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李建勇:通过存量发行降低资金超募

2010年01月29日 15:10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凤凰网财经讯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今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广发证券总裁李建勇表示,可利用存量发行等工具,降低资金超募的不理性因素。

以下为广发证券总裁李建勇发言实录:

李建勇:大家下午好!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争取十分钟把我的观点说一下。

第一,我们认为市场化发行这个方向是绝对正确的,实施的效果总体上是良性的,必须要坚持下去,不能因为出现了类似资金超募的现象而改变,我记得2000年的时候,咱们证监会也做了发行的实验,2007年我们做的一个案例,后来停下来了,当时挺紧张的。现在看来,那时的问题还会发生,但是从这个总体走势上讲,我们觉得必须要坚持这个方向,它总是要回归理性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第二,目前大家都非常关注新股发行当中的资金超募情况,我们认为资金超募方向实际上是市场化发行情况下的正常的、常态的情况。

关于什么是资金超募,这个概念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上市公司实际募集资金超出招股书披露的计划筹资额。

那么招股书计划筹资额是发行股书×计划发行价格算出来的,那么发行股书我记得去年11月份姚主席上网做了一次回应,大体上法律规定的最底线了,调控的空间不大了,剩下的就是发行价格,只要你是市场化的,肯定就跟计划价格不一样的,碰上一样的绝对是偶然的。

所以我们这个现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我们过去在招股书中有一句话,如果是募集资金,在筹资额之外,企业就自己解决,如果超出了这个,就用于流动资金。现在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呢?可能就是数量比当时高了一些,但是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上绝对是一个常态现象。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为什么出现计划募集资金额和实际募集到的资金的反差呢?归纳起来有两条,一个是你当时计划的时候发行价格太低了,你出价买这个股票价格太高了,这个原因非常复杂,大家讨论了很多,我就不展开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机制的优化去改善这种状况

第三,市场化发行体制可以在设计上进一步完善。比如说大家今天讨论的询价机制的改进,比如说存量发行等工具的运用,以降低超募资金产生的非理性根源。那么这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技术上的改善,这个我觉得通过各方的努力,应该说是能够达到改善的

第四 ,目前的超募资金为什么引起大家的担心呢,也有合理的根源,在现在的情况下,超募的资金某种意义上是突然产生的,投资者对超募资金的实际运用效果可能会产生担心,这是合理的。

[责任编辑:lanln]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新股发行制度再改革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