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杨东:推动大量新股上市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2010年01月29日 17:09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凤凰网财经讯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今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兴业全球基金总经理杨东表示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最基本要有足够的广度、深度;有较强的融资功能;有良好的资源配置能力,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大量的新股上市,推动大量的新股上市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以下为兴业全球基金总经理杨东发言实录:

杨东: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我想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于新股发行还有资本市场的建设方面的一些理解。首先我想谈一下我们现在的一个大背景,因为中国经济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在整个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的一个大金融方面的发展,金融部门的发展大大滞后于我们实体的发展,资本市场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我们认为,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建设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对国家经济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最基本要有足够的广度、深度;有较强的融资功能;有良好的资源配置能力,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大量的新股上市。

我们觉得推动大量的新股上市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首先,更多新股上市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

中国有大批高成长性的优秀公司,很多中小公司很难得到银行贷款,这些公司亟待上市,以实现其业务加速发展。这些公司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的一块块基石。新股发行上市经常提的就是保增长、促进民间投资的意义也非常大。

第二,更多新股的上市能够促进市场定价机制更趋完善,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

我们的市场一直喜欢爆炒新股,其实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有更多地供应新股,以达到工序平衡。再比如,我们的市场总喜欢炒重组题材,垃圾股都往往卖高价,企业经营一败涂地,还可以通过卖壳,轻松凭借其“壳资源”获取上亿收入,投资者偏好买垃圾股更甚于绩优蓝筹股。中国公司上市很难,一旦上市就像鲤鱼跳龙门,钱来的太容易,太低廉,资源配置效率较为抵消,而让更多的新股上市,可以让更多的企业来竞争资金的使用,促进配置效率的提高,让IPO更加通常快捷,让更壳资源”逐步变得没有价值。

第三,通过新股更多发行还会促进国家整体金融安全。

资本市场是一个很好的风险分散器,长期以来,我国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就存在失衡,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系统,风险过于集中在银行系统。为避免系统性风险的积聚,大力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是一项战略性任务,这使得当前更多地依靠新股发行这一直接融资手段显得尤为迫切,尤其是在巨量信贷资金不可持续的背景下,更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四,通过让一些新兴产业公司加快上市,可以很好地促进产业革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也就是说,要通过市场的力量培育我国的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形成未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第五,加快新股发行还是我国市场开放与市场化进程中的需要。

上海正在立志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也在酝酿国际板的推出。国际板的推出应该是迟早的事,但在让国外公司来A股市场筹集资金之前恐怕更应该让国内的企业先享受A股低廉的融资成本。以前很多优秀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海外上市,国内投资者无法分享这些企业的成长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多发A股也能让更多的企业留在国内。

我们正在让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不过,新股发行市场化了,如果新股发行的节奏没有市场化,就而出现利用严重的供不应求而发出天价,得到远远超出他们募集需求的资金。其实,市场本身会调节股票的供求。

第二个方面,对待当前新股发行,我们谈一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对新股发行改变市场供求的忧虑是不必要的,新股加快上市可能会抑制一些投机炒作,但对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是有利的。

新股发行对国家的意义这么重大,是否就意味着会牺牲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呢?其实不然,老百姓可以从更多新股上市中获利甚多。

首先,让更多的企业上市,投资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有更多优秀的公司供投资。更多企业上市使市场供求更加趋于平衡,估值更加趋于合理,投资者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投资。

其次,决定股市长期趋势的是经济基本面、企业基本面,多发些新股可能会抑制短期的投机炒作,但长期走势是不会改变的。

资本市场是一个买家与麦加进行交易的场所,卖家当然希望奇货可居,同样的东西卖得越高越好,难道作为买家的投资者自然希望价格越低越好。现在大家经将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相提并论,我们作个比喻,我们会因为担心新房供应太多造成房子降价而抱怨吗?会为了让已买了房的人的房价不下跌,而要求新房暂停供应,或者只能限量供应吗?显然,可看出这种逻辑的荒谬。那么,股市不应是同样道理吗?

其次,应将新股发行与融资扩容程度地交给市场决定;将新股发行制度完善作为建设强大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并毫不动摇地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人为维持高估值长期来看是对投资者不负责的,对资本市场未来也是不负责的。

在新股发行市场化背景下,应该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企业愿意上市,市场投资者愿意申购,保荐机构能发的出去,那就坚定地执行这一战略部署。

世界主要市场无不欢迎和争取更多新股上市。比如在国内暂停新股发行期间,香港市场仍然发行了两百多亿港币的新股。

第三,目前来看,新股发行总量并不算多。

一提到股市扩容,很多人总是先联想到股市供给的压力增加,会给股价带来冲击,其实我们的证券市场扩容的速度不算快。日本在上世纪50、60年代,东京交易所每年股市融资的总量都占到当年总市值的5%以上,再以香港为例,就在上世纪90年代,其每年股市融资的总量也要占到每年总市值的3~5%,最高可以达到接近10%。

全球主要市场股票融资/市值比例平均在2~6%。比较而言,去年国内股市全年融资总量5000亿,仅占当年总市值的2.2%左右。而国内直接融资比例一直远低于间接融资比例,年股票融资/新增银行贷款(除居民)比例不仅没增长,反而下降了。

第四,证券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再以先前的资产证券化率的研究结论为证,国内的证券化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内除石油石化外的大部分行业的证券化率仍低,尤其是中小民办企业的证券化率更低,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证券化率只有25%。上海国资证券化率在08年只有18%,09年也只有25%,而其目标是10年达到30%,目前证券化率的收益率还很高,企业一上市就身价倍增,不正常,这样意味着,最近几年,资本市场要容纳这些为未上市资产。

第五,上市公司的数量一点也不多。

再从全部上市公司数量上来看,截止到09年底,我们国内上市公司数量1718家,加上海外上市(未剔除可能重复计算的ADR以及H股)514只,总计不过2200多家的,这一数量仅仅是美国国内上市的公司数量的一半。

第六

在股票估值高企的事情,多发行股票本身是好事,不过,这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中国市场长期的高估值下,导致新股发行价高企,这从当前的创业板上市可见一斑。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上市公司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募集,而且全部超募了资金。尽管这种廉价股市资金的供给源源不断,尽管有中国老百姓大量的储蓄资金作为后盾,但如此滥用资本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第三个方面,市场工序两方面都面临大发展。

是第一继续壮大投资者,尤其是尝鲜投资者队伍。

一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在普通投资者队伍的扩大上仍有很大空间。三是为基本养老金、年金等长线投资者入市创造条件。

我们认为这种长线资金的入市也要有一个长线投资的市场。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从证券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两端,都会有非常显著的扩张潜力,除非极端情况,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控制供给,比如说暂停新股发行、控制发行节奏等等措施,从长期看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因为人为控制供给只会导致供求关系失衡,发行供给高企最终受伤的还是投资者。

从长期看,还是应该将维持这个市场动态平衡的权力交给市场本身。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将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一个具有较好资源配置能力的资本市场也将为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巨大作用。资本市场推进市场化进程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lanln]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新股发行制度再改革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