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的“翻墙梯”
本报记者 陆振华 北京报道
哥本哈根会议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对峙”的僵局中收场后,发达国家随即开始推卸责任,意欲争夺减排的道德制高点。一时间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非议不断。
12月28日,英国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致信《卫报》为中国辩护。他批评了欧洲国家在会议期间,撇开中国,制定协议草案的做法,并直言中国的人均排放仍远远小于发达国家,世界不能把会议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中国。
普雷斯科特的态度和英国首相布朗、英国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的立场截然相反。21日,布朗首先指责“有一小部分”国家挟持了哥本哈根会议。22日,米利班德随即在《卫报》撰文,直接点名中国是挟持会议的国家之一。
就在发达国家忙于打“口水战”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以明确的减排行动再次在国际舞台上表明自己的立场。巴西环境部长28日表示,巴西将以立法的形式确认自己做出的减排承诺。
与此同时,做出很多漂亮承诺的发达国家却未必能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可能会充当“阵前逃兵”。《哥本哈根协议》对发达国家的约束存在巨大的法律漏洞。前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邹骥29日特别提醒本报说,《哥本哈根协议》对发达国家的约束条款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漏洞
根据《哥本哈根协议》第四条表达的政治意愿,《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需要在2010年1月31日前,将单独或联合履行的2020年中期减排目标报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以填上协议所附第一张空白表格,包括减排目标和起始年。
但是就目前的预测看,发达国家可能不会按时报送,即便按时完成,也可能因为存在诸多减排漏洞而陷入另一种失败。
作为政治性协议,《哥本哈根协议》由美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基础四国”推动达成;但未获UNFCCC缔约方大会一致通过,仅作为被大会“注意到”的文件附后。
邹骥29日对本报直言,由于《哥本哈根协议》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发达国家到时不报目标也没问题”。他进而表示,即便美国、欧盟等国有可能会按时上报,UNFCCC秘书处也只会将上报目标纳入一个信息文件备案。
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认为,1月31日可看作是对发达国家减排诚意的检验,是对其是否积极推动全球气候谈判的标志。
哥本哈根会议期间,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和小岛国家)之间的分歧巨大,《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就发达国家减排的谈判一直处于僵持状态。
所以,这项由UNFCCC秘书处提出的建议,设定1月31日的期限,要求发达国家再重新确认减排目标,以利于后续谈判。
杨富强29日对本报说:“如果发达国家提交的话,估计数字都不会变了。”原先国际环保组织期望欧盟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能起到其领导力,将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但是让人失望的是,欧盟要看美国等的态度,提高目标的可能最终消失。
WWF提醒说,目前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将因存在种种漏洞,而使未来达成的协议面临另一种失败的危险。
技术漏洞
《哥本哈根协议》第四条还说,在缔约方大会达成的现行和未来的准则下,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将会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MRV),将确保这些目标是有力和透明的。
“但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达国家的MRV问题根本没谈。”邹骥说,应该重视怎么通过“三可”把发达国家的减排核算漏洞过滤掉。
“发达国家可以拖延减排的时间,但却不可能延缓气候变化灾难。”WWF全球气候行动项目负责人吉姆卡斯坦森(Kim Carstensen)表示,“如果工业化国家千方百计增加排放,却通过设计好的核算方法,使我们不能计算、重复计算或者不恰当计算碳排放,从而造成减排的表象,那么这对我们来说将非常危险。
WWF的分析识别出了多种核算漏洞,可能导致发达国家2020年的排放水平实际上较1990年增加4%到10%,这与目前发达国家整体在哥本哈根15%到19%的减排承诺形成突出反差。
“发达国家的减排并不是天衣无缝。”杨富强说。
这些漏洞中最严重的是缺乏对于减排目标实现情况的监管。一些国家声明实现的减排量是来自于其在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减排项目所产生的碳信用额。而由于所在国缺乏严谨的碳排放核算,据WWF的评估,大约有15亿吨减排量不应被计入。
目前联合国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则能实现真正的减排,但同时也使发达国家得以轻易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碳信用额来减排,而这些项目本应该在发达国家内部去实施。
“为了避免这个总数为零的加法游戏,WWF正在寻求方法使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减排量在国内实现。”卡斯坦森表示。
另一个漏洞出现在一些国家将上一承诺期的排放限额带入下一承诺期时——尤其是在京都议定书谈判中,俄罗斯和东欧经济体的“热空气”条款所带来的危险。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被允许增加一定比例的温室气体排放,而第一承诺期结束时,这些国家并未排放足够数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希望将未排放的碳额度卖给需要减排量的发达国家。
总体来说,针对这些“热空气”的交易到2020年可能导致每年14亿吨的虚假减排量。
其他漏洞包括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LULUCF)排放的劣等规则和对于国际航运和海运中不断上升排放的计算疏漏。
目前,发达国家有多国的减排目标包括LULUCF和抵消机制等。欧盟称其20%的目标是真正减排,如果上升到30%就将包括LULUCF。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也都包括LULUCF,美国17%的目标也可能包括LULUCF。广被称道的日本还未说明其25%的目标是否包含LULUCF。
发展中国家从去年波恩会议起,就要求发达国家说明其减排承诺中真正绝对减排的比例,以去除利用市场机制的抵消、“热空气”和LULUCF等因素形成的“不可靠”的减排。
相关专题: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