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

2010年01月11日 18:25
来源:中国网

0人参与0条评论

一、增长与变化: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一个创造财富并不断积累的过程。在经济学中,GDP(国内或地区生产总值)是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核心指标,同时也被广泛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发展水平。

(一)总量增长与投资拉动

讨论增长与发展,首先必须研究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008年西藏的GDP为395.91亿元,人均GDP达到13861元。虽然这一指标与全国人均水平22698元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应该看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只有1.74亿元,人均GDP仅为142元(注1),西藏今天的经济增长是从如此低的水平开始起步的。

纵观近半个世纪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史,在其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图表:西藏1959-2008年GDP和人均GDP变化示意图(注:数据根据《西藏统计年鉴》和人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整理,如没有注明,以下各图表均同)新华社发

图表:西藏1959-2008年GDP年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新华社发

● 1959-1965年:从民主改革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9年实施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进行了根本改革,这些制度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的强烈要求下,过去由5%的封建上层(注2)占有的95%以上的土地、牲畜等重要生产资料被分配给了广大农奴,建立了农牧民个体经济所有制,实行了稳定发展的方针。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西藏经济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相关资料显示,西藏民主改革前10年,地方经济的总量在1.5亿元上下徘徊,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1959年民主改革到1965年自治区成立的6年间,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加,达到3.27亿元,年均增长11.1%,西藏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 1965-1984年: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到改革开放

196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中央不断加强经济扶持政策,保证了西藏经济的稳定发展。内地的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效以后的1984年,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对西藏农村进一步实行休养生息的特殊优惠政策,即在农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在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同年,西藏正式宣布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因此,1984年通常被认为是西藏开放的关键一年(注3)。我们注意到,这一历史时期的大部分时段里,虽然西藏的改革开放滞后于内地近六年,其前期还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较上个时期有所放缓,但地方经济发展仍处于比较稳定的增长时期,保持了7.82%的增长速度。

● 1984年至今:从西藏改革开放到现在

1984年西藏实行改革开放,开放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的基础作用为西藏的经济提供了强大支持,与此同时,通过中央巨大的政策和财力支持、内地较发达省市的对口支援以及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西藏经济进入了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经济总量从1984年的13.68亿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395.91亿元,按可比价算,25年里经济总量增加了11.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0.5%的高水平。为了促进西藏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央于2001年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主要研究西藏的发展议题,确定了国家投资的117个项目,总投入约312亿元,此外,中央提供的财政补助约380亿元,全国对口支援的70个项目和援藏资金达30多亿元。在投入的有力拉动下,西藏经济总量从2001年的139.1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95.91亿元,年均增长率仍保持了12.4%的高水平。2006年,西藏人均GDP历史性地突破了万元,摆脱了长期处于全国末尾水平的境地(注4)。

西藏的经济增长受投资拉动影响显著。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入和地方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从1959年到2008年间,西藏固定资产投资从0.29亿元增长到303.3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2%。从1985年,即西藏宣布对外开放的第二年开始,固定资产的投入就占当年GDP的42.2%。较过去增长了至少10个百分点。从此,西藏固定资产的投入开始大幅度增加,占GDP的比重保持了较高水平。1984-1994年的10年里,西藏固定资产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均在40%以上,199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66%,1996-1998年的2年里,这一比例回落至45%-47%之间。此后,西藏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再度加快,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里,西藏固定资产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5%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多个百分点。

图表:2003-2008年西藏GDP、固定资产投入及占GDP情况表新华社发

图表:西藏1959-2008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变化示意图新华社发

由此可见,近年来西藏的经济增长受投资拉动的影响愈发明显。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用于发展经济的绝大多数投入并非来自自我积累,也非源于市场的配置,而是源于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对西藏各种建设项目的投入以及内地较发达省市的支援。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注5),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2019亿元,其中2001年至2008年,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到1541多亿元,占同期西藏总财力的93.7%。也就是说,西藏每花100元人民币,有90多元来自中央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央政府更加关心和支持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藏自治区。为加快西藏的发展,中央于1980年、1984年、1994年和2001年分别在北京召开了4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加大了对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重点发展的投资力度,“全国援藏”的格局开始形成。我们注意到,从西藏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到2007年的22年间,中央给予西藏的财政补贴达1564亿元,仅2007年,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补贴就高达280亿元,相当于1959年-1995年的总和(注6)。

除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财政支持外,国家还担负起对西藏大多数重大项目的投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62项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和716个全国援建的项目,总投入80多亿元;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国家投资的117个项目,总投入约312亿元。此外,全国对口支援的70个项目和援藏资金达30多亿元。

2007年1月,中央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项目方案》,将投资778.8亿元在西藏建设180个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1000亿元。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变化

1.第一产业与效益

2008年,西藏第一产业增加值达60.51亿元,占GDP的15.3%。西藏粮食播种面积17.02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95万吨,粮食生产总量已经连续10年稳定在90万吨以上,每公顷耕地的粮食产量达到5581公斤,较1959年的1370公斤/公顷增长了3.1倍。据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注7),2008年,西藏人均粮食产量约333公斤,人均占有量近1公斤/天。而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前,西藏的年人均粮食产量仅为150公斤左右,人均占有量不足0.5公斤/天。

图表:西藏1959-2008年间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变化示意图 新华社发

2008年,各类牲畜存栏达2400万头(只),而1959年西藏牲畜总量不足1000万头(只),相对于1959年增长了1.5倍。此外,西藏的畜牧业商品化率也有显著提高。据调查,民主改革前西藏主要牲畜的出栏率不足10%,2008年,西藏的牛、猪、羊的出栏率分别达到了19.8%、57.20%、30.80%。2008年,西藏牧业产值达到38.96亿元,比1959年实际增长5.1倍。肉类产量24.27万吨、奶类29.52万吨,分别比民主改革前增加2倍以上。

图表:西藏1978-2008年肉类和奶类产量变化示意图新华社发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西藏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区普遍使用木犁耕地、牦牛踩场脱粒,一些地方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民主改革后,西藏大力开展了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新式农具,改进耕作方式,培育优良品种,普及科学种田。1990年以来,对“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和一大批农牧业基础项目的建设。

近年来,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始终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点产业,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所谓“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对第一产业的投入(注8),对农业生产所需的良种、化肥、农机、柴油等实行巨额补贴,西藏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上述生产资料的平均价格比内地低30%-50%。这些支农措施减轻了农户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牧业现代化装备达到全新水平。2008年,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40万千瓦,其中属于耕作机械的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3184台、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9.05万台;属于收获机械的联合收割机2684台、机动脱粒机22605台;农用运输车达17196台。西藏农业作业基本实现了由“二牛抬杠”(注9)向现代化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土地的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2.第二产业与地方经济

西藏和平解放前,于1931年前后建立的一家125千瓦的小型水电站、一个小型铸币厂和一个小型机械厂构成了西藏工业的全部内容,其中专为当时少数达官贵人提供电力服务的水电站,在投入使用不久后,由于经营不善和缺乏配件,很快关闭。当时全西藏仅有工业从业人员120人左右,其规模与产值可忽略不计。

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后,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西藏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业企业,现代工业从无到初具规模,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西藏已经建立起包括能源、轻工、纺织、机械、森工、采矿、建材、化工、制药、印刷、食品加工等20多个门类的富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力地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增长。2008年,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15.76亿元,占GDP的29.2%,其中,工业增加值29.68亿元,占GDP的7.5%,并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2008年,全区发电量18.12亿千瓦小时,是1984年发电量2.27亿千瓦小时的近8倍。近两年,西藏通过实施“光明工程”、“送电到乡工程”及农村电网工程,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60多万千瓦,用电人口接近210万。电力成为西藏人民享受现代文明的可靠保障之一。

2008年,西藏生产铬矿石11.69万吨。全区建筑用砂石等普通建材的开采量也大幅度提高,年产量达500万立方米,产值超亿元。

2008年,西藏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6.08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21.7%。随着建筑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从事建筑业的农牧民工已达3万余人,增加收入1亿多元。近年来,随着西藏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房地产业逐渐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3.第三产业及其贡献

第三产业已成为西藏第一大产业。现代商业、旅游、邮电、饮食服务、文化娱乐、IT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到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19.64亿元,占GDP的份额已超过一半,达到55.50%,在GDP构成中居于首位。

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条正规的公路,交通险阻,运输方式主要靠人背畜驮。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在西藏自治区进行的第一项大规模建设,就是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中修建四川和青海两省通往拉萨的公路。此后,又相继投资建成了新藏、滇藏、中尼等干线公路。目前,全区有干线公路15条,支线公路375条。

2008年底,西藏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公路里程达到5.13万公里,已经初步形成以5条国道为主干,具有15条干线公路和375条支线公路的公路网络格局。西藏农村公路网络结构进一步完善,缓解了交通对西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农牧区与城镇均衡发展。

图表:西藏1959-2008年公路通车里程及客货运输量变化示意图 新华社发

近年来,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旅游、汽车、住房、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2008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08亿元,比2007年增长15.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4.28亿元,增长14.0%;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4.80亿元,增长16.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4.59亿元,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9.51亿元,增长3.8%;其他行业零售额4.98亿元,增长7.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35.4%,石油制品类零售额增长30.9%,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20.4%,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68%。

邮电通信业实现了超前发展。1959年,西藏仅有276部手摇电话,且都分布在拉萨等几个大中城镇,邮电业务总量仅为99万元。目前,西藏已形成以拉萨为中心、覆盖全区,由光缆及卫星传输,集程控交换、卫星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于一体,达到当代先进水平的通信网络。据统计,2008年,西藏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73亿元,比2007年增长35.1%,近20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4.4%。截至2008年底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6.2万户,比2007年末增加11.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5部/百人,其中,农村电话用户接近2.7万户。此外,西藏已有互联网站800余家,网民近20万。

2008年,西藏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及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29.02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8.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85.36亿元,增长了15.8%。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及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9.32亿元,增长13.3%。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795.32亿元,增长3.8%;累计现金支出829.85亿元,增长4.2%。现金净投放34.53亿元,比2007年多投放了4.07亿元。

旅游业在西藏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西藏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风格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但旅游业起步较晚。1978年以前,西藏的旅游业几乎空白。1980年,西藏仅有一家可接待海外旅游者的招待所,床位不足100张。改革开放使西藏向海内外游人敞开了长期封闭的大门,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西藏旅游接待能力大幅度提高,全区拥有各级各类旅行社93家,星级饭店62家,旅游行业固定资产达17.8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2032人。

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西藏旅游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8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4.64万人次,比1980年到1997年的总接待人数还要多;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2.59亿元,接近1980年到2000年的总和。目前,西藏已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日喀则、山南、林芝地区相衬托,辐射那曲、阿里和昌都地区的旅游资源格局。

图表:西藏1980-2008年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数变化示意图新华社发

目前,旅游业除对全区生产总值、外汇收入产生重大影响外,对劳动就业、税收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和贡献亦日渐突出。旅游业已成为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拉动人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4.产业结构与发展格局

随着西藏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和各产业快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这点在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和三次产业增加值间的比值上都得到体现。

图表:西藏1959年三次产业结构 新华社发

图表:西藏1997年三次产业结构 新华社发

图表:西藏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 新华社发

1959年,西藏一产、二产和三产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73.6%、12.6%、13.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7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1997年,西藏一产、二产和三产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37.8%,21.9%、4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以上,第三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008年,西藏一产、二产和三产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15.3%,29.2%、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5%以上,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1959年,西藏一产、二产和三产增加值间的比值为1:0.17:0.195一产为最大产业,西藏属于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1984年,三次产业之间的增加值比为1:0.44:0.71,一产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第一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1997年,三次产业间的比例演变为1:0.58:1.07,第一产业增加值历史性地让位于第三产业。2003年,三次产业间的比例改变为1:1.17:2.38,第三产业所创增加值已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农业增加值退居末尾,西藏的产业结构再度提升,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再并一直保持了这样的格局,地方经济的发展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因此,无论是从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还是三次产业增加值间的比值关系来看,西藏目前的经济结构已实现了从以生产型产业为主的结构转变为以服务型产业为主的结构。服务型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就业,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sunyi] 标签:1980年 双语教师 农民工职业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