率超60%,仅次于2007、2006年,然而,良好业绩的背后,是困扰基金业发展的基金经理人才荒正在不断加剧。一对多专户业务全面开展,新基金史无前例地高密度发行,一批经验丰富的基金大佬级人物投奔私募,多重因素致使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大面积出现基金经理一拖多的局面。
新基金密集发行+专户开闸 基金经理增量需求巨大
对基金业来说,新基金一直是基金经理增量需求的最主要来源,而今年创纪录的新基金发行引发的基金经理需求也是史无前例。
据天相投资统计,截至上周,今年以来成立新基金达110只,已经结束募集但未成立的基金8只,这8只基金均有望于本周成立,这样,今年成立的新基金数将锁定在118只,创历史新高,首次单年度成立基金数量突破100只。除去这些基金,还有15只基金在今年拿到批文但尚未募集或将于明年结束募集,这样,今年成立及获批新基金共高达133只,为国内基金业历史上新基金发行最为密集的一年。
新基金的高度密集发行引发基金经理的巨大需求,在基金经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由老基金经理同时执掌新基金的做法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的共同选择。据统计,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多数由老基金经理出任,但一些公司也不得不起用并没有基金管理经验的投研人士担任基金经理,如华安动态、汇添富策略、长盛红利、中邮优势、光大配置、大成行业、嘉实回报、广发聚瑞、申万消费增长等今年的主要主动型基金均由新人担任基金经理。
除了新基金高密度发行,今年一对多专户的全面开闸,使得各基金公司纷纷调兵遣将备战这一利润丰厚、前景诱人的新兴业务,其中,让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调任专户成为普遍现象。3月26日,华安创新基金经理刘新勇辞职,9月加盟国投瑞银,担任专户投资部总监。6月24日,华安中小盘成长基金经理刘光华离任,旋即被任命为华安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7月28日,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经理袁建军离任,被汇添富基金任命为专户投资部总监。
多因素触发基金经理批量投奔私募
一方面是基金业对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种种原因,众多基金业内大佬级人物在今年投奔私募阵营。在今年新增的私募机构中,有超过六成系公募基金经理出身。
1月17日,曾昭雄辞去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基金经理职务,加盟深圳市合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曾昭雄可算是基金业元老级人物,先后供职泰达荷银、景顺长城、招商和信达澳银基金,一直负责投资管理业务,为这四家基金打造过投研体系。
1月22日,国投瑞银公告,旗下国投成长和国投创新基金经理靳奕离职,靳奕离职后投身私募,创办奕金安投资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7月份与外贸信托合作发行私募产品奕金安一期。资料显示,靳奕具有海外投资经验,2003到2006年供职于招商基金,2006年加盟国投瑞银担任股票研究总监,并管理两只基金。
5月26日,李旭利辞去交银蓝筹和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结束长达11年的公募基金生涯,加盟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任首席投资官。“五道口”出身的李旭利是基金最早的从业者,1998年至2005年任职于南方基金,从研究员做起至到投资总监,2005年加入交银施罗德,任投资总监。
6月12日,李泽刚从泰达荷银旗下3只基金卸职,之后成为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已经与中信信托发行了和聚1期。李泽刚2002年毕业后即加盟泰达荷银,管理合丰稳定将近四年之久。同一日,梁钧离任上投双核,创办上海原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资料显示,梁钧2007年3月加盟上投摩根,之前供职于泰达荷银基金。
7月20日,张益驰去职华夏优增,8月创办天津远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与中信信托合作发行了四期私募产品。张益驰2002年加盟华夏,曾担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历任华夏股票投资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兼兼投资执行副总监,是华夏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最核心的成员之一。
8月20日,交银稳健基金经理郑拓辞职,创办上海好望角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郑拓2007年加盟交银施罗德,之前一直担任海富通基金的基金经理,投资经验丰富。
10月30日,交银增利和交银货币基金经理陈晓秋辞职加盟郑拓的上海好望角,任副总经理和研究总监。
这样,今年以来已有8位投资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基金经理投奔私募基金,这还不包括4月份离职的南方基金副总经理王宏远。实际上,随着股市的全面回暖,一些今年之前离职的基金经理也纷纷活跃起来,据好买基金报告,原来的基金经理周枫、吴刚、袁柏南、许良胜、李文忠、童国林等都在今年投奔了私募。
据一些离职基金经理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募基金激励的缺乏和投资上的限制是他们投奔私募的最主要原因,股市的回暖只是提供了催化剂。
人才荒加剧 一拖多已成基金业常态
在新基金高密度发行,一对多专户全面铺开和公募大佬投奔私募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公募基金业的人才荒不断加剧,一拖多已经成为常态,甚至波及到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
据Wind资讯统计,迫于业绩压力和可用基金经理人才的缺乏,绝大部分公司采取了由老基金经理掌管两只及以上基金的做法,一拖二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比较知名的基金经理如王亚伟、尚志民、孙建冬、张晓东等均同时管理两只基金。
以往比较少见的“一拖三”也逐渐在基金业流行,一些基金业巨头也未能幸免,如目前规模最大的华夏基金,投资总监刘文动同时管理华夏蓝筹核心、华夏优势增长和华夏盛世精选等3只偏股基金,阳琨则同时管理基金兴和、基金兴华和华夏盛世精选3只基金,方军则同时管理了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和中小板ETF3只指数基金,一拖二更是普及,王亚伟同时管理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孙建冬同时管理华夏红利和华夏复兴,郑煜同时管理中信配置和中信红利,韩会永同时管理华夏债券和华夏希望两只债券基金。
今年规模增长最多的易方达基金则出现了“一拖四”的情况,林飞同时管理易方达上证50、易方达深证100ETF、100ETF联接和易方达沪深300等4只指数基金,为同时管理基金数最多的基金经理。此外,南方基金的潘海宁、博时基金的张晓军、华安基金的许之彦均同时管理3只指数基金,融通基金的陈晓生同时管理融通蓝筹成长、融通动力先锋和融通内需驱动3只偏股基金,南方基金的蒋朋宸同时担任南方宝元、南方隆元和南方盛元的基金经理,泰达荷银的梁辉同时单独管理荷银首选、荷银品质和荷银红利3只偏股基金,汇添富基金的苏竞同时担任汇添富优势、汇添富均衡和汇添富蓝筹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建信基金的汪沛,东方基金的于鑫也均同时管理3只基金。
由于今年出台的基金经理管理办法规定如果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3只基金将不能再担任新基金的基金经理,这就意味着基金公司老基金经理出任新基金的基金经理的空间已经不大。未来基金业很可能进入新手打天下的时代。
相关专题:基金业2009年度回顾与展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